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面對衝擊音樂産業如何“擁抱”網際網路

發佈時間: 2016-12-06 14:17:31 | 來源: 新華社 | 責任編輯: 牛志鑫

成都12月5日網際網路對傳統唱片業造成嚴重衝擊,已是不爭的事實。然而面對不可逆轉的潮流,音樂從業者應如何作為?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四川省文化廳等單位4日在成都主辦的“音樂産業國際論壇”上,多名音樂人和相關機構負責人提供了幾種與網際網路“擁抱”融合的發展思路。

網際網路催生新的盈利模式

網易雲音樂副總裁丁博指出,網際網路時代,人們獲取音樂的途徑、創作音樂的方式都發生了變革,音樂産業的盈利模式也不能僅靠傳統的賣唱片,必須“與時俱進”。

2014年8月2日,汪峰鳥巢演唱會開創了國內演唱會網路直播的先河,合作方樂視也成為國內最早涉足演唱會線上直播的公司。

“大約30萬人看了這場收費的直播。”樂視音樂戰略高級總監張昭軼説,“直到那時候,我們才知道演唱會線上直播是有市場價值的。”

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佈的《2015中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稱,演唱會線上直播已全面常態化,漸成票房、贊助之外的盈利方式。樂視、騰訊、優土、愛奇藝等老牌視頻網站,陌陌等社交平臺,芒果TV等電視臺APP都在積極開拓演唱會直播領域業務。

與演唱會一樣,音樂節也正加速網際網路化。2015年,樂視音樂與摩登天空合作將上海草莓音樂節打造成國內首個付費直播音樂節,騰訊視頻獨家直播簡單生活音樂節,理想音樂節則通過彈幕、虛擬禮品等方式打造網際網路音樂嘉年華。

“網路演出直播在經濟收入、用戶人數、影響力等方面都呈現極高的增長趨勢。”中國演出行業協會會長朱克寧説,“在很多演出領域,網際網路已經從之前的‘試水區’成為‘必選項’。”

QQ音樂總法律顧問楊奇虎認為,網際網路和音樂並非不可調和的矛盾,在摧毀舊的唱片工業體系的同時,催生了新的商業模式,推動了産業升級。

“網路歌曲”不再是口水歌的代名詞

網際網路時代,和很多唱片公司式微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草根音樂人的崛起。在摩登天空首席執行官、草莓音樂節創始人沈黎暉看來,網際網路和選秀節目,是對傳統音樂産業衝擊最大的兩個因素。但有趣的是,這兩者都在為音樂産業輸送創作人才,網際網路則是近兩年更加草根的一種渠道。

一種模式仍然是網路直播,如酷狗音樂通過繁星直播平臺吸引獨立音樂人成為主播,線上傳播音樂演出。

酷狗音樂首席娛樂官季聲珊介紹,目前平臺註冊用戶已過3億,註冊主播約15萬,其中75%月收入6000元以上,30%月收入過萬元,人氣高者月收入可過百萬元。

“這讓許多愛唱歌和歌唱很棒的上班族跨界參與,晚上唱歌當副業,增加收入,也可以讓很多音樂人不需要到一線城市發展。”季聲珊説,“在‘雙創’背景下,我們相信這是平衡城鄉人才的一個好方式,也希望以此輸送一批比較優秀的音樂人才。”

QQ音樂則代表另一種模式:音樂人上傳自己的音樂到“QQ音樂原創音樂平臺”,供網友試聽、評判。

“這從渠道上給所有音樂人一個平等的機會,這跟傳統的唱片公司培養藝人相比成本低很多。”楊奇虎説。

丁博説,幾年前,大家還對網際網路音樂嗤之以鼻,認為“網路歌曲”就是口水歌的代名詞。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飛速發展,不少知名音樂人通過網際網路發歌,網際網路已經成為音樂産業的重要陣地。

線上線下融合或誕生更多創意

如果説,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公司為更廣泛的音樂人提供了展示平臺,那麼已經有人利用網際網路向上游延伸,搭建起音樂人才培養平臺。

歌手胡彥斌2014年創辦線上音樂教育平臺“牛班”,成為國內第一家“從線上到線下”的音樂教育機構,迄今已有200萬註冊用戶,在上海、北京、深圳還有了實體學校。

胡彥斌介紹,“牛班”是英文“New Band”(新樂隊)的音譯,用戶通過明星老師視頻教學,最終可以組建自己的樂隊,目前聲樂導師除自己外還有王錚亮、鬱可唯、譚維維、丁當,且擁有一支30人的教案研發團隊。

“以前是誰掌握渠道誰厲害,但網際網路的大眾屬性決定了,只有內容出色機會才更大。”他説。

事實上,在這場網際網路音樂浪潮中,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也在積極尋求網際網路的幫助。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秘書長潘燕説,協會已主辦兩屆音樂創意人才扶持項目,也希望有網際網路音樂平臺參與,充分利用線上、線下資源,通過徵集有文化內涵、風格鮮明、打動人心的原創作品,培養、扶持、推廣我國音樂創意人才。

“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使得線上和線下的融合愈加緊密,界限愈加模糊。”高清MV網站“音悅臺”創始人時穎説,“網際網路和音樂不是相加的概念,而是一個相乘的概念,深度融合後會誕生更多更好的創意。”

沈黎暉認為,在網際網路時代,網際網路公司和唱片公司的角色可以相互轉換,各自探索延伸産業鏈,“5年後,很多公司的界限會越來越不明確,我覺得這是趨勢”。(記者 白瀛、許茹)

文章來源: 新華社
 
分享到: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