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專題 > 高 亮 > 正文 more>>

高 亮

時間:2018-01-15 11:21:40 編輯:張林

高亮:貼近普羅大眾 深耕基層普法
——記成都市雙流區法律服務志願者協會會長高亮
 
  紮根基層普法、為法治社會盡一份力的責任與擔當,成為他始終堅守普法一線的源動力。

  第一次走上普法講堂初嘗勝績,他反覆思考,將案例、法條、法治理念融合在一起,創造了一個獨特的寓教于樂的普法模式——“高氏普法”。

  為使普法工作有的放矢,提高普法的實效性,高亮在普法的實踐中繼續探索,根據不同的普法對象將普法內容進行調整,推出了“普法功能表”。

  在基層普法工作中,他直接參與了大量基層矛盾糾紛的調處和“問題學生”的幫扶,有的還被甄選為成都市法治微電影拍攝的劇本。

  他自費創辦普法工作室,並利用自身在普法界的影響力,與一批志同道合的普法人共同組建了一支志願宣講團,活躍在全市法治講座一線。

  為借助體制和機制的力量,避免單兵作戰,讓普法工作面更廣,推進得更加深入,他發起成立全省個法律服務志願者協會,形成集法律文化研究、法治宣傳教育、人民調解、社區矯正、法律援助和法律諮詢等“六位一體”法律志願服務體系閉環。



全省監獄骨幹培訓
 
  13年來,正是抱著貼近基層、貼近群眾的堅定普法觀,他在基層普法不輟深耕,一路砥礪前行。

  13年來,其普法腳跡遍及成都市21個區(市)縣,累計舉辦普法講座900余堂次、惠及群眾超過40萬人,成為當地知名度極高的法治人物;先後榮獲1次“成都市司法行政系統十佳普法能手”、1次“成都市優秀普法員”、2次“成都市我最喜愛普法員”、2次“四川省十大法治人物”和“2011—2015全國法治宣傳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他叫高亮,成都市雙流區法律服務志願者協會會長、成都市司法局法治宣講團講師、雙流區法治宣講團特聘辦公室主任,一個在四川普法戰線響噹噹的標桿式法治人物。
 


高亮-新津法律七進活動啟動儀式
  高氏普法:首次登臺後的反思之果

  “法條解讀式的普法講座極為枯燥,而案例加法理在當時確實頗為新鮮。”
 
  針對基層法律工作者力量不夠問題,1999年,雙流縣在華陽成人教育學校聯合舉辦了一個法律中專班,一共招收了43名學生,高亮正是其中之一。

  從華陽成人教育學校畢業後,高亮被分配到華陽片區司法所。當時的司法所除民事調解外,普法也是基層司法所工作的工作重心。但當時的普法模式較為單一,一是開設講座,大多流於對法條的宣讀和闡述;另一個模式則是擺個攤,向群眾發放普法資料。

  在司法所呆了兩年多後,高亮贏得了一個自我展現的機會。那是2004年4月的一天,應興隆中學邀請,所長李志剛帶著司法警察賀昌林以及高亮一道,前往學校開設法制講座。當天,鎮領導給李志剛打電話,回鎮上處理一起民事調解,講座的事便交給高亮全權負責。
突然登臺內心的那種緊張,讓高亮至今仍記憶猶新,“硬著頭皮上場,心裏很緊張。”

  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高亮開始了自己的首次登臺。倉促間,高亮也來不及過多準備。最終,高亮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先從自己身邊熟悉的故事開始講起。每講述完一個故事,高亮再從法律角度對故事進行剖析。45分鐘的講座結束後,講台下的孩子們覺得意猶未盡,竟然用掌聲歡迎高亮重新返臺。高亮重新返回講臺,又講了20分鐘。



雲南治省辦領導調研雙桂三期工作站
 
  後來,高亮反思自己的第一次突然登臺。“法條解讀式的普法講座極為枯燥,而案例加法理在當時確實頗為新鮮。”

