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國務院舉行政策例行吹風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發改委、民政部、農業農村部等四部委相關負責人就此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支援多渠道靈活就業的意見》以及人社部等15部門印發的《關於做好當前農民工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進行了解讀。據介紹,兩份《意見》堅持市場就業和政府促進相結合,拓展就業渠道和加強服務保障相結合,因地制宜、因城施策,通過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對穩定和擴大就業帶來有力支撐。
全面部署兜底最大民生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李忠表示,兩份《意見》的出臺,旨在對個體經營、非全日制以及新就業形態等靈活多樣的就業形式強化針對性政策扶持,解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在就業創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靈活就業形勢多種多樣,主要包括個體經營、非全日制以及新就業形態等,從業人員規模2億人左右。在解決勞動者生計的同時,緩解了城鎮就業壓力,成為吸納就業的‘蓄水池’。”李忠表示,支援多渠道靈活就業是激發勞動者創業活力和創新潛能的有效手段,也是解決低收入群體就業的重要途徑。
如何有效拓寬靈活就業渠道?對此,政策層面給出了三方面支撐措施:
一是“拓渠道”。支援發展各類特色小店,給予創業擔保貸款、稅收優惠、創業補貼等政策支援;推動非全日制勞動者較為集中的保潔綠化、批發零售、建築裝修等行業提質擴容;推動網路零售、線上教育培訓、網際網路醫療、線上娛樂等行業發展。
二是“優環境”。對在指定場所和時間內銷售農副産品、日常生活用品或從事便民勞務活動符合條件的,無須辦理營業執照;取消涉及靈活就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對經批准佔道經營的,免征城市道路佔用費;鼓勵各類業主減免或緩收房租,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將社區綜合服務設施閒置空間等改造為免費的經營場地等。
三是“強保障”。在新職業開發方面,動態發佈新職業,創造更多直播銷售、網約配送、社群健康等新就業形態;在培訓方面,開展針對性創業培訓、技能培訓,增強勞動者就業能力;在就業服務方面,拓寬公共就業資訊服務範圍,鼓勵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提供專業化服務,促進靈活就業供求對接。
多管齊下支援重點群體
“我國現有農民工2.9億人,其中6成多外出務工。前期受疫情影響,農民工返崗受阻,近期經過各方的共同努力,農民工外出務工的規模在逐步恢復。截至二季度末,農民工外出務工總量達到1.78億人,已經恢復至去年同期的97.3%。”李忠説,當前農民工就業形勢還面臨一定壓力,兩份《意見》提出了多項支援舉措。
在援企穩崗方面,今年以來實施“減、免、緩、返、補”等政策,上半年共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保費5769億元,緩繳三項社保費431億元,失業保險穩崗返還636億元,發放各類就業補貼405億元,對企業渡難關、穩崗位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促進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方面,有關部門通過“發展農林業相關産業吸納一批”“推動工程建設拉動一批”“通過創業帶動一批”的方式,結合特色産業、農村中小型基礎設施建設等,將以工代賑勞務報酬資金佔比提高至15%以上,有效提升就業吸納能力。
“我國有14億人口,假如按100比1的標準規劃社區服務人員隊伍,社區服務業就可以創造1400萬個就業崗位。民政部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印髮指導方案,要求低風險地區和未發生病例的社區要支援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社區超市、便利店、菜店和美容美發、洗染、維修等社區生活性服務網點恢復營業保就業。”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司司長陳越良説。
農業農村部鄉村産業發展司負責人吳曉玲介紹,截至7月底,全國新增返鄉留鄉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1300多萬。其中,除在本地企業就業及務農外,還有5%的返鄉留鄉農民工通過雲視頻、直播直銷、民俗特類産業等新業態創業。
優化環境夯實增崗基礎
靈活就業“蓄水池”的增大,不僅要靠就業政策本身的支援,更要靠經濟環境的紮實改善。在吹風會上,國家發改委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司司長哈增友表示,未來將突出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推動創新創業引領靈活就業。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建一批“雙創”示範基地,持續開展社會服務創業帶動就業示範行動,充分發揮雙創對靈活就業的帶動效應。
發展新産業新業態支撐靈活就業。持續開展“網際網路”行動,推動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創新發展,同時積極促進網路零售、網際網路醫療、線上課堂等新産業、新業態快速成長,為靈活就業提供更多機會。同時,大力支援5G、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新産業、新業態增強就業吸納能力提供重要支撐。
優化營商環境促進靈活就業。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認真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積極主動為廣大靈活就業人員提供精準貼心的服務。同時,抓緊完善與新産業、新業態特別是靈活就業相關的制度規定,切實保障廣大靈活就業人員的勞動權益。
“當前全國一共有8300萬戶個體工商戶,帶動就業超過2億,這是自主創業、個人自謀職業的重要載體。受這次疫情的影響,個體工商戶面臨的實際困難最多。”哈增友説,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主動幫助個體工商戶解決租金、融資、社保、稅費等方面的難題,為他們提供更直接、更有效的政策幫扶,幫助廣大個體工商戶儘快渡過難關、實現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