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首次發佈 低於發達國家平均水準

發佈時間:2018-04-20 11:36:12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 責任編輯:牛志鑫

“1至3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分別為5.0%、5.0%和5.1%”——隨著這組數據“如約而至”,也標誌著國家統計局首次開始定期發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

5.0%左右的數字意味著什麼?從中反映出的中國就業狀況到底如何?對此,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答記者問時明確表示,根據國際組織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發達國家和地區平均失業水準為6.6%,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平均失業水準為5.5%,全球平均失業率水準為5.7%。”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對照17日發佈的調查失業率和寧吉喆披露的相關數據可以看出,目前中國的失業率不僅低於世界平均水準,而且還大大低於發達國家平均水準1.5%個百分點。這不僅反映出中國就業形勢在全世界都表現搶眼,也從側面充分反映出中國經濟發展的極大韌性。

新指標能更好反映就業狀況

本次公佈的調查失業率數據之所以引人關注,首先是和它“首次定期發佈”密切相關。

在此之前,中國統計部門定期發佈的城鎮失業率數據只有“登記失業率”一種。據專家此前介紹,由於條件限制,登記失業率不能很好反映實際就業狀況。

而此次公佈的調查失業率與登記失業率相比,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優勢。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教授馮俏彬曾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調查失業率”與“登記失業率”指標相比,在理論上能夠更加真實地反映全社會的就業狀況。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登記失業率受到年齡、戶籍、所在地等問題的限制,且需要失業者自己去主動登記,導致數據反映不夠及時,因此人們看到的數據波動比較小。蔡昉認為,與登記失業率指標相比,調查失業率的優勢在於調查對象範圍較大,代表性更強,統計指標體系也比較完善。

此次正式定期發佈調查失業率數據可謂水到渠成。記者注意到,有關部門此前已為相關工作做足準備。從2009年開始,統計部門建立了31個大城市勞動力調查制度,按月反映勞動力資源和失業人口情況。2013年,開展月度勞動力調查工作的大城市增加到65個。2015年7月,又將月度勞動力調查工作擴展到全部地級市。

政府對就業問題“自我加碼”

此次調查失業率指標發佈引人關注的另一個原因,則與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項內容密切相關。報告明確,2018年將把我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這也是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調查失業率”這一指標納入預期目標。

為何選擇在當前將調查失業率納入預期目標?

對此,國務院研究室主任黃守宏在全國兩會期間的一場記者會上明確回應稱,強調調查失業率意味著政府在就業方面正在“自我加碼”。

他表示,調查失業率和登記失業率相比,還包括了在城市打工的農民工和其他的一些人,原來城鎮登記失業率只包括戶籍人口,現在調查失業率的範圍更大了。

而馮俏彬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強調調查失業率的目的是關注經濟增長的品質。“過去較為關注GDP增速,而在新的歷史階段,應更加關注經濟增長的成果是否能夠體現在改善民生和增加就業上。因此,這也是經濟從高速增長向高品質發展的轉變過程中一個正常現象。”

一季度用工需求旺盛

記者發現,此次發佈的3個月度的城鎮調查失業率數據,均比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5.5%的目標低了0.4~0.5個百分點,這一表現也超出預期。那麼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記者注意到,4月17日當天,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就一季度就業形勢發文指出,目前市場用工需求旺盛。從數據上看,據人社部對部分省份調查顯示,2月份企業用工需求同比增長10%以上。春節後,員工返崗率平均在90%以上。據網際網路招聘企業58同城監測,3月份企業招聘需求環比、同比分別增長50.4%、64.9%。

此外,文章強調,現階段重點群體就業形勢基本穩定。2018屆高校畢業生就業進展平穩,截至4月1日,全國高校畢業生簽約率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13個省份畢業生簽約率同比上升。農民工就業形勢好于去年同期,3月份全國城鎮本地、外來農業戶籍人口調查失業率分別為4.10%、4.97%,同比分別下降0.11和0.03個百分點。一季度,全國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43萬人,同比增加2萬人。鋼鐵、煤炭去産能職工安置平穩有序。

開年以來,我國各級政府對於促進就業工作繼續保持高度重視。“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運用‘網際網路+’發展新就業形態”;“促進多渠道就業,支援以創業帶動就業”;“擴大農民工就業,全面治理拖欠工資問題”;“健全勞動關係協商機制,消除性別和身份歧視”……出現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些詞句,無疑為今年的保就業工作劃定了全面的路線圖。(實習記者 李可愚 記者 胡健)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