  首次講座的成功,除了鼓舞信心外,更重要的意義在於,他覺得自己找到了人生的定位和方向,同時也給他不小的啟發,他反覆思考,將案例、法條、法治理念融合在一起,創造了一個獨特的寓教于樂的普法模式——“高氏普法”。

  這種模式通過以案説法避免了説教式的枯燥,法條的引入使案例剖析更具有權威性,法治理念的灌輸則幫助老百姓樹立正確的法治觀念,受到普法群眾的普遍歡迎。

  到了2005年,高亮開設法制講座的區域,早已遠遠超越了華陽片區司法所對口聯繫的區域。目前整個天府新區不少學校,都能見到高亮忙碌的身影。



向省市領導彙報“法律進學校”工作
 
  功能表式普法

  按照“法律七進”的要求,他將普法功能表分為7大方面、32個部分、90余份課件,滿足不同普法群體的多樣化需求。
 
  2012年,在雙流縣司法局大力支援下,高亮成為一名專職普法志願者。普法,成為了高亮每天最主要的工作。

   高亮認為,“普法要能夠取得長久的成效,根本上講還是需要提升民眾素養。不過,這也意味著,普法工作將是一個長期、艱巨的浩大工程。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只能潛移默化、潤物無聲。最終的成效,甚至要十年、二十年才能得以顯現。”

  為使普法工作有的放矢,提高普法的實效性,高亮在普法的實踐中繼續探索,根據不同的普法對象將普法內容進行調整,即推出“普法功能表”。按照“法律七進”的要求,他將普法功能表分為7大方面、32個部分、90余份課件,滿足不同普法群體的多樣化需求。

  13年來,高亮在基層普法工作中還直接參與了大量基層矛盾糾紛的調處和“問題學生”的幫扶,有的還被甄選為成都市法治微電影拍攝的劇本。

  從最初的案例加法條法理到後來的法治途徑,等最終成為一名專職的普法志願者後,高亮發現,普法其實可以完全不拘于形式,生活當中,處處均可普法。

  高亮將自己的普法工作由中學進一步拓展到了小學,甚至幼兒園。

  高亮設計的一堂有關幼兒園的法治教育小微課,整個過程是這樣的。

  邀請交警民警來到活動現場後,民警不做講解,而是讓小朋友們進行角色扮演。利用紅綠燈、斑馬線等道具,先讓小朋友明白紅燈停、綠燈行,過街要走斑馬線等基本道理。

  另外,小朋友走丟了也是小微課中經常模擬的生活場景。高亮不斷告訴小朋友,大街上走丟後,最可靠的求助對象就是警察叔叔。等孩子到了警察身邊,警察則需詢問孩子三個問題。“孩子,你爸爸媽媽叫什麼名字?”“孩子,你是哪個幼兒園的學生,家住哪?”“孩子,你爸爸媽媽的手機號碼是多少?”


李仲彬副書記考察西航港小學四級課堂建設
 
  對於年齡稍大一點的孩子,隨著客觀現實的變化,高亮則將工作重心放到了網路詐騙和利用QQ、微信等即時通訊交友等內容上。

  將大量精力用於校內普法,除了普法就應該從娃娃抓起這一理念作用之外,高亮意識到這樣一個問題,目前雙流縣共有中小學生約十萬人,而每一個學生背後可能有牽涉到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6個成年人,“引導一名孩子,則可能隱形地影響到背後的6名大人。”

  因此,在組織一些類似于法治漫畫、法治徵文的活動時,高亮開始有意識地要求家長的參與。法治文藝演出活動中,高亮甚至會特意邀請家長前來客串。

  一些校外法治活動,更像是親子活動。

  讓高亮印象深刻的是,他曾經看過一篇講述德國幼兒園的文章。德國的小朋友在幼兒園的三年時間,主要不是識字算數,而是首先花大量時間學會如何報警,如何向警察求助。此外則是輪流著到消防隊、警察局等單位,了解一個個國家機構究竟是如何運作的。

