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00後創業,是天才還是遊戲?

發佈時間: 2017-01-03 11:49:02 | 來源:  北青網-北京青年報(北京) | 責任編輯: 牛志鑫

創業大軍中,從90後到00後,連未成年人都已經出來創業了。創業在年輕人中成了大趨勢嗎?他們應該創業還是繼續學習?創業是責任還是成長經驗?年輕人,你為企業做好準備了嗎?

“別人家的孩子”在十年前還只會讓你想起“學霸、乖巧、懂事”的小孩,在這幾年,這個曾讓無數中國孩子羨慕嫉妒恨,常被父母挂在嘴邊的小孩,已經有了新的標簽:創業、掙錢、數百上千萬風投……面對這樣的“別人家的孩子”,你家的孩子大概不會太難過,而普通家長,大概會更心塞——一個孩子都會創業拉風投掙大錢了,大人們,還在眼巴巴看那點兒工資。

在這個研究生賣肉夾饃也算是創業的時代,00後90後創業,難道也要湊堆兒開淘寶店做代購來創業?什麼才符合“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雙創,或許更值得想要加入創業大軍的你細細思量。

00後創業:出了idea,大人來實現

某天,剛上初一的小外甥女琳琳來家裏玩,看到電腦里正在播15歲廣州女孩喻言參加某創業真人秀的視頻,她説,“小姨,我們班上同學都知道她。”筆者有意試探她的反應,便問琳琳,“你們想像她這樣嗎?創業開公司,有人投資100多萬。”琳琳的回答出人意料,原想不外乎兩個答案:一是喜歡這樣,很棒很有想法很自我;二是不喜歡,出風頭討厭。琳琳卻説:“她挺有想法的,而且她爸爸也很支援她,有一個大人來幫助她現實夢想。但是我知道管理一個公司是很難的(編者按:琳琳爸開公司看來對孩子有影響),一個初中生怎麼去管理公司和這麼多比自己年紀大的人?還是要靠她爸爸,不能自己去做的事情,怎麼叫自己創業呢?我覺得如果是我,有這樣的夢想,爸爸可以幫我一起實現,很棒!但是我會繼續讀書,考大學的時候如果還堅持這樣的理想,我會選擇相關的專業,最好的情況就是爸爸一直幫我,我也在不斷努力學習!”

琳琳的話讓人吃驚,這哪是一個12歲孩子能説出來的話!現在的00後果然不容小覷。

近兩年,00後創業尚處少數案例,除了上述15歲女孩喻言,還有年齡更小的孩子:2005年出生的Alan與他的合夥人,比他小兩歲的弟弟Brain。這兩個小創業者做的是一款針對00後的社交應用H3Y!,于2015年12月上線,現在已經更新到2.8.1版本。對於這個産品,按照Alan的説法,這款應用的産生是因為“微網志、微信、貼吧這些都是叔叔阿姨愛用的東西,我們是沒有辦法才用的,因為只能找到這些。”而“H3Y!”這個應用的名字其實來源於英文“Hey”,3是E的變體,象徵與眾不同,加上“!”則是表達一種強烈的態度。

筆者“冒充”00後也下載了該應用進行體驗,這款社交應用,看上去像是一個聊天+興趣圈子論壇+交友的集合體,那個最受歡迎的“蟲洞”,用專業人士的話來説是以瀑布流形式發佈的一批基於興趣類的專題,類似于微信的朋友圈。

看上去用戶的活躍度不算高,或許是有什麼神秘之處筆者這個大人沒有發現吧。

與喻言的諾亞大陸主要靠父親來實現技術不同的是,H3Y!的完成度很高,而且這個應用的第一個技術人員也是一個少年,Alan在矽谷的朋友,17歲的程式員Kyle。目前這個團隊中除了Alan兩兄弟都是90後,一個真正年輕的團隊。

有網際網路專家表示,儘管這樣的産品創新度並不高,但是,對於這些少年少女們而言,低門檻的社交應用是一個機會。至於基於微信的網購平臺諾亞大陸,就目前的完成度來看,仍是一款開發中的産品。

