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創業創新 我們一直在路上

發佈時間: 2016-12-30 11:47:20 | 來源: 瀋陽日報 | 責任編輯: 牛志鑫

    2016年,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的一年。這一年,創業創新蓬勃發展,眾創空間茁壯成長。

  2016年,是政府對創業創新的各項政策支援落地並初見成效的一年。這些政策對眾創空間的發展起到了導向作用,加速眾創空間的發展與壯大。

  2016年,也是瀋陽日報持續關注創業創新的一年。瀋陽日報開創《眾創空間》版面,關注通過市場化機制、專業化服務和資本化途徑構建的低成本、便利化、開放式的新型創業服務平臺,對沈城的創業扶持政策,對來自沈城各個領域的創業創新典型人物和團隊進行了持續報道。

  2016年即將過去,讓我們一起回首《眾創空間》的那些生動可愛、充滿銳氣的創業創新團隊,在他們身上汲取創業創新的力量。

  2017年,創業創新,我們一直在路上。

  省實驗畢業生 跨國組隊“牽手”美國微軟

  對於東北大學李丞剛、北京師範大學王榕蔚、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張雨竹三名大學生來説,2016年註定不平凡。

  作為省實驗畢業生,喜歡創新的他們,憑興趣組成跨國“戰隊”,開發出首款基於雲端,利用語音識別、表情識別和機器學習等技術提供病情特徵分析和輔助治療方案、幫助口吃患者康復的App——BoneyCare,並獲得了微軟創新杯中國區特等獎,以及全球總決賽的Ability Award。

  BoneyCare團隊在中國區比賽獲獎後,獲得了多家特殊教育機構的投資人關注,目前他們正與若干家特殊教育機構探討進行語言障礙領域的研究和數據收集的合作。2017年1月,他們還將飛往美國西雅圖微軟總部,與微軟專家們進一步優化他們的設計。瀋陽日報、瀋陽網記者封葑

  生活中處處可創新,針對在生活中發現的問題,我們可以深入地去分析這些問題的根源,並嘗試去用嶄新的思路重新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案。回首2016年,我們結識了很多同樣熱愛創新的朋友,我們的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高,眼界也得到了開闊,正是創新,使我們對未來有了更美好的憧憬。

  創·寄語

  創·寄語

  米庫創服 用創業服務助人成長

  2014年,張倩和合夥人一起創辦了米庫創服。作為一個老牌的眾創空間,米庫創服走過了坎坷的發展之路。今年下半年,米庫創服獲得了政府的70萬元扶持資金,如春雨一樣,讓米庫創服煥發了生機。

  今年11月,米庫創服的故事在瀋陽日報《眾創空間》版面上報道後,米庫創服迎來了更多的關注。張倩表示,2017年米庫創服將立足於創業服務領域,繼續深化服務生態的建設,為創業者提供優質的聯合辦公環境、低成本的創業服務。

  與此同時,他們還將擴大失控大創賽的影響範圍,增加獎金額度,成立天使投資基金;圍繞“創始人成長計劃”,設計課程、服務、交流等內容,陪伴創始人一起成長;建設“大健康産業孵化器”,圍繞生物醫療健康領域扶持重點項目,深化産業鏈建設。

  瀋陽日報、瀋陽網記者尚志文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創業,只有具有創業精神的人才會創業成功;也不是只有擔任CEO才叫創業,加入一個創業團隊,和一群志向一致、價值觀一致的人完成一個共同的目標,同時伴隨這個目標的實現,每個人都實現了個人的夢想,這就是創業成功。

  創·寄語

  大學生櫥櫃團隊 感興趣才能堅持到最後

  “向記者姐姐報告一個好消息,我們的團隊現在已經和一家櫥櫃廠有了合作,已經完成了從創新到創業的突破性進展!” 12月28日,瀋陽工業大學櫥櫃功能組件開發設計小組的核心人物王盛宇在採訪一開板就向記者報喜了。

  王盛宇告訴記者,5月份他們的創新故事在瀋陽日報《眾創空間》版面見報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在日報的這次“亮相”引起了相關專家的關注,“專家們給了我們很多建議,大大加快了項目的發展進程。”王盛宇稱,目前已有瀋陽的一家櫥櫃廠向他們拋出了橄欖枝,雙方正在對易用性和實用性等方面進行改進,“再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室檢測,很快就能進行下一步合作了。我們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完成了從創新到創業的突破。”

  瀋陽日報、瀋陽網記者樊華

  創新不要以創業為目的,還是要感興趣才去做,因為這一路走來會遇到太多的困難和障礙,如果沒有興趣,很難堅持下來。創新創業,單靠個人的力量無法完成,團隊的合作尤為重要,在組團選成員時,責任心強很重要,最好橫跨多個專業,這樣在做項目時,可以互補。

  創·寄語

  中新創客 演繹“機器換人”走向工業4.0

  2016中國第五屆創新創業大賽智慧製造行業組總決賽,中新創客一路披荊斬棘,在全國近三千家企業中脫穎而出,最終取得優勝獎的好成績。

  作為“網際網路+”智慧化工廠的踐行者,中新創客演繹了“機器換人”走向“工業4.0”的典型樣本。作為一家專注於世界電梯行業的專業化眾創空間,中新創客目前正與全球最大的電梯製造商美國奧的斯合作,協助他們搭建統一採購、配送、生産等系統平臺,實現“關燈工廠”,向工業4.0邁進。

  中新創客負責人高子越介紹,目前正在建設中的智慧電梯物聯網平臺,將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分析等技術與行業經驗充分融合,在電梯公共安全監管、預警、快速救援反應及過程管理等方面提供服務。瀋陽日報、瀋陽網記者封葑

  專業化眾創空間是未來發展的方向。高端裝備製造業,圍繞工業4.0的服務,將是瀋陽未來發展的突破口。這也是2016年,我們做項目中的一個深刻體會。現在我們的合作夥伴大部分都是世界500強企業,他們越來越做專、做精,這也是我們未來要關注的,圍繞幾個甚至一個點做精。

文章來源: 瀋陽日報
 
分享到: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