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科技創新迸發活力 南京上半年GDP增長2.2%

發佈時間:2020-07-31 12:22:40 | 來源:新華網 | 責任編輯:牛志鑫

新華網南京7月30日電(陳曦)今年來,南京繼續成為全國和全省經濟活力較強的地區之一。據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南京調查隊公佈的上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上半年南京市地區生産總值6612.35億元,同比增長2.2%,增速分別超出全國、全省3.8個、1.3個百分點,位居全省設區市和GDP萬億元城市的首位(與長沙並列),連續9個季度保持全省第1的位次。

持續領跑經濟底盤穩

工業生産方面,上半年,南京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386.24億元,同比增長1.8%,連續4個月保持正增長,高於全省增速0.7個百分點。服務業生産平穩復蘇,1-5月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957.35億元,同比下降4.5%,較1-2月降幅收窄3.2個百分點。金融業增加值增長5.4%,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4.5%。

固定資産投資平穩增長。上半年固定資産投資2650.31億元,同比增長4.8%,連續3個月保持正增長,較一季度增速提高8.7個百分點。億元以上項目投資1222.08億元,增長10.4%,較一季度增速加快4.8個百分點。消費市場企穩回暖。實施消費金融服務行動,發放消費券,發展夜間經濟,消費市場加快回暖。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60.84億元,同比下降7.3%,比一季度降幅收窄8.9個百分點,6月份當月增長11.5%。外貿市場穩中有進。上半年進出口總值2298.93億元,同比增長6.9%,其中,出口1393.66億元、增長8.5%;進口905.27億元、增長4.6%。實際利用外資25.69億美元,同比增長6.9%。

財政金融運作平穩。上半年,南京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97.08億元、增長0.5%,較一季度提高9.9個百分點,增幅位列全省首位。6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38411.39億元、貸款36526.95億元,分別增長4.8%、14.8%。金融對實體經濟、中小企業支援力度增強,非金融業企業新增貸款佔新增貸款總額比重78.2%,較年初提高近3成;製造業、服務業、中小微型企業貸款分別增長8.0%、9.6%、10.9%。

3月份以來,南京PMI保持在擴張區,6月份綜合PMI為52.7%,製造業、非製造業PMI分別為53.8%、52%。二季度工業景氣指數、企業家信心指數分別為125.3、124.7,高於一季度24.9、26.1個百分點,市場主體信心加快恢復。

科技賦能經濟轉型動能足

南京創新名城建設深入推進,為科技賦能産業升級和經濟轉型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上半年,南京公共預算支出中科技支出增長14.4%;規上工業和服務業研發費用同比增長23.3%,佔營業收入比重2.0%,較去年同期提升0.46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産業投資275.79億元、增長34.6%,連續五個月保持快速增長。1-5月規上高技術服務業和科技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9.4%、14.9%。上半年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34.0%,佔規上工業比重較去年同期提高6.2個百分點。

供給側方面,南京全面實施8條産業鏈20個領域補鏈強鏈工作。上半年,四大先進製造業增加值981.82億元,同比增長3.6%;需求側方面,投資繼續發揮關鍵性作用,上半年工業投資增長10.4%,四大先進製造業投資374.07億元、增長8.8%。

新經濟成長進一步加快。1-5月,南京規上服務業中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營業收入增長22.4%,增速高於全市規上服務業26.9個百分點,規上網際網路廣告企業營業收入增長47.9%。上半年限額以上批零住餐業通過公共網路實現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6.6%,快於限上零售增速30.3個百分點,佔限上社零的比重上升到17.6%、同比提高4.2個百分點。網上商店零售增長36.3%。

新項目支撐進一步顯現。上半年南京新增入庫378家規上工業企業,其中228家工業增加值實現兩位數增長,拉動規上工業增長5.4個百分點。1-5月新增入庫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550家,實現營業收入120.28億元、增長16.6%。

市場主體活力進一步釋放。在落實優化營商環境兩個“100條”基礎上,南京出臺了惠企“寧10條”及24項實施細則,落實各級惠企資金190億元,為中小微企業爭取新增貸款518億元、減稅降費306億元。上半年民營企業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78.76億元,佔規上工業比重27.3%,同比增長21.0%;民間投資(不含房地産)增長22%,快於全部投資17.2個百分點;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19.7%。新增企業4.4萬家。


文章來源:新華網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