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重慶區域創新能力綜合排名居中西部前列

發佈時間: 2016-12-22 14:29:30 | 來源:  華龍網 | 責任編輯: 牛志鑫

http://big5.china.com.cn/gate/big5/i4.cqnews.net/cqtoday/attachement/jpg/site82/20161222/7824af31e19d19c53f710d.jpg

  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小組日前發佈《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16》(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我市區域創新能力綜合排名全國第8位,位居中西部前列。

  創新能力處於全國中上游

  據了解,《報告》由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小組從1999年起,每年發佈一期,該《報告》已成為地方政府了解本地區創新能力的重要參考依據。

  《報告》將創新能力分解為創新的實力、效率與潛力。實力是指一個地區擁有的創新資源,如絕對的科技投入水準,科研人員規模、創新的産出水準、專利和新産品的數量等;效率是指一個地區單位投入産生的效益,如單位科技人員和研究開發經費投入産生的專利數量;潛力是指一個地區與去年相比的增長率水準。我市的創新實力、效率、潛力分別排名全國第17位、全國第7位、全國第2位。

  《報告》還將創新能力綜合指標分解為知識創造、知識獲取、企業創新、創新環境、創新績效5個一級指標。其中,知識獲取能力是指科技合作水準和技術轉移、吸引外商投資的能力,我市排名全國第5位;創新績效涉及宏觀經濟、産業結構和産業競爭力、就業、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方面,我市排名全國第6位;創新環境涉及創新基礎設施、市場環境、勞動者素質、金融環境、創業水準等,我市排名全國第10位,這一指標比上一年上升6位。 

“一般來説,創新能力較強的地區,其創新動力是多元的,且保持了相對穩定。”《報告》分析,整體而言,我市創新能力處於全國中上游水準,且創新能力較為穩定。

高端科教資源較短缺

“重慶之所以取得較快的進步,連續兩年位居中西部前列,得益於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市科委主任李殿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2015年的數據顯示,全市研發支出247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支出199.7億元,佔80.85%。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全市研發投入強度由2014年的1.42%提高到1.57%,實現了直轄以來的最大增幅。

“儘管我市創新效率較高、創新潛力較大,但也要看到,創新實力不夠、科教資源不足的問題依然突出。”他坦言,具體表現在高技術性企業和高成長性企業偏少,重點高校和大院大所偏少,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偏少,可以説是喜憂參半。

“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我們必須真正立足市情,進一步優化創新生態、聚集創新資源,進一步提升創新績效、釋放創新潛能,切實做到揚長補短,理性務實創新。”李殿勳表示。

強化技術、資本、創新生態,激發創新活力

李殿勳認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技術、資本、創新生態是“三大支撐”。三者齊備,才能贏得未來,缺一不可。

要解決“技術供給”問題,就要大力培育創新主體,包括科技企業、研發機構和創新人才,構築技術創新體系。

今年5月,我市推出大力度、大規模培育科技型企業尤其是高新技術企業的“二十條”創新舉措:在主機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的獎勵200萬元,對掛牌新三板的獎勵100萬元;首次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一次性給予20萬元的獎勵性後補助……半年時間,效應初顯。

近期,我市又啟動實施重慶市高成長性科技企業培育計劃,再推高含金量的“八條舉措”,同樣拿出了“真金白銀”。

與此同時,今年我市還啟動了中船重工西南研究院等首批5個新型高端研發機構建設,並分別配置1000萬元左右專項資金,在啟動建設、運營管理、研發績效方面予以“全鏈條”財政支援。啟動“三百”科技領軍人才培育計劃、五大功能區域雙創(創新創業)團隊建設專項,培育引進高層次科技人才和團隊。

“有了先進技術,還要解決資本來源問題。”李殿勳認為,科技型企業大多是以輕資産為主,融資困難,必須創新科技金融。為此,我市重點構建了股權投資、債權融資和眾籌募資3大創投體系。

以股權投資體系為例,今年以來,我市利用創業種子投資、天使投資、風險投資3支政府引導基金已經新參股組建創投基金39支,累計參股基金規模150多億元,以滿足科技型企業不同成長階段的資本需求。

近期,重慶OTC科技創新板即將開板,支援科技型企業在區域股權交易市場發行公司債券與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這將是我市建立以知識信用價值為核心、以“雙高”企業為重點的眾籌募資體系的一大探索。

“如果説先進技術是‘新娘’,創投資本是‘新郎’,那麼創新生態就是不可或缺的‘新房’。”李殿勳説。

那麼,如何搭建這個“新房”?“從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到産業培育,我們在各個環節統籌搭建創新平臺,以構建局域化的創新生態系統,解決創新所需的‘陽光、空氣、土壤與水分’。”他表示,在科技研發環節,著力打造資源共用平臺和協同創新平臺;在科技成果轉化環節,打造新型孵化平臺和技術轉移平臺;在産業培育環節,以打造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雙重’引領示範的創新特區的理念,加速佈局重點科技園區。

“在強化‘三大支撐’的同時,我們還通過深化科技體制綜合改革,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實現政府職能從研發管理向創新服務轉變,以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李殿勳表示。

 

文章來源:  華龍網
 
分享到: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