  上述經驗也被高亮一一借鑒。

  包括城管局、公安局、法院、檢察院等單位,都一一成為了高亮的普法場所。讓家長帶著孩子參觀完城管局後,高亮還讓孩子們進行角色互換,當一天城管。一天下來,孩子不僅熟悉了城管條例,同時對城管的工作職責以及工作中可能面對挑戰和困難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讓高亮欣慰的是,體驗式普法現已得到雙流縣司法、教育部門的高度認可。

  2015年起,雙流縣司法局即在全縣所有中小學校中全面推行一項名為“六個一工程”的法治進校園活動。“六個一工程”包括了聽一場法治講座、辦一堂有關法治的主題班會、看一場法治電影、做一次法治公益活動、講一個法治故事和寫一篇法治徵文。這也是自“六五”普法以來,雙流縣聲勢最大、參與單位最多、普法人數最多、受眾面最廣、歷時最長的一次“法律進學校”活動。活動覆蓋了全縣所有中小學,對學生普法近36000余人次,對家長普法6000余人次,對教師普法1000余人次。

  治官嚴則法易行,官守法則普法易。長期普法中,高亮對這一點體會更為深刻。除了給普通老百姓普法外,高亮也抽出不少時間進入行政機關,為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領導幹部普法。
      


楊天宗秘書長來協會考察
 
  構建“1+6”法律服務體系閉環

  “以雙流區為‘試驗田’,不斷探索和實踐各種普法模式,對其精心打磨改良,力爭在自己的第二個十年普法路上再次實現普法教育科研能力質的飛躍
  
  從2012年起,專職普法兩年後,高亮認識到靠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普法工作的載體僅僅局限于法治講座也是遠遠不能滿足群眾需求的。

  2014年10月,高亮和家人商量後在雙流全額自費成立“高亮普法工作室”,利用自身在普法界的影響力,與一批志同道合的普法人共同組建了一支志願宣講團。隊伍中有法學博士、教育學教授、警察、律師、法官、檢察官、司法行政系統工作人員、大學生志願者,以及長期致力於法治文藝節目創編的文藝界朋友。團隊成員都是在各區市縣以及全市全省具有豐富一線宣講經驗的專業普法人,高亮利用自身工作時間靈活機動,與各區市縣法宣負責同志相互熟悉的優勢,調配團隊成員活躍在全市法治講座一線崗位上。

  2016年11月,高亮在普法工作室的基礎上,發起並成立成都市雙流區法律服務志願者協會,服務範圍含蓋了法治宣傳、法律援助、法律文化研究、人民調解等,全力探索基層公共法律服務志願者組織建設。

  志願者協會通過整合政府、法律諮詢機構、法學院、人民調解員等資源,重點開展法律文化研究、法治宣傳教育、人民調解、社區矯正、法律援助和法律諮詢等“六位一體”的專業化法律志願服務,形成法律志願服務體系閉環。

  協會成立一年來,注重隊伍建設,打造專業化法律服務志願者隊伍,發展會員1200余人,其中:在省內享有極高聲譽的法治人物及行業專家14人、市級著名法治宣傳講師15人。

  協會著力探索在信訪維穩、立案訴訟、政務服務一線設崗設點,貼近一線、靠前服務,著力打通法律志願服務“最後一米”,提升法律志願服務精準化、實效性。截至目前,協會通過貼近基層群眾、貼近法治一線、聚焦信訪維穩熱點,建立了12個法律服務志願者工作站。

  協會自成立以來,通過志願法律服務前置,發揮“聚眾之長、事前維權”作用,防患于未然,有效化解了矛盾糾紛。協會通過探索訴訪分離引導機制、將法律服務延伸到基層、靠前參與“訴非協同大超市”等途徑,有力地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截止今年十月,協會共受理群眾來信來訪案件2300余件;調處矛盾糾紛18件;開展大型普法宣傳12場,普法講座26場,承辦或參與法律文化研究活動6場,提供公共服務受眾人數4500余人次。

  高亮説,“將以雙流縣為‘試驗田’,不斷探索和實踐各種普法模式,對其精心打磨改良,力爭在自己的第二個十年普法路上再次實現普法教育科研能力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