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科普講座在西南大學重慶江南中學校舉行。記者伊永軍攝
華龍網4月10日16時45分訊(記者伊永軍)今(10)日,《科學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科普講座在西南大學重慶江南中學校學術報告廳舉行。特邀到中國科學院理學博士、德國慕尼黑大學博士後、中國科技館原館長王渝生教授進行主講。在春暖花開之際,王教授也鼓勵到場學子張開雙臂,擁抱科學的春天。
今年已75歲高齡的王渝生是國內第一個科學史博士,現為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副會長,全國科普先進個人。
75歲高齡的王渝生現場與同學們進行互動,因其活潑開朗的性格,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科普老頑童”。記者伊永軍攝
在今天的講座上,面對到場聆聽的數百名學子,王渝生教授圍繞科技發展的歷史,講述了二十世紀的科學發現與技術發明,並結合自身實踐經驗,以幽默詼諧的語調,引經據典,深入淺出,闡述科學的本質及其對人們生活的深遠影響,將一幅科學畫卷展現在大家面前。由於他活潑開朗的性格,同學們都親切地稱呼他為“科普老頑童”。
王渝生現場還以提問的方式與學生們互動,縱向剖析了古代科技的輝煌和近代的落伍,20世紀科技革命迎來的資訊時代和經濟全球化,以及迎接21世紀知識經濟新時代。
王教授告訴同學們,現在正值春暖花開之際,我們的國家也正處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的中國科技發展歷程中,他鼓勵大家張開雙臂,擁抱科學的春天。
聽了王教授的精彩講座,同學們紛紛表示,更加深刻理解了科技是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的強大動力,並且也學到了很多生活中的科學小知識,很接地氣。
西南大學重慶江南中學校執行校長趙放鳴表示,此次講座旨在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通過科學技術普及活動,激發同學們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培育科學精神,以及探索科學奧秘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