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晚,獲第十三屆中國舞蹈“荷花獎”的大型原創芭蕾舞劇《旗幟》,在成都城市音樂廳開演;
11月19日晚,2023年全國優秀舞劇邀請展演在成都開幕,一大波優秀舞劇登臺亮相;
……
今年以來,經典好劇、好戲扎堆來蓉,各大藝人演唱會接續來川,還有各類音樂節、音樂會、展演密集上演。從圍觀到拼手速搶票,速度之下,是四川演藝市場活躍,實現“井噴式”增長的繁榮圖景。“跟著演出來四川”,成為四川演藝市場的生動注腳。
“數”看演藝
成都成為中國音樂演藝“第三城”,四川二三線城市發力逆襲
11月11日晚,成都金融城演藝中心,伍佰演唱會火熱開唱。“原計劃在成都只有11日這一場,因‘售票秒空’,又追加了12日的一場。”成都金融城演藝中心宣傳負責人唐沁介紹,這是他們今年舉辦的第13場大型演出活動,幾乎每場都是“售票秒空”。
感受到“演藝熱”的不僅有唐沁,作為音樂發燒友,市民劉蘋透露,今年演唱會門票幾乎全靠拼手速,而平均每週都有演唱會的頻率,“在過去也是不敢想像的。”
今年以來,四川演藝市場火爆,張學友、薛之謙、毛不易、小野麗莎等國內外知名藝人接續到川開唱。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四川共審批引進營業性演出2萬餘場次,其中大型演出活動超過1500場次,較2019年同期增長9倍,觀演者超200余萬人次,演出場次、觀眾和票房穩居全國第一方陣。此外,今年還有超過10場大型營業性演出將在四川上演。目前,成都各大演出場館檔期已排到2024年5月。
不止演唱會,各類交響音樂會、話劇、舞劇、音樂劇,以及群眾喜聞樂見的音樂節、脫口秀、相聲等形式豐富的演出,更是輪番上演。以今年中秋國慶假期的舞蹈詩劇《只此青綠》的舞繪《千里江山圖》為例,其在成都6天連續演出8場,票房收入達650余萬元,觀眾達1.2萬人次,拉動消費900余萬元。
根據大麥、貓眼平臺統計數據,成都年均舉辦各類市場化音樂節會超2000場次、演出票房近10億元,是繼北京、上海後,中國音樂演藝“第三城”,拉動綜合消費超40億元。
火熱的不僅是成都,演藝市場下沉,也成為四川演藝市場的一大亮點。上半年,四川二線及以下城市舉辦的音樂節,佔比高達57.9%。其中,2023遂寧河東·S2N水上音樂節舉辦期間,羅大佑、葉世榮、朴樹等實力歌手來到現場,觀眾達4.3萬人次,拉動消費3000余萬元。
相關部門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四川演出市場收入、場次已邁入全國前五,全網熱搜居全國第二位,大型演出場均觀眾50%以上來自外地。
品質並升
傳統和新潮上演“對對碰”,國際性演出添柴加火
10月,民國懸疑音樂劇《蝶變》在成都少城·一台好戲方寸劇場上演。匯集“諜戰”“老上海”“雙女主”等熱門元素,讓老題材生出新魅力,在成都連演數場反響熱烈。10月26日晚,俄羅斯知名丑角大師斯拉法·波魯林作品《斯拉法的下雪秀》在成都城市音樂廳拉開帷幕。演出最後,一張張信箋化成雪花紛飛,全場觀眾仿佛置身“雪堆”中,氛圍感拉滿。
11月4日,開心麻花首部戲劇音樂live秀《燃燒》在蓉上演。依託藝術性的建築特色,其突破舞臺的第四堵墻,營造劇情立體的氛圍感,讓不少觀眾直呼“顛覆”“過癮”。
這些沉浸式的新潮演出,不但打破演員與觀眾之間的距離感,也成為文旅商結合的線下消費新場景。
火熱的不止先鋒新潮。往年偏冷門的傳統題材,因品質的提升,也逐漸“出圈”。10月2日,舞蹈詩劇《只此青綠》的舞繪《千里江山圖》在成都城市音樂廳拉開帷幕,開啟其三巡成都站6天8場的“展卷”之旅。
10月26日晚,四川大劇院上演了郭沫若劇作改編的舞劇《屈原》。舞劇通過新穎的視角和多樣的藝術表現形式,再現了屈原的風骨氣節。觀眾陳悅説:“舞劇中秦漢時期的舞蹈風格,激烈與柔美共存,觀賞性極強。”
從傳統問道,以現代藝術手法回溯經典,講好四川故事,成為今年四川演藝市場新特色。《蘇東坡》《屈原》《三星堆》《夢回東坡》《草鞋縣令》……這些透著濃郁“蜀”味的精品劇目,不僅用當代藝術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還吸粉年輕群體,引發觀演熱潮,實現口碑、票房雙贏。
一批國際范的演藝作品也為四川演藝市場增彩添色。11月3日晚,歷時5個多月的首屆國際舞蹈演出季在成都閉幕。白俄羅斯、俄羅斯、西班牙等國家及國內知名舞團上百位頂尖舞者,為成都觀眾帶來21場精彩演出,近3萬人次走進劇院共用舞蹈藝術盛宴。11月14日晚,丹尼斯·馬祖耶夫鋼琴獨奏音樂會在成都上演,這是其首次來蓉。
緊隨其後,還有一波國際好劇即將啟幕。12月22日到26日,廣受歡迎的百老彙英文原版音樂劇《音樂之聲》,將時隔15年再現蓉城。俄羅斯音樂劇《安娜·卡列尼娜》將於2024年1月26日至27日在成都上演。《安娜·卡列尼娜》成都站的演出也是西南地區的唯一一站。
這些國際性的演出,將為活躍的四川演藝市場添柴加火。(四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