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電使用很方便,只要打開‘船E行’APP掃碼就接通了,靠港後船舶就既沒有黑煙也沒有噪音,真是經濟又環保!”12月6日,在瀘縣神仙橋碼頭泊位旁,船員緩緩放下線纜,“石寶1007”號貨船一靠岸就主動接通了岸電,轟鳴的柴油發電機聲慢慢消失。
“今年入境船舶共使用岸電2650.5千瓦時,接通岸電245艘次,預計12月還有10多艘。”瀘縣神仙橋碼頭負責人介紹道。
今年以來,瀘州港口岸電使用量持續攀高。截至11月30日,瀘州港口岸電用電量205131千瓦時,相比2022年全年的164509千瓦時增長24.6%,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85.1噸,船舶靠港使用岸電共2665艘次。
船舶靠港使用岸電是指船舶靠港或者錨泊期間,停止使用船舶柴油發電機,改用陸地電源向船載電力系統供電,從而達到“零油耗、零排放、零噪音”,有效減少船舶污染物排放,保護長江生態環境。瀘州港現有岸電設施32套,其中低壓岸電設施覆蓋率100%,可滿足5000噸級以上大型船舶使用需求,全市除危險化學品碼頭外的14家經營性碼頭全部具備岸電供應能力,為靠港船舶接用岸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近日,成群結隊的紅嘴鷗又來到了瀘州東門口,站在城墻邊,抬頭看紅嘴鷗在江面上翩翩起舞,俯瞰江水清澈動人,不時有魚兒躍出水面。這樣“鳶飛魚躍”的盛景便是瀘州堅持生態文明建設,守護一江清水出川的最好證明。
除港口岸電外,瀘州還堅持以“綠水綠航綠色發展五年行動”為載體,2023年全面完成10艘船舶受電設施改造,指導旦溝碼頭、泰安玉龍碼頭等一批小散碼頭完成擴能技改。同時,瀘州加大港口碼頭、船舶垃圾污染物轉運處置力度,常態化運作“瀘碧水1號”船舶污染物接收船。今年以來,全市港口碼頭累計接收船舶垃圾58.74噸,生活污水7909.4立方,含油污水53.39立方,轉運處置佔接收量比率為99%以上。
“以電賦能,以綠色鑄造港航高品質發展底色,是推動生態與港航經濟共生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瀘州市航務管理局水運建設科負責人張川介紹道。近年來,瀘州市多措並舉推動船舶受電設施安裝率大幅提高,港口和船舶岸電設施匹配度顯著提升,岸電使用成本進一步降低,岸電服務更加優質,基本實現長江瀘州段靠港使用岸電常態化,為譜寫長江航運綠色發展新篇章貢獻瀘州力量。
夕陽逐漸落幕,在冬日的橘色晚霞中,滿載貨物的“民融09”號散貨船也慢慢靠岸,隨即接通了岸電。(彭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