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金融支援實體經濟力度繼續加大

發佈時間:2017-09-18 09:51:03 | 來源:經濟日報 | 責任編輯:牛志鑫

8月份人民幣貸款超出市場預期
——金融支援實體經濟力度繼續加大

9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數據顯示,8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164.52萬億元,同比增長8.9%。

8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09萬億元,大幅超出市場預期,同比多增1433億元。8月新增貸款超預期,顯示金融繼續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援力度。8月新增貸款比2014年至2016年同期均值多出2700億元,業內分析認為,一方面這是經濟企穩帶動企業信貸需求,另一方面也是金融去杠桿推動表外融資轉向表內所致。

M2再創新低引發了市場普遍關注。7月,M2同比增長9.2%,在此基礎上,8月M2增速繼續走低。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冀認為,M2繼續回落受金融機構有價證券投資減速影響較大。

今年8月,信貸增長過萬億元、財政存款減少3900億元,加之5月以來人民幣匯率對美元升值,跨境資金流動穩定,種種因素看起來都有利於M2增速保持穩定甚至反彈。

然而,今年以來,在加強金融監管背景下,金融去杠桿效果逐步顯現,金融機構同業業務增速放緩,導致貨幣派生效應減弱。“存款類金融機構受負債端流動性壓力影響,信貸增速保持的情況下,則可能大幅擠佔有價證券投資的配置比例,進而削弱了通過此渠道進行的貨幣創造。”陳冀表示。

另一拉低M2增速的是基數效應。去年8月11.4%的M2增速,較去年7月10.2%的增速大幅提升1.2個百分點,也使得今年8月的M2增速受到了“基數效應”拖累。

隨著M2增速的連續走低,市場降準呼聲再起。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在當前人民幣升值預期強化的背景下,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不僅有空間,也有必要。

央行最近一次降準是在2016年3月,此後直到今年8月末,外匯佔款累計減少2.3萬億元,為了對衝基礎貨幣投放減少,央行主要通過中期借貸便利(MLF)等工具提供流動性累計超過4萬億元,保證了市場流動性需要。

溫彬表示,這種操作存在兩個不足:一是金融機構獲得流動性的成本較高;二是中小金融機構不能直接從央行獲得MLF等工具的支援。實施降準後,央行完全可以通過“減少MLF規模+正回購”的工具組合,防止可能出現的流動性過剩,繼續保持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基調不變。因此,適時降準對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進而降低實體經濟部門融資成本有積極作用。

但從總體來看,貨幣政策仍將以穩為主。陳冀認為,目前,貨幣政策目標始終基於為實體經濟營造穩健的貨幣金融環境,穩定的流動性和利率環境也有助於直接融資市場融資功能的逐漸恢復和增強,有助於未來一段時間實體企業融資成本和融資可得性壓力的緩解。同時,也有助於增強金融機構有價證券投資渠道的貨幣創造功能,使M2止跌企穩。(記者 陳果靜)


文章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