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科技扶貧激發貧困地區創新創業活力

發佈時間: 2017-04-10 15:47:22 | 來源: 新華社 | 責任編輯: 牛志鑫

新一輪扶貧攻堅實施以來,全國科技部門聚焦制約貧困地區發展的科技、人才資源短缺兩大短板,實施智力扶貧,科技人員走進田間地頭、生産一線,“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領著農民賺”,激發了貧困地區創新創業活力。

 

科技特派員“全覆蓋”:科技化解扶貧産業“心病”

 

春耕時節,重慶永川區新建村1500畝生薑基地裏,農民正忙著搬運種姜、浸種催芽,幹得熱火朝天。永川是遠近聞名的生薑種植大區,也是扶貧骨幹産業。但生薑抗病能力弱,容易暴發姜瘟病,一旦染上,會大面積爛姜,一直是産業發展的“心病”。

 

針對這一問題,科技特派員、重慶文理學院教授劉弈清帶領技術團隊,對生薑病原物分子進行檢測,在實驗室中進行脫毒種姜的繁育。經過試驗,培育出脫毒種姜新品種,並實施了規模培育。

 

“脫毒技術使種姜不攜帶病原,脫毒種姜品種復壯率100%、純度99%以上,抗姜瘟病能力顯著增強。”劉弈清説,依託技術攻關,降低了種植風險,新技術推廣能讓商品姜單産提高30%以上,全區上千姜農因此受益。

 

“扶貧需先扶智。科技作為第一生産力,是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和著力點。通過精準實施科技攻關、成果轉化、要素對接等一系列行動,可以發揮科技創新在扶貧中的引領和支撐作用。”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告訴記者,國家將圍繞“一縣一業”“一鄉一品”,向貧困地區轉化推廣5萬項以上的先進適用技術成果。

 

同時,到2020年,全國類似劉弈清這樣的科技特派員團隊,實現對10萬個貧困村的“全覆蓋”。幫助引導科技成果向貧困地區轉移轉化,帶動農戶發展産業,實現精準脫貧。

 

科技創業新風尚:讓貧困戶當上“産業合夥人”

 

科技扶貧,不僅是讓科技人員帶著技術,解決發展難題,也通過創新利益機制,鼓勵科技人員帶著農民一起幹,通過科技創業,在一線直接參與扶貧産業建設,成為扶貧戶的“産業合夥人”。

 

地處武陵山區的重慶石柱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在這座小縣城裏,聽説過譚建蘭這個名字的人不多,但要問起“譚妹子”,種植辣椒的農民無人不曉。

 

譚建蘭作為重慶創業扶貧科技特派員,創建三紅辣椒生産合作社。近幾年她組織技術服務隊,向農戶示範種植辣椒新品種,推廣漂浮式育苗、地膜覆蓋種植等新技術,在全縣建起了2萬多畝的無公害辣椒基地。

 

隨著“譚妹子”辣椒在市場受到歡迎,譚建蘭還主導建立“合作社+基地農戶+加工銷售”的産業化經營模式,農民以土地入股,産品由合作社包銷。2016年“譚妹子”産鮮辣椒1.6萬餘噸,帶動了1.2萬農戶戶均增收0.9萬元。

 

革命老區井岡山市,依託農業龍頭企業,實施“萬畝有機茶提升及加工”科技專項,在全市建立3個高標準生態有機茶園,幫助貧困戶每人栽種一畝茶,“包種苗、包技術、包回收”,確保三年按期脫貧。

 

徐南平説,科技創業扶貧,是科技資源與貧困地區産業發展有效對接的手段,科技部將指導有條件的貧困地區建設“星創空間”等創業平臺,實現技術、土地、資本、勞動力的有效融合,激發貧困地區創業活力。

 

懂技術、有知識:科技培訓“孵化”貧困地區人才

 

記者採訪發現,要使科技扶貧發揮長效機制,關鍵還需要培育一大批懂技術、有知識的新型職業農民,讓科技培訓成為“孵化器”,帶動貧困地區人才成長。

 

根據國家《科技扶貧行動方案》規劃,全國將加強對貧困地區返鄉農民工、大學生村官、鄉土人才的科技培訓力度,每年培養1.5萬名左右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脫貧帶頭人和新型職業農民。

 

在山西省臨汾市,從2015年以來,先後已有1.4萬多農民接受科技培訓。臨汾市陳家嶺村果農高彥成就對“科技扶貧培訓班”讚不絕口。“以前種果子就想著多種樹、多施肥,産量就大,結果果子品質反倒不行。現在專家下地手把手教修剪、施肥,講解通風、光照、間伐注意事項,咱農民收穫不小。”高彥成説。

 

 重慶農廣校萬州分校校長付玲也把農技培訓講堂開進了田間地頭。付玲説,要改變農村落後的傳統種植技術,就必須引進、推廣先進農業科技,讓農民願意學、學得會。

 

付玲開設的“田間課堂”,圍繞萬州柑橘、獼猴桃、蔬菜等骨幹産業發展難題,針對性很強。課程環節先由學員分組,討論目前的農事活動和技術難題,接著各組小組長分別上臺介紹,並聽專家現場點評,最後是走進田間地頭直接操作、指導,好懂、管用。

 

種植大戶熊同正是萬州區龍立村第一批“田間課堂”學員。他告訴記者:“以前農技培訓,不少是填鴨式的,效果不是很好。現在農技專家講課直接與農戶種植相關聯,不僅討論生産技術問題,還指導怎樣判斷市場、如何應對風險,大夥兒都有興趣。”

 

 

文章來源: 新華社
 
分享到: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