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大學學生創客大會論劍“雙創”教育

發佈時間: 2017-01-05 11:16:55 | 來源: 安徽工程 | 責任編輯: 牛志鑫

近日,安徽工程大學首屆大學生創客大會在安徽省蕪湖市召開,會上,安徽工程大學不僅引進了創客大學項目、授牌成立創客工作室、舉行省級創業學院授牌儀式,還與新華網等多家機構達成合作,全方位推進高校“雙創”教育。安徽省教育廳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閆明聖、安徽省人社廳就業處副處長吳傳華、蕪湖市人社局人才中心主任姬增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創新創業教育分會秘書長、中南大學創新與創業教育辦公室主任陳芳,浙江大學學工部副部長林連偉,超校聯盟聯合創始人劉祖宏、安徽工程大學校長劉寧、安徽工程大學副校長葉常林、安徽工程大學校黨委副書記蘇國紅等出席了會議。

會上,嘉賓們就高校的“雙創”教育應該如何開展進行了“論劍”,不少嘉賓認為,高校的創業創新教育不僅要培養創客,更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近日,安徽工程大學首屆大學生創客大會在安徽省蕪湖市召開。圖為安徽省教育廳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閆明聖、安徽省人社廳就業處副處長吳傳華為安徽工程大學省級創業學院授牌。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指出,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要通過“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援創新創業教育和學生創新創業的良好生態環境”,到2020年要建立健全課堂教學、自主學習、結合實踐、指導幫扶、文化引領融為一體的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人才培養品質顯著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明顯增強。

近日,安徽工程大學首屆大學生創客大會在安徽省蕪湖市召開。圖為安徽工程大學與新華網合作簽約現場。

“目前,中國高校的創業創新教育正進行得風生水起,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應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融入各級各類教育中。”楊芳表示,高校“雙創”教育需要整合學生、教師、高校等多種資源,“雙創”教育的重要目的在於全面提升學生素質,讓學生學以致用。

近日,安徽工程大學首屆大學生創客大會在安徽省蕪湖市召開。圖為安徽工程大學受聘講師集體合影。

蘇國紅對楊芳的觀點深表贊同。他説,安徽工程大學舉辦首屆大學生創客大會,不僅要在硬體上幫助學生“雙創”,更想表達一種教育理念——創新創業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全面提升學生的素質、能力,為國家和民族培養有影響、有擔當的人才。

近日,安徽工程大學首屆大學生創客大會在安徽省蕪湖市召開。圖為安徽工程大學創客工作室負責人集體合影。

“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在於樹人,需要各大學根據實際情況精耕細作。”林連偉在會上分享浙江大學的“雙創”教育經驗時表示,浙江大學已經打造了集創業意識激發、創業技能培訓、創業項目孵化、創業資金對接、創業公司落地的全鏈條式創業教育體系,浙江大學希望通過創新創業教育,不僅能幫助學生創業,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業素質,尤其是創業精神和能力。“大學應從大學生角度出發,為大學生設定‘創業遺傳代碼’,將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創一代’作為其價值取向。”

近日,安徽工程大學首屆大學生創客大會在安徽省蕪湖市召開。圖為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創新創業教育分會秘書長、中南大學創新與創業教育辦公室主任楊芳在安徽工程大學進行演講。

安徽工程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進一步推進安徽工程大學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與發展,深度整合多方資源,精準服務學校創業大學生,是本屆大學生創客大會舉辦的初衷。安徽工程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的省屬多科性高等院校和安徽省重點建設院校。為深入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2016年02月19日,安徽工程大學出臺了《安徽工程大學關於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試行)》,決定成立創新學院和創業學院,具體負責安徽工程大學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與發展工作。安徽工程大學在安徽省較早開展了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是2013年安徽省普通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示範校和2014年全國就業50強高校,牽頭成立了安徽(皖南)高校就業創業聯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創業教育聯盟理事單位。

近日,安徽工程大學首屆大學生創客大會在安徽省蕪湖市召開。圖為浙江大學學工部副部長林連偉教授在安徽工程大學進行演講。

由新華網主導的創客大學項目,是新華網落實國家“網際網路+”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的重要載體。創客大學項目通過市場化機制、專業化服務和資本化途徑,旨在搭建支援全國創新創業的職業教育平臺和新型創業服務孵化平臺,並通過創客人才的培養和創客企業的孵化,構建良好的雙創發展模式,助推地方經濟創新與産業轉型升級。目前,項目已經在福建、湖北、寧夏、江西等全國多地落地。

上述負責人表示,引進創客大學項目,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將進一步幫助學校培養更多素質更高的學生創客,是高校踐行“雙創”教育的創新探索。

文章來源: 安徽工程
 
分享到: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