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我的青春在西藏

發佈時間:2018-10-23 16:17:19 | 來源:中國雙創 | 責任編輯:牛志鑫

姜再奇,男,2016年畢業于河北科技師範學院物理學專業,現工作于西藏阿裏地區組織部。

“有一片土地,離天空最近,蒼茫的雪域之上,擁抱遠方的你……一路格桑花香,你我初心不忘,這樣的青春才最漂亮。” 那年的六月,作為一名即將畢業的普通本科生的我,只因為辦公桌上與通知文件一次偶然的相遇,仿佛一道光照進了我原本平靜的世界,在一瞬間讓我做出從來沒有過的決斷:我要去西藏!從河北出發到拉薩,再到號稱“世界第三極”的世界屋脊的屋脊,只想在離天堂最近的地方,留下青春的身影,書寫青春的故事。



我是姜再奇,畢業于河北科技師範學院,現工作于西藏阿裏地區普蘭縣。

初遇西藏

當高原上的陽光再一次融化了獅泉河水的時候,生命早已開始在雪與雨交雜的春天萌芽,忽然間發現,這是我在阿裏高原度過的第一個春天。

2016年7月23日,石家莊的太陽依舊那麼火辣,頂著熾熱的高溫,登上了飛往拉薩的航班,此刻雖有不捨,但更多的是期待、愉悅和激動,滿懷複雜的心情,卻又憧憬著那片神秘的土地。雖然出發前早已經通過各種渠道,想要了解她,但當真正踏上這片土地之後才發現,她的美原來真的不可言傳。進藏半年,有感受過老阿媽扎西德勒的溫暖,有終見布達拉宮大腦瞬間的空白,有轉角遇見大昭寺旁虔誠朝拜的震撼。這一切,都吸引著我想要更加了解這片神奇的土地。

 

當代“知青”

 

初遇西藏的美好並沒有持續多久,用半個月的時間適應了拉薩的高原反應後,便準備前往號稱世界屋脊的屋脊的“藏西秘境•天上阿裏”。八月的阿裏,原本應該盛夏的季節,風吹在臉上卻有著絲絲涼意。

在西藏,一直有著“遠在阿裏,苦在那曲”的説法,阿裏屬於邊疆民族地區,常年高寒缺氧,自然生活條件惡劣,社會經濟發展滯後,各種社會服務也僅限于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在阿裏的日子,可以説除了工作基本上沒有其他任何的“娛樂”了。由於地理位置特殊,綜治、維穩等各項工作任務極為繁重,單位上經常加班加點到深夜,每每淩晨回家,總是一邊承受無邊的寂寞和孤獨,一邊刷著同學和朋友們朋友圈的動態。大腦裏想像著,如果沒來西藏的話,我是不是也會過著和他們一樣的生活?但現實總是第二天在缺氧産生的頭痛中醒來時殘忍的告訴我,仍然只是自己。這時候的心情雖然不至於懷疑人生,但是卻真正的懷疑自己,懷疑自己當初的決定,想著自己的處境稱為當代知青可能更為恰當。因為時代改變了稱呼,但似乎改變不了一種東西,關於知識青年在偏遠地區生活的艱難困苦聯繫。

 

異鄉“新年”

 

對於在北方長大早已習慣了暖氣的我來説,阿裏的冬天漫長且難熬。從小就喜歡雪的我,從來沒有過的盼望著春天的到來,盼著盼著,終於迎來了在異鄉的新年。

臨近年關,單位上大多數漢族同事都會選擇在這個時候休假,而我由於第一年參加工作是沒有年假的,所以只能默默的羨慕著。春節那天,我蜷縮在被窩裏,一邊取暖一邊嘲笑自己。竟然要抱著泡麵守歲的時候,忽然接到電話通知去單位食堂,雖然有了心理準備,但是推門看見藏族同事們忙著挂燈籠、貼春聯、準備年夜飯的時候,看著藏族同胞穿著只有盛大節日時才肯穿的民族服飾,一起唱著祝酒歌的時候,我意識到,如果我沒來西藏,我想像不到這種感動。悄悄的拿手機錄了個視頻給家裏發了過去,告訴爸媽,他們的兒子在西藏挺好的。“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不單單是一句歌詞,而是一種感動,本身就叫做西藏。就像在這個海拔4300米的小鎮,到處可見的“河北援建”,這便是河北、阿裏兄弟同胞血濃于水的銘記。

 

紮根西藏

 

我們剛來的時候有一腔熱血,但慢慢地時間久了終究還是回到現實中來,開始考慮自己的生活,考慮自己的理想,考慮自己想要什麼。褪去了剛剛從大學畢業的理想生活外衣,知道自己該如何去追尋自己想要的生活或是自己的理想。不到一年的時間裏,身邊很多人就像共同乘坐一輛地鐵,有的選擇了到站下車,而有的人依然前行。很多朋友問,如果有機會回到內地我會怎麼選擇。在聽完他們的話以後,有一段時間我也陷入到了這種思考,但是我找到了答案。就像習近平總書記在青年代表座談會上説過的:“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大學畢業、工作、升學、結婚、生子,這樣亦步亦趨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想起上學時每每從家出發前父母叮囑:不要浪費青春,要做好自己。唯獨這次出發,他們叮囑我説:好好照顧自己,既然決定了,就要做出自己的貢獻。我知道家人開始肯定並認可我的選擇,縱使有千萬個不放心,但是他們為我的選擇自豪、驕傲。

對於真正了解西藏的人來説,西藏的美,不止風景,更美在人心。惡劣自然環境的歷練和艱苦條件的考驗沒能將他們打倒,每一個藏族同胞臉上單純、認真的微笑感染和激勵著一批批的援藏建藏人紮根邊疆、艱苦奮鬥、開拓創新、無私奉獻。我願在西藏這片土地上做最微弱的那團火、唱最輕盈的那支歌,並與其他建藏者同道,聚成溫暖的光明之火,奏出響亮的青春之歌!(河北省大中專院校學生資訊諮詢與就業指導中心供稿)


文章來源:中國雙創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