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農業要創新發展要加快“綠起來”

發佈時間: 2017-03-23 16:01:54 | 來源: 經濟日報 | 責任編輯: 牛志鑫

當前,我國農産品總量問題已得到較好解決,但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表現為一般農産品不缺、優質綠色農産品供給不足。為此,必須用綠色理念發展農業,在投入品使用、産地環境保護、生産方式、支撐體系等方面要有一系列深刻調整;必須增加優質綠色農産品供給,從制度、市場和科技三方面發力。隨著農業經營和資源利用方式的轉變,未來農業的綠色底色將更亮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引導農民根據市場需求發展生産,增加優質綠色農産品供給。在筆者看來,綠色是農業的本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很多,但如果優質綠色供給這一條解決不好,就不能算成功。發展綠色農業、增加綠色供給,我們有思路,也有舉措。

“綠起來”是農業發展的方向。當前,我國農産品總量問題已得到較好解決,但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表現為一般農産品不缺、優質綠色農産品供給不足。隨著人們消費水準的提高,消費者從過去湊合吃,到現在講營養、求健康。但我國的現實情況卻是,農業資源短缺、開發過度,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保障優質綠色農産品供給是農業改革的應有之義。

目前,我國綠色農産品發展面臨難得機遇。一方面,我國糧食在數量上已經超過糧食安全保障的基本要求,農業生産在從追求數量轉向追求品質、從常規生産到綠色生産上有了更從容的空間。另一方面,不管是主動跟著市場走,還是被市場倒逼著走,現在農民由生産低質、低效産品向高效、優質産品轉變的主動性越來越強。

為推進綠色發展,我國實施了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鼓勵農民增施有機肥、種植綠肥,做好綠色防控;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不斷整合創新生態農業、迴圈農業等技術模式。統計顯示,去年全國化肥使用量自改革開放以來,首次接近“零增長”。今年,農業大國的清潔生産、綠色農業工程仍在繼續。

用綠色理念發展農業,要求在投入品使用、産地環境保護、生産方式、支撐體系等方面要有一系列深刻調整。增加優質綠色農産品供給,迫切要從制度、市場和科技三方面發力。

增加綠色供給要有制度。要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機制,該退的堅決退下來、超載的果斷減下來、該治理的切實治理到位。財政部等部門去年已出臺文件,要求增量資金重點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傾斜,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各地也在建立生産者激勵機制,鼓勵生産者進行地力建設等長期投資;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産,加快建立品質安全追溯體系。

增加綠色供給要靠市場。優質農産品理應獲得優價,但一些農民卻陷入優質農産品賣不出好價格的困擾。與增産導向的農業相比,綠色農産品的生産成本更高。要讓生産者有發展綠色農産品的積極性,就必須讓他們得到足夠高的回報。如何為綠色農業定價、讓消費者為農業綠色化埋單?一些地方的經驗表明,培育品牌、為産品貼上綠色標簽是可行路徑。

增加綠色供給要靠科技。在農産品短缺時代,農業科技創新的主攻方向是提高單産。而如今,要把綠色化發展作為主攻方向。一些人存在認識誤區,往往把品質安全等同於不用化肥、農藥。現在我們所追求的綠色農業,本質上是以現代科技為支撐的集約農業。化肥、農藥不是洪水猛獸,關鍵在於科學施肥、合理用藥;飼料、獸藥不等同於産不出高品質畜産品,關鍵在於科學飼喂、遵守規範。

縱觀發達國家農業發展歷程,都是從最初追求産量為目標、轉向生産發展與生態保護並重的。如今,我國農業生産也正在向這一方向邁進。隨著農業經營和資源利用方式的轉變,未來農業的綠色底色將更亮。(喬金亮)

文章來源: 經濟日報
 
分享到: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