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我國科學家率先實現全光量子中繼

發佈時間:2019-07-08 13:27:43 | 來源:新華網 | 責任編輯:牛志鑫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院士及其同事陳宇翱、徐飛虎等,在國際上首次實驗實現全光量子中繼器的原理性驗證,為構建遠距離光纖量子網路開闢了新途徑。該成果于日前線上發表于《自然·光子學》上。

遠距離量子通信過程中,信道傳遞的量子態往往隨著通信距離的增加而指數減少,極大地限制了量子通信的有效傳輸距離。目前主要有兩種解決方案:其一是在幾乎真空,量子信號損耗極小的外太空,利用衛星擴展量子通信距離,“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成功驗證了這一方案的可行性。其二是在光纖網路中使用量子中繼器,將一段長距離光纖信道分割成多段距離比較短的信道,使得量子信號不再隨距離的增加而指數衰減,從而擴展量子通信距離。

鋻於量子中繼器的重要科學和應用價值,國際上關於量子中繼器研究的競爭非常激烈。然而,目前的量子存儲性能有限,實現實用化量子中繼器還需假以時日。

研究團隊首先對原始的全光量子中繼方案進行改進,使用了光子GHZ態和後選擇貝爾測量來實現不同信道間光子對的任意連接,從而有效地提升量子信道中糾纏態的分發成功概率。然後,再利用6個獨立的參量下轉換雙光子糾纏源,在實驗上成功地搭建了一個基於12光子的全光量子中繼器,測試了該量子中繼器的各方面性能,並在實驗上驗證了其相比于糾纏交換方案的優勢。實驗結果顯示,全光量子中繼器可以有效提升量子態的傳輸速率,從而拓展量子通信的傳輸距離。

該成果成功驗證了全光量子中繼器的可行性,在原理上使得量子記憶體不再是搭建量子中繼器的必要條件,為實用化量子中繼器的研究開闢了新途徑。(記者吳長鋒)

文章來源:新華網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