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創業要避開三大“坑”

發佈時間: 2017-01-03 12:01:24 | 來源: 中國企業家網(北京) | 責任編輯: 牛志鑫

創業是一場修煉,險象環生即是日常,若遇到資本寒冬,日子會更加難熬。

2016年就是這樣,以跨境電商平臺蜜淘網、O2O洗車及養護平臺博湃養車、生鮮電商美味七七、半成品生鮮O2O電商青年菜君為代表的一批創業公司倒了下去,B輪死、C輪死的魔咒依舊沒有破除。

倖存者的日子也不好過,裁員、轉型、估值縮水的聲音不絕於耳,包括獨角獸公司在內,都在尋找生存法則。

不同行業、不同規模創業公司的具體問題各有不同,但歸結起來也有一些普遍性遭遇,主要是三大“坑”:商業化困境、盲目追風口和政策風險。資本寒冬尚未遠去,未來這些“坑”仍將考驗著創業者,保持高度警惕並快速轉身的企業會活下來,反應遲鈍者仍難免遭受厄運。

「艱難商業化 」

資本寒冬如當頭一棒,讓投資人從狂熱中覺醒,創業者拿錢不再容易,to VC的投機者沒了機會。面對關口,創業者需要做兩手準備,一方面要保持健康的現金流,把控融資節奏,提前積累糧草;另一方面要做好長期抗戰的準備,調整商業模式,提高自身造血能力。一旦現金流難以為繼,死神就會降臨。

因現金流斷裂而倒下的創業公司不勝枚舉。以博湃養車為例,成立不到一年時間即獲得兩輪融資,估值達到6億美元。博湃通過補貼快速擴張,半年進入22個城市,月訂單超過15萬單。然而,資本寒冬之下,博湃沒有找到盈利模式,新一輪融資失敗,最終出局。

事實上,這也宣告了依靠燒錢獲取流量和市場的打法逐漸進入了死衚同。在很大程度上,補貼並不能換來用戶忠誠度和品牌價值,一旦補貼減少或者停止,用戶就會流失。目前,只有少數背靠BAT等巨頭、並且與之有高度戰略契合的創業公司依靠補貼活了下來。

對於這種現象,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也公開質疑過,他説,“以前相當長一段時間裏,出現一種奇怪的現象,有些企業不賺錢,靠持續地講故事,靠股東持續地投入,企業居然還可以把泡泡吹得很大,估值還挺高,很多這樣不賺錢的企業還能上市,上市又持續多年還繼續存在,這都是不合理的。”

依靠補貼做大用戶和規模的創業公司,只有快速找到營利點,實現商業化,才可能贏得更長的生命週期。

這在線上教育行業表現得非常明顯。2014年被稱為中國線上教育元年,資本大量涌入,多家線上教育公司誕生,尤以聚焦K12教育的公司居多。技術出身的創業者以題庫、搜題、答疑等為切入點建立平臺,有教育行業背景的創業者則是建立O2O平臺。資本寒冬來臨,一批公司倒下了,活下來的都已經轉型,但幾乎都介入了輔導領域,比如猿題庫就更名為猿輔導。道理很簡單,K12線上教育中,輔導環節才會産生交易,才有學生家長買單。

最近,猿輔導CEO李勇表示,2016年猿輔導實現了1.2億元的收入,雖然數字不大,但非常有意義,因為形成了可規模化收入的線上教育模式。

融資不是企業的終極目的,只是成長的助推器,沉迷此道,必難成器。那些回歸商業價值、找到商業模式的創業公司才可能贏得市場。

「風口下的陷阱 」

過去數年,模式創新是創業領域的主流,一家新模式的公司出現,身後會迅速冒出無數個模倣者,從線上教育、O2O、垂直電商,到共用經濟、視頻直播、網際網路體育,莫不如是。