90後:年輕可以犯錯,但不是沒責任的藉口

當我們探討00後為什麼會創業時,會想到這些當代的“別人家的孩子”可真會玩兒,自己家的孩子還沉迷在做粉絲迷妹與打遊戲(當然,電競行業也出人才)的時候,這些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獨立思考的雛形,就算創業是他們人生當中的一個“遊戲”,這樣的遊戲也顯得格外不同。

不過,我們都知道,創業是一條充滿了艱辛的道路,僅靠熱情與想法遠遠不夠,理智看待00後的這一聲聲“初啼”,值得鼓勵與支援,亦不必過分渲染,畢竟他們的未來還這麼長,充滿了無數的未確定因素。

相對而言,90後們的創業更值得關注。

儘管有95後創業少女王凱歆的“神奇百貨”失敗案例,大多數90後的努力依舊值得肯定。然而,過度以年齡來做標簽,或者也是大眾對年輕創業者的一種不負責任的“吃瓜心態”,在這些創業案例上,我們也能夠看到“年輕,你們不懂”正變成一種對企業不負責任的推諉。

在2016年的年末,真格基金創始合夥人徐小平對媒體做了一個年終總結,並首度回應“王凱歆事件”,徐小平稱,當時看中王凱歆是因為她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做生意了,有創業者的基因。“事後朱波(編者按:神奇百貨的天使投資人之一)急瘋了,他來請求我勸王凱歆,不要跟公關總監鬧翻,影響自己和公司的聲譽。我跟王凱歆見了一面,這些事你們都不知道,王凱歆給我的回復是 我不在乎自己的名聲,我只在乎自己的利益 。”

這個1998年出生的女孩,自從被輿論捧上神壇創辦了神奇百貨之後不久便風波不斷,2016年7月由其公司員工爆料疑似倒閉;10月又有員工爆料稱公司管理混亂、拖欠工資等等。對此,億歐網創始人黃淵普表示,從目前披露資訊來看,“可能是小孩子不太成熟的表現”。他表示,不得不承認,王凱歆的創業經歷超越了同齡人,即使認同王凱歆的經歷已超越同齡人,但黃淵普並不贊同將其立為典型,“從身邊一些例子來看,未完成學業或者剛完成學業的人出來創業是很不靠譜的。”他解釋,創業需要長時間的沉澱,而大多年輕人眼界和閱歷沒有積累,有些人創業不過是賣個書或幫人請家教,很難持續發展。

黃淵普稱,創業新人在創業之前,先學好社會的規範準則、妥善的人際關係處理以及基本的社會道德,學好了再去創業,才會靠譜。另外,“從資本的角度想,投資人也要反思,不應為了名氣,只要有噱頭就去投。”黃淵普説。

年輕可以犯錯,但不是沒有責任心的藉口。

為什麼創業:就業觀的變化

有人説創業是一個個大坑,就看你怎麼跳過這些坑或者有本事填滿它們。而越來越多10多歲20歲出頭的新一代,在畢業後甚至輟學創業,其實是就業觀的變化。

媒體發佈數據顯示,年輕的95後並沒有在傳統的就業道路上一走到底,只有52%的95後在畢業後選擇找工作,而選擇不就業的比例高達48%,這些選擇不就業的畢業生去向更是五花八門,學習深造、創業、上直播當網紅、回家結婚生子等不一而足,其畢業去向選擇上呈現多元化、網路化、娛樂化的三大新趨勢,一句話“一個月總有30天不願意上班”。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程傑曾經表示,近年來,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年輕人的就業結構正在發生變化。“現在隨著社會鼓勵 雙創 氛圍的濃厚、政策的傾斜、既有觀念的變化、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等等客觀現狀,年輕人的就業方式在發生變化。”。

“從就業的角度來講,我們現在觀察到的現象是,新型就業形態備受關注,其在就業中的比例也逐漸加大。”中國勞動保障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一名同時表示,“現在有很多的自由職業、平臺就業、非全日制的就業形式。這種就業形式更受年輕人和一些創新平臺企業、創業企業的歡迎,也是年輕人所願意接受的就業形式。”

張一名強調,雖然就業形態變化了,但年輕人還是有正常就業的,並且能夠滿足他們生活需要。“值得注意的是,數據顯示出的48%的95後不就業並非是真正的 不就業 ,而是他們的就業形態發生了變化”。 文/李清妍

文章來源:  北青網-北京青年報(北京)
 
分享到: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