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嘉峪關市著力改善民生綜述

發佈時間: 2016-12-23 11:06:23 | 來源: 中國甘肅網 | 責任編輯: 牛志鑫

嘉峪關市是老工業基地,也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和新興的工業旅遊城市,來自全國各地的移民佔城市總人口比重大、年流動人口多,保障改善民生、加強社會建設任務繁重。

  “十二五”以來,嘉峪關市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每年將財政支出的70%以上用於民生領域,著力推動教育、醫療、文化、社保等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和諧幸福城市建設邁出了堅實步伐。

  突出教育優先發展,打造基礎教育高地

  嘉峪關市轄區內有酒鋼集團公司、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等大型企業,隨著企業辦社會職能移交地方,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十二五”以來,嘉峪關市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中心,累計投入10.9億元改善辦學條件。實施校舍安全改造工程,徹底消除了4.3萬平方米D級校舍危房,城市中小學校運動場100%實現了塑膠化;對所有鄉鎮中小學進行了改擴建,完成教師週轉宿舍及學生食堂建設,全面推行營養早餐,城鄉辦學條件根本改善。針對幼兒“入園難、入好園更難”的問題,全市實施學前教育推進工程,對所有公辦幼兒園進行原址改擴建,新建了一批城市幼兒園、鄉鎮中心幼兒園和村級幼兒園,結束了農村沒有公辦幼兒園的歷史,“十二五”末公辦幼兒園總數達到“十一五”末的2倍,較好地滿足了群眾對優質學前教育的需求。實施教育品牌打造工程,“兩基”工作通過國家驗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通過國家評估認定,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9.7%,全市2所普通高中均為省級示範性高中,高考平均錄取率高出全省15個百分點,有效提升了教育的影響力和帶動力。實施教育均等化工程,推行無戶籍限制的劃片招生,全面落實異地高考政策,保障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同等入學權利,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和殘障兒童,實現了所有適齡學生入學同城化待遇,有效保障和促進了教育公平公正。

  整合優化醫療資源,提升群眾健康水準

  “十二五”期間,嘉峪關市聚焦醫療基礎設施滯後、機構佈局不合理、醫師人員緊缺等問題,累計投入6.5億元實施了南市區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等項目,城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基層醫療服務體系更加健全。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簡化社會資本辦醫審批程式,鼓勵社會資本舉辦康復、護理等健康服務業,積極培育相關支撐産業,進一步提高了醫療系統的整體服務功能和效益。全面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形成了以市中醫院為龍頭,各綜合醫院中醫科、民營中醫專科醫院為主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鎮衛生院為補充的城鄉中醫藥服務體系。落實改善醫療服務各項舉措,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實施減免診療費、免費體檢等10余項惠民政策,開展農村婦女病普查、慢性病保健、傳染病防治等活動,實現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與日常醫療服務相結合。建立就診費用即時結報和城鄉居民健康檔案動態管理體系,新農合資訊系統實現市鎮村全覆蓋,職工醫保、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參保率分別達到98%、99.1%和98.8%,基本醫療保障面不斷擴大,為群眾提供了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豐富群眾文體生活

  嘉峪關市圍繞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目標,按照公益性、基本性、便利性的要求,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促進文化惠民項目與群眾文化需求有效對接,獲得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地區、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城市、全國全民健身示範城市等殊榮。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以統籌城鄉公共文化一體化發展為重點,著力打造城市“15分鐘文化圈”和農村“5里文化圈”,新建改建市圖書館、市少兒圖書館、24小時自助圖書館等公共文化設施並向社會免費開放。推進“一站一室一書屋”建設,每個社區都建設了文化體育廣場,所有行政村建成文化活動室和農家書屋,形成了覆蓋城鄉、功能完善、方便群眾的公共文體服務體系。加強基層文化隊伍建設,鼓勵各類群眾文體團隊發展,形成了雄關大舞臺、“十美雄關”等群眾性文化品牌。持續開展“三下鄉”活動,廣泛開展群眾體育競賽和全民健身活動,積極為企業文化、校園文化和軍隊文化發展創造條件,滿足了不同層次、不同群體的文化需求。

  拓寬就業創業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

  近年來,嘉峪關市每年都把就業列為惠民實事,按照“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原則,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十二五”期間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控制在2.7%以內。圍繞經濟轉型發展,培育壯大文化旅遊、商貿物流、餐飲娛樂等第三産業,加快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産業和城市轉移,有效拓寬了城鄉居民增收渠道。建立城鄉統一、平等競爭的勞動就業制度,多渠道開發公益性崗位,每年組織開展各類職業培訓,扶持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農村轉移勞動力等困難弱勢群體就業,確保了每個家庭至少有一人就業。充分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降低創新創業門檻,放寬市場準入標準,建立創業孵化基地和産業園,培育了一批“雙創”品牌,有效激發了各類群體的創業熱情。通過實施所有政策措施,促進了經濟發展與居民收入同步增長,2015年城鄉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0714元和15371元,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連續13年位居全省首位,實現了群眾就業有門、創業有路,生活有來源、致富有奔頭。

  關注困難弱勢群體,推進發展成果共用

  嘉峪關市始終把社會保障作為兜底線、保基本的重中之重,出臺特困群體救助辦法,城鄉低保、社會養老、社會救助補助標準分別是2010年的2.4倍、5.9倍和3倍。成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為全市1.77萬老人提供生活照料、餐飲、醫療護理等到府服務,在全省率先實現75歲以上老人享受高齡補貼、60歲以上老人免費乘坐公交車。實施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設施改造,完成社會福利院、兒童福利院、農村中心敬老院“三院”聯建項目,實現了城鄉孤寡老人的福利院集中供養;啟動了建市以來規模最大的棚戶區改造工程,已實施改造7697戶,佔總戶數的74%,首批住戶於今年6月喜遷新居,第二批回遷安置房抽號正式啟動,明年全部完成棚改任務,將徹底消除城市危舊平房。開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擴面覆蓋和工傷保險“同舟計劃”,符合政策條件的6000多名“五七工”“家屬工”全部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範圍,社會保險覆蓋範圍不斷擴大,實現了城鄉待遇同城化、政策一體化、服務均等化。

   加強創新社會治理,增強服務群眾能力

  嘉峪關市在理念思路、體制機制、方法手段等方面大膽創新,不斷提高社會治理現代化和科學化水準。著力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撤銷街道辦事處,將69個城市社區按照“一萬人左右、15分鐘服務圈”的標準整合為30個社區,全面推行農村社區化管理,配套建設了33個標準化社區服務中心,服務群眾的精細化水準明顯提升。成立社會治理服務、社會矛盾調解、城鄉一體化服務三大中心,搭建集資訊資源共用、應急聯動指揮、社會綜合服務為一體的數字化平臺,對群眾反映的矛盾糾紛統一受理、協同聯動、歸口辦理、集中化解,集中開展涉及城鄉居民的各項保障服務業務,形成了統一高效的綜合服務體系。率先實行城鄉戶籍“一元化”改革,先後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在保留農村居民原有各項惠農政策的同時,社會養老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實現了城鄉統一。深入開展平安和諧細胞創建工程,出臺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辦法,不斷完善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工作機制,被中央政法委評為全國9個社會治理創新典型培育城市之一,連續五年被省委評為全省綜治工作優秀地區。

文章來源: 中國甘肅網
 
分享到: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