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探索協調性均衡發展之路

發佈時間: 2016-12-02 11:04:22 | 來源:  經濟日報 | 責任編輯: 牛志鑫

協調與不協調,均衡與非均衡,是兩個既相互矛盾、相互對立又彼此緊密聯繫、辯證統一的哲學命題,亦是事關一個國家和地區社會經濟發展道路選擇的重大實踐問題,並由此形成了各不相同的發展理念與發展戰略,形成了區域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中均衡發展與非均衡發展的兩大理論流派。現有研究通常都將協調與均衡視為兩個獨立的對象加以論證,卻忽略了協調和均衡兩者之間的內在差異和聯繫。人民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協調性均衡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新戰略與江蘇探索》一書則把協調與均衡有機結合起來,提出“區域協調性均衡發展”。協調性側重於區域內外的關係和聯繫,均衡性則重在強調區域眾多要素的發展及分佈狀態,兩者既可以在水準與結構、體量與品質、內在與外在等不同視域下獨自展開,又可以在“融合共生”的耦合機制下達到辯證統一。我認為,這是對以往的區域協調發展理論和區域均衡發展理論的綜合與昇華。

從我國區域發展的實踐上看,各省市、地區的資源稟賦條件複雜多樣,社會經濟發展基礎和水準迥異。區域發展過程中始終面臨著均衡與非均衡、協調與不協調的矛盾關係,致使區域之間均衡、協調發展的戰略任務緊迫而又艱巨。區域協調性均衡發展正是新形勢下促進我國區域協調發展和均衡發展的一個重要方略。

長江經濟帶是我國最具綜合優勢與發展潛力的資源帶、産業帶、經濟帶之一,戰略地位極其重要。目前,長江經濟帶業已實現了調整中的趨衡發展,並正在邁向高水準、高效率、共生性的協調性均衡發展新階段。在經濟新常態下,江蘇作為沿江的産業經濟大省,亟需在生態優先、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進程中率先作出引領與示範。對此,該書以協調性均衡發展理論為指導,從黃金水道、交通網路、産業創新、區域合作等領域入手,對長江經濟帶尤其是江蘇的未來發展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前瞻性和針對性的對策方略,旨在助推長江沿岸地區和江蘇省成為踐行科學發展觀、促進區域協調性均衡發展的先行試驗區和示範帶,具有重要理論與現實意義。(作者係長江流域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徐長樂)

文章來源:  經濟日報
 
分享到: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