就拿2016年火熱的直播和共用單車來説,直播早已經進入了“百播大戰”的格局。艾瑞諮詢調研報告顯示,2016年平均三天就有一家直播平臺誕生。以摩拜單車和ofo為代表的共用單車市場則酷似當年的專車、拼車市場,不斷涌入新玩家,小橙車、小黃車、小藍車、小綠車……單車顏色已然不夠用了。

這些創業領域門檻不高、極易複製、很難構建核心競爭力,如果短時間內無法獲得巨大資源或者巨頭支援,幾乎沒有活路。

比如創立於2014年的微微拼車,初期突飛猛進,估值飆升,其創始人王永還是湖畔大學首批學員之一。2015年滴滴快的合併之後,開始在拼車領域發力,微微拼車等一眾玩家就相繼倒下了。

2016年6月,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CNNIC)發佈報告顯示,中國網民規模達7.1億。這意味著,中國網際網路開始進入下半場,依靠人口紅利進行模式創新的機會已經不多了,簡單追逐風口,複製他人模式的創業沒有出路。

在網際網路的下半場,技術創新將成為主流,人工智慧、VR、AR的興起也佐證了這一趨勢。

技術創新最忌急功近利,每一項技術都會經歷一個萌發、迭代、成熟商用的演進過程,沒有捷徑可走,因此技術創業很難出現模式創業中的快速狂奔、迅速做大。最顯著的就是人工智慧,這並不是一個全新概念,早在1956年就被一批科學家提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有過一輪高峰,至今也還只能算作初始階段,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大規模的商業化更是有很長的路要走。只有那些耐得住寂寞,堅持研發創新的創業公司才可能最終勝出。

無論是模式還是技術創業,盲目追風口、缺乏核心競爭力的企業都無法生存,到頭來風口也與自己無關,只是為他人做嫁衣。

「政策雙刃劍 」

有關産業政策,經濟學家張維迎、林毅夫有過多次辯論,雙方各有擁躉,莫衷一是。對於創業者來説,政策可能是探尋機遇的熱土,也可能是使之陷入困境的陷阱。

2015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了“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網際網路+”上升至國家戰略,推動了網際網路與交通、旅遊、金融等行業的結合。交通出行領域尤其搶眼,滴滴、Uber等公司迅速發展。

新事物的産生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反覆和變化隨時都可能出現。2016年7月,交通部等多部門聯合出臺《網路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三個月後北上廣深等多個城市相繼出臺地方網約車實施細則。很多城市對於車輛牌照、排量、車輛軸距做出具體規定,不少城市還要求司機有本地戶籍。

依照地方細則,滴滴、易到等平臺上的很多車輛、司機都不合規,如果嚴格落實,即便是估值高達數百億美元的滴滴也難以承受。

其實,高調回應地方細則之後,滴滴也在調整改變。2016年11月,滴滴與150多家計程車企業探索多元化融合發展之路,希望推動計程車行業轉型升級,提高司機收入和運營效率。

但也有一些創業公司,對於政策缺乏判斷和把握,甚至在政策面前反應遲鈍,最後給自己帶來了滅頂之災。

2016年11月4日,國家網信辦發佈《網際網路直播服務管理規定》,12月1日正式施行,規定提出了直播平臺“雙資質”、“先審後發”、“即時阻斷”等多項要求。目前,一些直播平臺已經下架或關閉,在競爭與政策的雙重作用下,直播行業已經開始洗牌。

不止創業公司,無論生存時間多長、何等規模的企業都要判斷並且把握政策走向,這是一個永恒的命題。當一家公司能夠比較準確把握政策脈搏的時候,也意味著它已經成熟。

創業路上,荊棘遍地,商業化困境、盲目追風口和政策風險只是2016年表現較為明顯的“坑”,未來仍將有很多創業公司被其困擾。“坑”是創業道路上的宿命,創業公司與偉大公司之間的距離就是無數個溝溝坎坎。

文章來源: 中國企業家網(北京)
 
分享到: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