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雙創”為北京注入新活力

發佈時間:2018-10-17 16:52:37 | 來源:新華網 | 責任編輯:牛志鑫


  2018年全國“雙創周”北京會場上,觀眾在使用虛擬現實醫學手術模擬器。 郭靜原攝


  2018年全國“雙創周”北京會場主題展上,觀眾在體驗大學生創業項目“大腦健康及性格評測”。 郭靜原攝

  原標題:

  技術迭代快 人才留得住

  “雙創”為北京 注入新活力

  國際首臺一體化智慧好氧發酵裝備,全球首創輸卵管造影技術,依託于硅基光子整合技術國內唯一、國際領先的光子人工智慧晶片……在2018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北京會場主題展上,中科創新、遨天科技、中企雲鏈及一大批高校院所帶來的新技術、新成果,引來觀眾的駐足圍觀和由衷讚嘆。

  據中關村高科技産業促進中心主任徐劍介紹,本屆“雙創周”呈現出的亮點之一是知識創業、青年創業、連續創業逐步升級。目前青年人才成為創業骨幹,“80後”佔比39%,“90後”佔比11%。

  北京靈汐科技有限公司脫胎于清華大學類腦計算中心核心團隊。2013年,團隊開始致力於類腦晶片的研究,5年間成功研發出全球首款SNN/CNN融合類腦晶片,並開發出國內第一台類腦電腦及相關軟體。“未來是人工智慧時代,勢必會有一個全新架構的晶片來支撐時代發展,而我們與世界其他大型公司的探索都處在同一起跑線上,有信心達到國際領先水準。”靈汐科技公司副總經理梅迪説。

  今年初,為把産品加速推向市場,清華大學類腦計算中心核心團隊組建靈汐科技有限公司。“從學校到海澱區政府、中關村管委會都給予我們大力支援,在辦公場所、工商註冊等方面都讓我們充分感受到創業的便利,鼓舞我們高效高質地做好産品。”梅迪告訴經濟日報記者,團隊第三代類腦晶片産品將於明年一季度投産,目前已與不少公司接洽,開展進一步測試與合作。

  展廳另一側,幾隻機械臂正聚攏在一起,透過小孔延伸到透明罩內,“專心致志”地縫補一顆代表手術部位的葡萄。這臺由北京術銳技術有限公司展示的模組化多孔腹腔鏡手術機器人,核心技術源自“上海交通大學科技成果自主轉化”,是一款完全自主研發、掌握完整智慧財産權和全鏈條關鍵技術、綜合性能國際頂尖的通用型腔鏡手術智慧平臺。公司系統工程師盧景曦介紹,該項目已獲得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專項和北京市科委G20工程醫藥産業創新研發專項資助,有力地推動了技術的優化和應用。

  作為我國“雙創”主陣地,近年來,北京在優勢領域加快培育高精尖産業集群、加大産業孵化平臺支援力度的同時,軍民融合創新創業力量正逐步顯現。北京國科天迅科技有限公司便是一家“民參軍”企業。公司企劃部經理羅琳表示,團隊自主研發的通信介面板、地檢測試設備、協議晶片等方面技術已經運用到軍工行業,小微企業的競爭優勢明顯。“我們的自主可控技術受到充分認可,一些與軍民融合産業相關的政府部門到公司實地參觀考察後,鼓勵我們在軍用領域繼續擴大業務,同時在民用領域積極推廣。”羅琳説。

  創業環境越來越有利,更新的是技術,留住的是人才。曾經的廣東省高考狀元、海歸人才、網際網路金融圈裏的企業高管沈鎮,如今卻帶著奇異莓亮相展廳。

  “北京寸土寸金,但擁有活躍的市場和強有力的政府支援,更適合發展精品農業。”2013年,沈鎮一頭扎進京西門頭溝清水鎮的深山,種植奇異莓,現已在清水鎮上兩個低收入村和河北省內開墾出近2000畝種植基地,帶動當地農戶共同致富。去年底,拇指姑娘奇異莓産業園設立了中科院第一個奇異莓專家工作站,不斷改進品種和口感。“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既能提供廣闊的生産基地,又能形成廣泛的目標市場,有利於我們規模經濟的生存和生長。”

  “創新創業主體力量為北京注入了新活力,截止到目前,北京擁有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20家,超過400余家眾創平臺,3萬個創業服務團隊支撐服務創新創業發展,中關村企業在海外設立分支機構近千家,成為連接全球創新網路的重要節點。”北京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北京市能源與經濟運作調節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王英建説。

  據介紹,2017年以來,北京市累計新設立科技型企業11.2萬家。2018年上半年,北京市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産業和高技術産業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0%左右,以創新創業為特徵的新經濟正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支撐。


文章來源:新華網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