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蜀韻 百部川揚 | ​《拾刻安岳》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8-11 16:32:46 編輯:鄧書琴 點擊:
安岳石刻起于1400年前的唐朝,後經五代、宋、明清乃至民國而延續至今。這些石刻造像不僅外形精美、各具特色,其背後也連結著當初造像者們的萬千心緒以及中華歷史的厚重悠遠,在宗教、民俗、歷史及美學等多角度均具有顯著價值。但在歷經千年時光後,該地區的石刻造像也大都存在明顯的侵蝕甚至損壞,保護程度與方法也各有差異。
本片以時間作為主要線索,按順序串聯起安岳周邊的五個造像景點,並選取各景點中的代表性造像進行深入展示與解讀:
第一處為臥佛院,主要選取臥佛像與藏經洞。此地的臥佛像體積龐大,全長23米,氣勢恢宏,細節豐富,同時也是全國唯一的左脅臥涅槃像,這同佛經中記載的右臥有所區別;而在其對面的山崖上,開鑿有大量的經文洞,其中刻字總數超40萬,字體剛勁,書法造詣高,可見當時當地的佛教文化氛圍之濃厚
第二處為千佛寨,當地佛像眾多,但同時損毀情況也相對更為明顯,本段即主要通過展示該地佛像的整體磨損、侵蝕與受破壞狀況,結合當地開展的文物修復工作,展開對於文物保護方式與態度的探討
第三處為圓覺洞,主要選取華嚴三聖像與大般若洞窟,該地區造像的最突出特徵為除佛像外,主尊旁還有孔子與老子的浮雕,反應出創作時期三教合流的歷史文化背景,具有顯著的歷史研究價值。
第四處為毗盧洞,主要選取水月觀音像(紫竹觀音)。該尊造像有著“東方維納斯”的美譽,所雕的菩薩身姿瀟灑溫柔,衣著配飾精細、上色保留較為完整,令人稱奇。在文化屬性上,此尊造像反應出創作時期佛教漢化與世俗化的演變趨勢,佛教造像中近似于“人”的特徵得到凸顯。
第五處為圓覺洞,主要選取凈瓶觀音。該造像全高6.2米,大氣宏偉,同時在衣著上同樣可見世俗化的特徵,如耳墜流蘇、纓絡裝飾等,其持凈瓶的手勢也與常見的托舉不同,而是用手指拎夾在瓶頸處,觀感更為“隨意”。在美學與文化價值外,該造像的另一特徵在於其中的力學設計。頭部的耳飾、凈瓶與身體的連接處、腳下的並蒂蓮花座等,均有其獨到之處,從中可見工匠的心血與巧思。
本紀錄片即意在通過此類實地拍攝+專家解讀的方式,展現出千年石刻的厚重之美,為觀眾解析其瑰麗背後的文化內涵與所凝結的心血、思緒或歷史原因,促進文化傳播與當地文旅發展,並嘗試引發觀眾對於究竟應如何看待文物、如何進行保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