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雲。在烏雲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的飛翔”,每當讀起高爾基的《海燕》,26歲的付朝訓總會情不自禁地熱血沸騰,回首這一路走來的歲月,有過痛苦、有過徬徨,但他最終用堅毅和執著,托起了自己追逐夢想的翅膀。
付朝訓,男,生於1991年,貴州省赫章縣人,2015年6月畢業于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現為貴州省畢業市百里杜鵑管理區杜鵑醫院院長。
但願人康健 何妨我艱辛
付朝訓曾經只是一名中專生。2010年8月從畢節衛生學校畢業的他懷著對生活的憧憬踏入了社會,在黔西縣人民醫院麻醉科就職,同年10月被派遣到百里杜鵑管理區普底鄉衛生院擔任麻醉科主任。在工作中,付朝訓刻苦鑽研業務,努力提升醫術,使得普底鄉手術病人的轉診率逐漸下降。然而,醫學的博大精深卻時常令這個年輕人感到不安,他知道,自己在知識和能力上還存在很大不足,博學而後絕學,積漸而後頓成,付朝訓的心裏又一次燃起了學習的熱情。
2012年9月,經過激烈的高考,他考入了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從一個縣級醫院的醫生再次成為了學生。社會的磨練讓他更加懂得了知識的重要,他像隨時準備出征的士兵一樣,珍惜每堂課的學習機會。大大小小的書本、密密麻麻的筆記,見證著付朝訓的辛勤與汗水,他説“健康所繫,生命相托”的醫學誓詞是支撐自己向前的全部力量,自己決不能辜負每一位患者的信任,決不能辜負埋藏心底的夢想。
三年求學時光匆匆而過,畢業後的付朝訓帶著紮實的專業功底和一顆懸壺濟世的心回到了原單位,打算好好幹一場。可是他很快就發現了一個問題,隨著多發病、慢性病的涌現,人們對醫療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強,而百里杜鵑管理區地處偏僻,交通不便,離最近的縣城也有50多公里,區內的4家鄉衛生院能力有限,僅有的一家民營醫院杜鵑醫院又因為醫療條件簡陋、技術力量薄弱,根本不能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就醫需求。每次他看到老鄉背著大包小包的行李驅車趕往50公里外的縣醫院時,他都會産生一種無能為力的負罪感,他意識到,要解決整個管理區10萬餘人看病難、看病遠的問題,必須要有精湛的隊伍和完善的設備,因此,建立一個更加規範、更加強大的醫療機構已是迫在眉睫。
思來想去,付朝訓最終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接管杜鵑醫院,讓鄉親們都能就近看病!
創業,一個充滿誘惑又充滿危險的字眼,撩動著每個有志男兒的心弦;創業,一個年輕人實現夢想的機會,但同時也伴隨著巨大的投資風險與生存壓力。付朝訓坦言,對於他這種農村出身的孩子來説,創業意味著更多艱辛,但在此人生轉折之際,他認為不該以成敗論英雄,拼過,就是成功!
風雨不改志 壯氣獨淩雲
當理想回歸到現實,付朝訓才發現事情並不如他想像的那麼簡單。壓力首先來自家人的強烈反對。“在普底鄉衛生院幹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冒風險接管民營醫院”、“接管以後,發展的錢從哪來,失敗了怎麼辦”,面對親人的聲聲質疑,付朝訓堅定地説:“年輕人就應該敢想敢幹,失敗了大不了重頭再來。何況現在國家的創業環境這麼好,政策這麼優厚,我有信心把醫院做好。”
最終,付朝訓從半信半疑的親戚們那裏借來了60萬元,作為創業的第一筆啟動資金,于2015年11月正式接管杜鵑醫院。
可是,接手後的醫院情況卻不容樂觀。這個佔地面積僅800平米,只有1個科室、25張床位、16名醫務人員,醫療設備嚴重不足,城鎮職工醫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業務也基本沒有開展的醫院,離自己夢想中濟世救人的醫療機構還差得很遠。
資金、場地、人員、設備等一系列問題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他已經記不清多少次穿梭于風雨之中去向好兄弟伸手要錢,記不得多少次因為醫院人手不夠忙不過來而在辦公室裏過夜,更讓他感到痛苦的,是在接管醫院三個月後自己的妻子就患上了嚴重的“左側肺葉不張”,急需去北京手術……
親戚們有的開始冷嘲熱諷的挖苦,朋友們有的開始苦口婆心的勸導,付朝訓也常在孤獨和自責中懷疑:這件事是不是原本就是個錯誤,註定不會有結果?要放棄嗎,那當初為什麼開始?
