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香港多管齊下解決“住房難”

發佈時間: 2016-12-02 10:16:37 | 來源: 新華社 | 責任編輯: 牛志鑫

11月30日中午,在香港港島東區鲗魚涌地鐵站出口處,不少地産代理在熙攘的人群中分發房屋出售傳單,然而應者寥寥。香港推出樓市調控“加辣”措施至今已有三周,一、二手成交量持續低迷,第三季度以來的樓市亢奮現象不再。

以剛過去的週末兩天為例,全港新盤成交只有24宗。二手房方面,香港各大地産代理在十大屋苑(全港主要地區單位數量最多的私人屋苑,其交投量和成交價均具指標性)統計到的二手成交量,也只有個位數。

綜觀2016年樓市,用“波瀾起伏”來形容並不過分。數據顯示,香港住宅價格從2015年9月份連續下跌6個月至今年3月,總共下跌幅度達到11.4%,每月平均下跌1.9%。從第二季度開始,樓市轉而回升,至第三季度再次出現亢奮現象,3月至9月樓價累計反彈8.9%。

為防範樓市泡沫風險,香港特區政府再給樓市“加辣”——11月5日起,香港全面提高買賣住宅物業印花稅率,無論交易價格,稅率統一調高至交易額的15%。交易時無物業的港人,則可豁免新稅率。

“香港、倫敦、紐約或雪梨很多城市民眾都面對樓價飆升的問題,即使信奉自由經濟,但當樓價與本地市民的負擔能力完全脫節時,政府都應為照顧這些人士的利益而推出若干措施,重點或難題是如何拿捏準確、取得平衡,以最恰當的方法去應對警號。”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表示。

事實上,本屆特區政府一直致力於在控制高房價和自由經濟之間取得平衡,以增加土地供應和控制投資需求等多種措施控制房價。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在2016年施政報告中表示,特區政府有責任供應土地和公營房屋,滿足市民的住屋需要。“我們對解決房屋問題必須繼續堅持,不能半途而廢。”梁振英強調。

施政報告中還表示特區政府要繼續增加短、中、長期的土地供應。短中期方面,香港特區政府繼續改劃土地及增加密度,並全面檢討土地用途。長遠來説,特區政府持續推進新發展區和擴展新市鎮,增加住屋供應。

2016年已近尾聲,最新數據顯示香港私人住宅的供應量正穩步增加。未來三到四年潛在一手樓供應將有9.3萬個,比4年前高出4.3%。

在樓市調控方面,特區政府于2012年和2013年出臺“辣招”,分別從買賣環節入手,增加交易成本,並通過稅收限制非香港永久居民的入市,該政策至今依然嚴格執行。

而針對輿論各種“減辣”猜測,香港特區政府多位高級官員在各種場合下反覆強調,香港樓價與市民的負擔能力仍然脫節,會繼續通過增加土地供應,並繼續執行樓市“辣招”來穩定樓市。

中銀香港高級經濟研究員蔡永雄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增加土地供應是解決住房問題的根本,而樓市“辣招”則能迅速讓熾熱的樓市降溫。特區政府在處理住房問題上強調長短期目標結合,連續推出的“辣招”都十分及時且有針對性。

他還指出,特區政府推出的樓市調控政策優先保障首次置業市民的購房需求,可見特區政府切實解決市民“住房難”的決心。這些措施很大程度上扭轉了樓價和租金“只升不跌”的心理預期,對穩定樓市發展至關重要。

對於未來香港樓市走勢,蔡永雄表示,香港樓市調控“加辣”措施已初顯成效,成交量明顯下跌。預計未來半年,市場觀望氣氛將持續一段時間,整體房價將呈現穩定或輕微下跌態勢。

“影響香港樓價的升跌涉及多種因素,包括宏觀經濟環境、利率走勢、成交量等等,但可以肯定的是,特區政府解決住屋問題的勇氣和決心毋庸置疑。”蔡永雄強調。(記者 張晶 蘇曉)

文章來源: 新華社
 
分享到: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