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新中國這樣走來--《毛澤東同意新四軍到蘇浙皖邊發展遊擊戰爭的電報》

發佈時間:2019-09-23 15:12:15 | 來源:中國網 | 責任編輯:牛志鑫

1938年2月15日,毛澤東同意新四軍到蘇浙皖邊發展遊擊戰爭致項英、陳毅的電報。這是關於新四軍去華中敵後抗戰的檔案。新四軍成立後,于1938年2月開始向皖南和皖中集中,這份電報就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

毛澤東首先同意項英等人前一天關於集中蘇浙皖邊發展遊擊戰的電報意見。但又強調指出“在目前最有利於發展地區還在江蘇境內的茅山山脈,即以溧陽、溧水地區為中心,向著南京、鎮江、丹陽、金壇、宜興、長興、廣德線上之敵作戰,必能建立根據地,擴大四軍基礎。如有兩個支隊,則至少以一個在茅山山脈,另一個則位於吳興、廣德、宣城之線以西策應。”

這就進一步具體指明瞭新四軍的行動方向。也就是著重于蘇南。因為蘇南地處南京與上海之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根據這個電報,新四軍先遣支隊于5月中旬進入江蘇鎮江地區,6月17日在鎮江至句容的韋崗之間打了一個伏擊戰,斃傷日軍20多人,擊毀汽車4輛。新四軍初到蘇南,首戰告捷。蔣介石致電葉挺,稱讚韋崗戰鬥“斬獲頗多”。之後,新四軍第一和第二兩個支隊,在蘇南先後取得新豐車站、新塘、句容、王耳陵等100多次戰鬥的勝利,很快建立了以茅山為中心、範圍達十多個縣的蘇南抗日根據地。

新四軍在茅山建立根據地,靠的不是石山、土山,而是“人山”,也就是人民群眾。茅山,乍一聽滿以為是林莽茂密的山區,實際上部隊一到,“吃驚的是茅山完全是一個童山”,山上只有茅草,遊擊隊無法隱蔽。新四軍派出民運工作組,深入鄉村,發動群眾,成立租息調整委員會等各種群眾抗日組織,用“主佃協商”、“讓租讓息”來解決民生問題,調動群眾的抗日熱情。同時,還主動組織救濟等方式爭取群眾力量。另外,他們還爭取了一些社會上層人物,支援新四軍抗戰。

這種熱愛群眾、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的做法,使蘇南人民從一開始的同情新四軍,到支援新四軍作戰,甚至發展到了帶槍上陣、參加作戰。

中央很支援新四軍的做法。在1938年5月4日毛澤東給項英的電報中就説到:“在敵後進行遊擊戰爭,雖有困難”,“但只要有廣大群眾,活動地區充分,注意指揮的機動靈活,也會能夠克服這種困難”。

可見,共産黨的群眾路線,不管是在戰爭時期,還是在和平時期,都是管用的。群眾路線也是中國共産黨的初心和使命。新中國就是中國共産黨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建立起來的。

毛澤東在5月4日還電報指示項英:“在茅山根據地大體建立起來之後,還應準備分兵一部進入蘇州、鎮江、吳淞三角地區去,再分一部渡江進入江北地區。”

是的,後來新四軍在華中地區的蘇、浙、皖、豫、鄂等省,都開展了遊擊戰爭,建立了抗日根據地,成為中國敵後戰場的主力軍之一,成為日軍在華中的一個勁敵。新四軍的敵後抗日,也為中國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和新中國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貢獻。

文章來源:中國網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