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山東青島平度市農污治理突破北方氣溫低、濃度高等技術難題,持續改進治理模式,創新結合資源化利用,在北方農污治理領域取得了可喜成績。
“山東平度2020年完成23個村農污治理,建成11個農村污水處理基站,截止目前,已有57個具有獨特園林風格的農污治理基站建成投入穩定運作,在山東區域居於領先地位”,贏得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與讚賞。
第一階段:農污治理基礎攻堅
農污治理,均需要應對土地資源緊張、投資性價比低、運作費用高、維護便利性差等問題。只要一個方面掉了鏈子,已建成的項目就有可能成為“曬太陽”工程。選擇穩定可靠的農污治理技術,是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中之重。
在準確把握攻堅難點後,經審慎選擇,平度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于2017年引進廣東昂為環保産業有限公司參與平度市農污治理建設。廣東昂為環保産業有限公司耕耘南方農污治理多年,已形成成熟的技術體系及完善的運維保障機制,所持有的“複合生物濾池+高負荷活性生物濾床”技術在南方具有明顯優勢,包括“不添加化學藥劑,不會造成二次污染;能耗低,智慧化程度高,操作簡單,無需專人值守;設備耐用性強,可連續使用20-30年;與環境友好,無異味低噪音”等,有效解決了農污治理的顯著性難題,獲得了廣泛認可。
然而,在應對始終困擾北方農污治理的低氣溫問題上,該技術運用一開始也受到了限制,出水水質全年穩定達標存在一定難度。雖然後續通過技術手段進行了改良,但並未徹底解決。
平度市西宋戈莊農污基站實景圖
第二階段:農污治理技術實現破“冰”
山東地屬中國北方,尤其是平度,冬天最低氣溫可至-18°,且冬季持續3-4個月,低氣溫、高濃度成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不可回避的大難題。廣東昂為環保産業有限公司在平度市主管部門的支援下,結合北方地域特點及居民生活習慣等實際情況,投入上千萬資金進行深度研發,在原有技術優勢的基礎上,研發出了適合北方農污治理的“複合生物濾池+多功能生態凈化床+聚能溫室”第二代處理工藝。
該工藝主要分為三個技術子系統:
初級處理子系統:主要包括水解酸化過程,多功能物理過濾、生物降解及攔截過程,複合生物濾池降解過程,接觸氧化池降解過程,反硝化過程。
高效生態濾床子系統:主要包括多級增氧過程,高效物理過濾、生物降解、化學吸附過程,水生植物、原生動物輔助處理過程,聚能溫室保溫、增溫過程,濾料除磷過程,去除重金屬離子和殺菌過程等。
淺池生物濾池子系統:主要包括增溫增氧過程,植物培育和輔助去污處理過程,微生物高效降解過程。
通過三個子系統的綜合作用,基站經調試完成後,可持續運作,在冬季低氣溫、高濃度環境下,依然能夠破除寒“冰”,穩定達標,且基站無需專人值守,維護便捷,在不更換主要材料的情況下可正常運作20-30年。
自2017年以來,平度市共建成69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採用或局部採用生態治理工藝建成57個污水處理站,涉及96個村莊,受益農戶約3萬戶,取得了良好治理成效,已悄然成為北方農污治理的排頭兵。
平度市農污運維人員採集水樣
第三階段:資源迴圈利用再創新
隨著中國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基站體量將趨於中大型污水處理站規模,基於市場化運作角度,利用農村生活污水的可迴圈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創造合理效益從而降低運維壓力,已成為農污治理一個新的發展點。
廣東昂為環保産業有限公司反覆試驗研發出的“複合生物濾池+多功能生態凈化床+聚能溫室”工藝,已前瞻性地為資源化利用提供了一個有效載體。生活污水在基站運作處理過程中剝離的碳氮磷等“污染物資”可作為高營養物質,為高附加值的花卉、農作物等提供養分,減少污水污染值的同時,還可降低設備運作負荷,提升基站處理效能。
平度市楊家頂子村農污基站實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