一天夜裏,他想起了在大學曾給過他很大幫助的老師,於是有些膽怯地撥通了對方號碼。
聽完他的描述,電話那頭一個沉毅的聲音説道:“司馬遷曾言,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説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古往今來,成大事者往往歷經磨難,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你要相信自己的選擇,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終有一日可以如大鵬鳥一樣,九天展翅高飛!”
通話結束後,他的微信收到了來自老師轉的兩萬塊錢,上面的備註有些俏皮:借給你的,記得還喲。付朝訓的眼眶濕潤了,他抬頭望了望星空,一遍又一遍地念著:“玉經琢磨多成器,劍拔沉埋便倚天。”
商海任縱橫 勤苦終成功
付朝訓帶著對妻子的虧欠,重新振作了起來,他積極向外尋找合作夥伴,工作之餘自學《管理學》、《行銷學》,同時向有經驗的人“取經”,在醫院的發展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思考和規劃。經過多方努力,他最終找到了一位注資100萬的合夥人,然後立刻著手醫技人員的引進和設備的更新,很快杜鵑醫院就步入了發展的黃金時期。
經過一年半的發展,杜鵑醫院已成為了百里杜鵑管理區醫療衛生事業的中堅力量。現在的杜鵑醫院,佔地面積高達8200余平米,醫技人員210余人,床位增長到120余張,引進了德國進口數字化成像裝置CT、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20多臺大型診療設備,科室更是從原來的一個綜合科室細分成內兒科、外科、中醫科、婦産科、急診科、影像科、檢驗科等專門業務科室,同時成立辦公室、人事部等醫院管理層,與業務部門相互配合,共同致力於醫院的發展。
考慮到管理區及周邊鄉鎮群眾居住分散的實際情況,付朝訓又一次擴大醫院規模,在百里杜鵑鵬程管理區、百納鄉成立了一分院(鵬程醫院)和二分院(康惠醫院),三家醫院共覆蓋百里杜鵑管理區及周邊鄉鎮20多萬群眾。隨著醫療設備的完善和醫技人員的增加,目前杜鵑醫院業務量大幅上升,門急診接診人數從每年的800余人上升至36000余人,年住院治愈率從200余人上升至12000余人,年收入2000余萬元,得到了百里杜鵑管理區領導的充分肯定和老百姓的高度評價。
反哺桑梓地 情暖天地間
公益獻愛心,真情暖人心,付朝訓説社會成就了他,他就要更好地回報社會。在政府的支援下,他牽頭成立了畢節市首家醫療志願服務隊——杜鵑醫院醫療志願服務隊,廣泛開展社會公益活動。2016年冬,他帶領服務隊在百里杜鵑管理區各鄉鎮中小學開展送溫暖“1+1+1暖冬行動”,為12564名孩子發放熱水袋及總價值6余萬元的學習用品;2016年12月,服務隊到仁和鄉敬老院參加“敬老愛老”圓心願活動時,在檢查出3位老人需要住院後,付朝訓決定將3位老人接到杜鵑醫院免費治療。一年多來,付朝訓個人共捐資、資助留守兒童、孤寡老人數百人,捐款40余萬元,捐物300余件。他的杜鵑醫院在68個行政村開展“志願服務開新路、醫療扶貧來幫助”巡迴義診活動,為特困戶、貧困戶、五保戶免去除醫保報銷以外的自付費用35萬餘元,充分體現了民營醫院體制的靈活與公益服務精神。
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截止2017年5月,杜鵑醫院共收到錦旗152面,多次被畢節市、百里杜鵑管理區評為“模範企業”,院長付朝訓也被評為“先進個人創業模範”、“青年文明號”,擔任了當地政協委員。
創業的路上充滿了坎坷與荊棘,有的人還沒邁步就已經畏懼,有的人走到一半就開始退縮,但付朝訓,這個學歷並不高的年輕人,用自己的堅守和汗水告訴了人們一個樸素的道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貴州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辦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