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投資更便利 準入更開放 往來更便捷

發佈時間: 2016-11-24 11:41:19 | 來源: 新華社 | 責任編輯: 牛志鑫

投資更便利 準入更開放 往來更便捷

——福建自貿區對臺合作新觀察

圍繞深化兩岸經濟合作戰略定位,福建自貿試驗區發揮對臺優勢,不斷創新兩岸合作機制,在推動兩岸貨物、服務、資金、人員等各類要素自由流動方面先行先試,對臺合作新窗口的作用逐漸顯現。

投資更便利 老臺企迎來新機遇

福州市臺胞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鄭德汐在閩工作生活已26年。作為較早赴大陸投資的臺商,鄭德汐近兩年又迎來新的投資機遇。

“台灣是國際貨物空運轉海運的重要樞紐,閩臺之間的地緣優勢可大大降低台灣轉机國際貨物的時間成本和費用。”鄭德汐舉例説,國際貨物從台灣桃園機場轉運到福建自貿區,要比此前其他路線的轉運費用少兩三成,時間更是控制在24小時之內。

鄭德汐表示,過去受制于各種因素,台灣轉運大陸的國際貨物往往繞開福建走。在福建自貿區成立之後,通關便利化等相關政策措施的施行,使得閩臺地緣優勢開始顯現。食品貿易原是鄭德汐的主營業務,如今借助自貿區優勢,鄭德汐在福州自貿片區投資發展物流業,去年公司物流業務增長逾三成。

深化兩岸經濟合作是福建自貿區最大特色和主要使命,特別是在投資貿易便利化方面,形成對台資臺企獨特的吸引力。

據省商務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福建自貿區先後推出30多項對台貿易便利化措施,其中簡化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原産地證書提交手續等創新舉措,被海關總署複製推廣到其他自貿區;福建自貿區還率先採信台灣檢驗檢測機構出具的認證結果,對台灣食品實施快速驗放模式,對台灣水果“先驗放後報關、先上架後抽檢”,對台灣水産品免於提供台灣官方檢測證書。商務部研究院調研認為,這是目前最便利的台灣産品通關模式。

準入更開放 新臺企搶佔新市場

台灣長隆是首家進駐福建自貿區從事人力資源及職業教育的企業,從去年9月落戶以來,已為各類企業推薦60位就業人才(其中台灣人才40余人),為福建省內的相關院校37位教師提供專業職業技能教育培訓。

“台灣在職業教育方面有一定優勢,大陸對職業技能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長隆人力資源有限公司總監徐豪成説,公司很早就關注大陸職業教育培訓市場,自貿區相關政策放開後,他們馬上就來申請註冊。“未來希望我們能夠建立以福建自貿區為核心,輻射整個大陸的職業技能培訓網。”徐豪成説。

自去年4月設立以來,福建自貿區對臺開放領域不斷拓寬,吸引眾多新臺企搶佔先機。目前自貿區開放已拓展到醫療、教育、建築、設計、旅遊、人力資源、電子商務等領域,截至8月底,新增台資企業1182家,合同台資金額31.51億美元。

擁有台資背景的驢媽媽(福州)國際旅行社,自今年3月運營以來,已接待閩籍遊客赴臺旅遊4000余人。董事長簡新鋒説,在自貿區註冊即可享受到先行先試的政策,搶先進入台灣旅遊市場。

福建自貿區還大力發展對臺離岸金融業務,廈門片區以跨海峽人民幣清算為突破口,設計了“兩岸貨幣合作平臺”發展路線圖。自貿區還在全國首創設立兩岸徵信查詢系統。

往來更便捷 打造臺胞第二家園

作為對臺窗口,福建自貿區深層次對臺合作還需要更加便捷的往來新通道。為此,自貿區圍繞兩岸人員往來便利化推出一系列創新舉措。

福建自貿區率先實施台灣居民入境免簽注和試點簽發電子臺胞證政策;臺車入閩啟動實施並進入常態化,台灣入閩機動車只需1個工作日,即可辦好機動車臨時號牌、行駛證和臨時駕駛許可……

平潭101商城是福建自貿區首批落地的臺企之一,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金繼先表示,入境免簽注、臺車可入閩、臺胞可貸款購房……一年多來,臺胞在自貿區生活的便利化程度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臺車通過平潭澳前碼頭直接辦理入關手續,前後總共可停留6個月,省內暢行無阻,這對臺商來説,確實是很大的便利。”金繼先表示,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大陸,自貿區已成為第二個家。今年,他還加入平潭兩岸職工交流中心做志願者,為臺胞做好服務對接工作。

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平潭兩岸職工交流中心已接待前來考察的臺胞300余人次。

為吸引更多台灣青年過來創業就業,福建自貿區還在3個片區搭建好兩岸青創基地等就業創業平臺。福州片區台灣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投入運營僅3個月已爆滿,引進台資企業88家。在青創基地,台灣青年創業者可以個體工商戶或公司形式進駐,並將獲得開辦補助、住房補貼、租金補貼、貸款擔保補貼等支援。

“自貿區建設得相當漂亮,等三甲醫院和國際化學校再配套上來,這裡就更加國際化,更有吸引力。”臺商丁原傑對福建自貿區的未來充滿期待。

 
文章來源: 新華社
 
分享到: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