您現在的位置:

科技創新為“天路”築起安全防線

發佈時間:2020-08-24 10:51:20 | 來源:人民網 | 責任編輯:牛志鑫

作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速度最快、運量最大、環境最惡劣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也被稱之為“天路”。多年來,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積極推進新技術、新設備的引進、吸收和自主創新,為“天路”安全築起一道堅固的防線。

“智慧天路”:51個高海拔車站無人值守

2018年,青藏集團公司提出打造“智慧天路”的發展構想,圍繞“多年凍土、生態脆弱、高寒缺氧”這三大世界性難題,從凍土預防、沙害治理、設備維護、環境保護等領域進行技術創新和設備研發,大量領先國內國際的新技術、新設備,成為青藏鐵路安全暢通的重要保障。

走進青藏集團公司調度指揮中心,通過一台巨型螢幕,整個青藏鐵路全線景象一覽無余。

作為全國首次裝設視頻監控系統的中國鐵路,青藏鐵路全線裝有近3000個俗稱“天眼”的錄影機,調度人員可隨時調取沿線實時畫面,監控列車運作狀態。裝設在格拉線52個重點風區地段的“大風監測預警系統”,俗稱“順風耳”,遇有暴風天氣時,終端會自動提醒調度員採取相應措施,確保列車運作安全。在高海拔車站安裝的道岔融雪設備,通過數字傳感技術和電腦自動控制技術傳遞下雪、停雪資訊,運用遠端控制加熱系統,實現自動融雪,保證降雪時道岔能順利轉動。

全長1142公里的青藏鐵路格拉段上,凍土區段長達550多公里。經過不斷探索,青藏集團公司採取對路基不穩點以片石保溫隔熱、用輔助熱棒降低地溫、給多年凍土路基加強排水等措施,保證多年凍土路基的線路穩定。

“‘智慧天路’的建設加快了青藏鐵路的科技化步伐,基於這些先進技術和設備,我們實現了51個高海拔車站的無人值守,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作業人員,保障了職工的身體健康。”青藏集團有限公司科研計量所副所長汪要武説。

60項重點領域科研技術和設備運用其中

傍晚,在海拔3700多米的格爾木電務段日喀則信號車間練功場,車間主任王啟平正在指導青工進行“鐵路新型道岔融冰雪系統”的測試學習。

“這套系統35秒就可以讓道岔溫度從5攝氏度升高到35攝氏度,而且能使鋼軌、滑床板的發熱效率達到98%。”王啟平解釋。

學習貴在實踐。青藏集團公司通過積極打造“産、學、研、用”四方融合的學習培訓模式,建立起一線126個車間練功場和21個基層單位職教培訓基地,將各單位技術骨幹吸收為本單位勞模創新工作室、大師工作室、高原工匠工作室的成員,鼓勵全員學習創新。通過與北京交通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展高原鐵路運營科研項目的合作開發,突破技術瓶頸,提升創新能力。

為推動重點領域技術創新,青藏集團公司充分運用“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先後推進安全生産大數據應用、高原高鐵綜合檢測、自然災害檢測監測、異物侵限報警等系統的研究運用。自主開發了裸裝玻璃運輸架、基於乙太網技術的新型動態軌道衡和超偏載儀系統以及6H、5T、6A系統等各類科技項目106項。從2018年至今,有60項重點領域的科研技術和設備被推廣運用到安全生産中。多項新技術、新設備在各工種、各領域大顯身手。

初步建成一支規模廣、門類全、素質優的人才隊伍

“這次獲獎對我來説是一個很大的激勵,以後我要更加努力鑽研,為鐵路安全作出更大的貢獻。”4月18日,在青藏集團公司第二屆科技創新大會上,技術革新獎獲得者西寧電務段西寧北站信號工區工長劉文波説,他潛心發明的“電纜鋁護套開剝器”獲得集團公司技術革新一等獎。

為加大新技術、新設備的學習研發力度,青藏集團公司建立了“産、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制定了每兩年科技創新重點工作及推進計劃,修訂完善了科技研究開發計劃管理辦法、資訊化工作管理辦法等機制,破除制約科技成果轉化的體制和機制障礙,形成了全員創新的良好氛圍。

為激發職工學習研發的積極性,青藏集團公司大力推進實施“百千萬人才”工程和“1533”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制定了隊伍提素工程和“青藏鐵路工匠引領工程”發展目標,培訓選樹一批專業領軍人物和高技能人才。積極採取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鍛鍊等方式,強化一線創新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初步建成了一支規模廣、門類全、素質優的人才隊伍。日益茁壯的人才隊伍,為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保障“天路”的安全暢通提供了堅強的人才保障。


文章來源:人民網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