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青春該有的模樣中央民族大學包瑛

發佈時間:2019-08-05 09:04:49 | 來源:中國雙創 | 責任編輯:牛志鑫

包瑛,中央民族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植物化學專業

2016屆碩士研究生,現任新疆自治區溫宿縣托乎拉鄉黨委書記、紀檢書記。她義無反顧前往祖國邊疆奮鬥近三載,並立志紮根於此,在此書寫新時代青年奮鬥者的答卷。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到基層去。”

這聲嘹亮的號角吹起了包瑛心中沸騰的社會責任感,也吹開了她前往新疆基層的風帆。她深知,作為大學生,在享受社會和學校提供的優越條件時,也要時刻準備著回報社會。

於是,2016年7月,她毅然乘上了由北京駛向烏魯木齊的列車,成為一名普通的鄉鎮工作人員。

有身邊人疑惑她遠行的初衷。

對此,她給出了十分單純而亦堅定有力的答卷:“都説新疆苦,南疆苦,可是我就想去看看自己到底能吃多大苦,到底能在新疆有何作為,我希望自己的人生有所不同。”

懷著這樣一份單純有力的赤子之心,她隨著列車,遠離祖國的心臟,來到了偏遠而美麗的阿克蘇溫縣。

誓將基層當煉爐,豪情萬丈練本領。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轉眼間,包瑛在南疆基層已經歷了兩年多的磨礪。

時間不長,卻足以令她在感受其中酸甜苦辣的同時,深切體會到新疆工作任務之重、責任之大。她經常加班到天亮、經常無雙休。對此,她身邊也常有人調侃:“我們的生活沒有假期,沒有四季,只有兩季,旺季一級響應,淡季二級響應。”

在沉重的責任和壓力面前,在高強度的作業要求之下,她心中也難免有過委屈,有過抱怨,也曾流過眼淚,也曾想過放棄。

然而古語有雲,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餓其筋骨,勞其體膚,曾益其所不能。一次次風吹雨打後,她發現自己在基層大熔爐中得到了充足的鍛鍊,業務工作越來越熟悉,抗壓能力越來越大,逐漸由溫室裏的花朵,長成了能挺立不倒的勁松。這種寶貴的成長與收穫,時刻激勵著她向前的步伐。

除此之外,人在異鄉,難免思鄉之苦。幸運的是,通過2017年12月的結親周活動,包瑛結識了吐魯洪·麥提努爾老大爺一家人。

吐魯洪老大爺得知自己多了一個親戚,喜悅地在家中早早架起了火爐,煮上熱茶,以歡迎她的到來。

“我剛進屋時,老大爺一家人看到我凍紅的臉蛋兒,便立刻將我帶到火爐旁暖身,還親切地稱呼我為‘巴郎子’,這讓我萬分感動,突然間感覺好像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在12月雪後溫宿大地的寒冬中,熱情好客、淳樸善良的新疆人民,給身為異鄉人的包瑛送來了別樣的溫暖,逐漸在歡聲笑語中成為了她的家人,也讓她愛上了這片人與自然皆是美景的土地。

組織關懷深似海,凝心聚力勇擔當。

來到新疆後,從培訓到工作,組織的關照和關愛深深觸動了包瑛。

初來新疆,在黨校培訓時,她就經常收到領導的慰問關懷,忙碌之餘,手中捧著作為慰問品的新疆美食,心中便儘是暖意。而到基層工作後,組織也時刻關注她們的動態,並時常前往她們工作的單位看望。在單位中,包瑛則被領導、同事的幫助、關心與包容所包圍,並常常同鄉黨委主要領導談心談話,訴之困難。

組織深深的關愛讓她們切身感受到,她們雖然遠在他鄉,卻並不孤獨,而是“有人疼,有人愛”,時刻與組織站在一起,並肩作戰。

2018年2月4日,包瑛在組織的幫助下,被提拔為鄉黨委副書記。對她而言,這樣的提拔是信任與希望同在,責任與壓力並行。她深知,工齡只有兩年的自己,走上領導崗位後必定會遇到諸多困難,但她決心不辜負組織的信任,勇敢面對,迎難而上,遇到問題,解決問題。

而作為一名領導幹部,面對當前打贏“三大攻堅戰”的艱巨任務,包瑛希望自己能夠為“脫貧攻堅”貢獻綿薄之力。在日常工作中,積極做好群眾的宣傳教育工作,發動群眾成為共同衝鋒陷陣的戰鬥員。在工作中,她也決心不懈努力,奮勇拼搏,以回報組織的知遇之恩。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身貼大學生標簽,包瑛不免收到這樣的質疑聲——

“曾經在學校、在象牙塔中成長的孩子,能承受新疆工作的這份苦嗎?”

面對質疑,包瑛態度堅定。稱自己定當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自治區黨委的堅強領導下,“俯下身子踏實幹,打破常規思維,開放大腦,在工作崗位上不斷創造佳績”。

常言道:“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包瑛認為選擇一條路並不難,真正難得的是堅守。堅持比選擇更為可貴,如非萬不得已,定不會放棄。一旦認準,便只顧風雨兼程,一條道走到亮。

她決心用實際行動向自己、向社會證明“我們8090不是垮掉的一代”,真正成為現代社會的“變形金剛”。她們一行人決心依靠自己的底氣、才氣,甚至是霸氣,共同奏出屬於“內招生”的“歡樂頌”。

大漠胡楊三千年,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枯一千年。

像胡楊一樣紮根邊疆,奉獻邊疆,以自己的堅守為新疆的社會穩定與長治久安建設“添磚加瓦”,共同書寫好新時代奮鬥者的答卷,譜寫出青春壯麗的新篇章。這是深深鐫刻在包瑛等駐守南疆奮鬥者心中的不滅理想。

文章來源:中國雙創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