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屆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閉幕式暨頒獎儀式現場。記者劉嵩攝
華龍網4月15日18時50分訊(記者伊永軍)今(15)日,第33屆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重慶市第八中學校閉幕。本次大賽吸引了全市38個區縣的70余萬中小學生參加,共有包括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機器人創意、科幻繪畫、教師科教創新成果等在內的2000余個項目入圍市級競賽。
一種抽取式換袋的居家旅行多用馬桶。記者劉嵩攝
本屆大賽由重慶市科協、市教委、市科委、市環保局等單位共同主辦,全市38個區縣的70余萬中小學生參加。大賽分為青少年和科技輔導員兩個板塊,共有478項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項目(其中小學組218項,中學組260項)、106項機器人創意項目、312幅科幻繪畫、143項優秀實踐活動、687項青少年科技創意、332項教師科教創新成果和428項教師優秀科技教育方案入圍市級競賽。
3月5日-4月15日,通過網上申報、初評篩選、現場答辯等程式,最終評出青少年項目一、二、三等獎,教師項目一、二、三等獎。大賽組委會將推薦優秀作品參加今年8月由中國科協和教育部等九部委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雲購物車。記者劉嵩攝
記者看到,今年的入圍作品中,《重慶市部分城市小學生零食消費行為及健康零食研究》、《新型農村衛生廁所繫統模型》、《基於物聯網的垃圾清運智慧規劃系統》等項目都是參賽者平時注意觀察,從身邊事找到靈感,然後開動腦筋,付諸實踐後形成的科學創意。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充分展現了當代青少年的奇思妙想、科學探索和創新能力。
此外,為獎勵在科技創新實踐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的老師和同學們,重慶大學、西南大學、西南政法大學、重慶交通大學、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等24個單位分別設立大賽專項獎,對部分專項獎給予1000元至5000元的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