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2017年聚焦存量創新 實體經濟減負

發佈時間: 2016-12-28 11:44:40 | 來源: 中國投資諮詢網 | 責任編輯: 牛志鑫

    從存量中尋找新動能,這是近日閉幕的江蘇全省經濟工作會議對2017年江蘇經濟工作提出的新理念。

  在近幾年複雜多變的形勢下,“穩健”的基調一直在江蘇經濟工作中一以貫之,從上述會議釋放的資訊來看,2016年初既定的各項目標基本實現,“十三五”有了一個良好的開局。

  不過,供給結構不適應需求變化的矛盾依然突出、投資結構有待優化、企業經營環境總體偏緊、財政收支矛盾突出、居民增收難度加大等問題也擺在了即將到來的2017年。

  江蘇省委書記李強在會上強調,做好2017年的經濟工作主要從4個方面著手:一是牢牢把握中央“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二是切實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是以“兩聚一高”抓落實,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四是深入推進在行政審批、國有企業、財稅金融和社保、對外開放等領域的改革。

  從“存量”中尋找新動能

  有學者受訪時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自改革開放以來,江蘇一直扮演著經濟發展的“風向標”角色。

  這其中,保持全省的投資在一定的高位運作,是江蘇成為“風向標”的重要手段。

  今年1-11月,江蘇完成投資44540億元,總量位居全國第二。不過,李強認為,“同樣的投入,投得好不好,産出大不同”。

  上述會議強調,要著力培育創新型增長點,加快發展動力轉換。鋻於投資總量已經很大,關鍵要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上下功夫。

  2017年,江蘇投資的重點將聚焦在重點産業、重大基礎設施、生態環保、工業技改等領域,並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産業和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的投資,加快培育一批具有爆發力和引領力的創新型增長點。

  李強指出,培育創新型增長點,既要做大增量,也要優化存量,“存量優化是應有之義”。從大的方面看,就是要引導企業順應消費結構升級趨勢,堅持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服務化、品牌化方向,提高産品和服務品質,著力突破制約産業高端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

  現實而言,江蘇産業規模龐大,尤其是傳統産業優勢非常明顯,但産業層次總體上還不高,因此,推動“存量創新”是經濟發展的迫切需求,也更容易形成新的增長點,發揮出新的動能,衍生出新的業態。

  江蘇省社科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專家何雨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從存量中尋找增長新動能,是一個既符合實際又面向未來的正確決策部署,但關鍵在於“激活民營經濟的存量資本新動能”。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在法律上對各類産權平等保護原則,加強對各種所有制組織和自然人財産權的保護,穩定民營企業家的預期、提高近年來逐步下降的民營企業投資的積極性。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地方代表團分組會議上獲悉,紡織産業近幾年的轉型是闡述“存量創新”的最好案例。

  江陰市委書記陳金虎表示,轄區內的海瀾、陽光都是傳統的紡織龍頭,但在轉型中走了不同的道路,前者側重於“物流、新型終端産品的研發、銷售模式創新”,而後者始終堅持特種用途領域和“布料”的研發,強調無錫自古以來的“布碼頭”。

  張家港市委書記朱立凡表示,張家港傳統産業比重比較大,明年的發展中,如何做好存量創新,非常值得思考。張家港最大的企業沙鋼集團在“十三五”規劃中,一半的投資會用於非鋼産業。

  真正的新動能來源於真實的市場需求。何雨認為,諸多民營企業的率先探路轉型,顯示出當前生産過剩的核心癥結並不是生産規模問題上,而是在生産與消費的脫節上。因為,內需結構已從功能型、生存型轉向審美型、體驗型,作為市場微觀經濟活動主體的企業,在存量新動能培育上,必須順應消費市場屬性變化的大趨勢,讓生産更加緊密地貼近真實的消費需求場景變化,才能讓存量經濟煥發新動能。

  江蘇的“富民”實踐

  和許多其他省份一樣,對實體經濟的重視和強調也成為江蘇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的著重點。

  江蘇是工業大省,産業結構以工業製造業為主體,工業佔國民經濟份額比重始終穩定在40%以上。2016年以來,江蘇多次召開“降低實體經濟成本”會議,出臺了諸多措施。

  李強表示,江蘇發展是從實體經濟起步、以實體經濟見長的,任何時候,這個立身之本都不能丟。

  如何真正做到為實體經濟減負?

  南京大學教授劉志彪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降成本包括降要素成本和制度成本兩塊。通過制度改革,降低各類交易成本特別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如減少審批環節,降低各類仲介評估費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勞動力市場靈活性更為關鍵。

  因此,上述會議強調要從“行政審批、國有企業、財稅金融和社保、對外開放”等領域的深入改革做起,加快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等,強調堅決杜絕“明放暗不放”等現象。

  夯實實體經濟,終極目標在於富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富民”亦是江蘇新任省委書記李強到任後重點強調的理念之一。

  有學者分析,在過去幾十年江蘇和浙江走出的不同發展路徑中,江蘇的外向型模式創造了一批“富企”,浙江則更側重“富民”。從産業看,江蘇強調大規模、資本密集型,創業少,與浙江的老闆經濟不同,造成了江蘇居民平均收入與發展不同步,經濟總量中居民收入含量低。

  本次會議強調,增加百姓收入,最大的潛力在創業,要在全社會進一步營造有利於創業創新的良好氛圍,進一步降低創業門檻,完善創業支援政策,使更多人通過創業致富。

文章來源: 中國投資諮詢網
 
分享到: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