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溪:建設高標準農田 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12-07 10:52:59 編輯:劉軍 點擊:
近年來,納溪區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鞏固和提升糧食綜合生産能力的重要舉措,帶動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築牢鄉村振興根基。納溪區將高標準農田建設納入區級重點民生實事,推動項目建設工作走深走實,穩定農業基本盤,為鄉村振興夯實“耕”基。
“小田”變“大田” “農田”變“良田”
今年春,在納溪區鄉村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春耕生産的忙碌身影。在豐樂鎮皂角村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施工現場,挖掘機、運土車、軋路機、開槽機等機械設備加緊作業,項目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豐樂鎮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陳雨 攝)
豐樂鎮把高標準農田建設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打造宜機宜耕、能排能灌、高産穩産的高標準農田,為糧食高産、穩産、均衡增産奠定基礎,建成當地村民的“致富田”。
“我這塊田有2畝,以前用牛耕田需要一天時間,高標準農田建好之後,農機直接開進田裏,3個多小時就耕完了。”皂角村1組的村民何洪森看著改造後的高標準農田笑容滿面地説。
據了解,納溪區高標準農田建設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品質管理,著力於解決山區耕地零碎分散問題,做活“田文章”;著力盤活撂荒地,做實“地文章”。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與村集體經濟發展相結合,轉變經營方式,促進産業融合;與建設和美鄉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相結合,將共同締造的理念運用到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中來,探索建管形式,提升治理效能。
此外,納溪區還對1500畝的田土進行了“五良融合宜機化改造”,對耕地進行“小變大、短變長、陡變緩、彎變直”,真正便利大中型農業機械在項目區大展拳腳,實現糧油生産節本增效。
智慧科技來協助 鋪就振興新“稻”路
借助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東風,納溪區著力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提升農業綜合生産能力,依託高標準農田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産業,曾經的“巴掌田”變成穩産高産的“希望田”,高標準農田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聚寶盆”。
合面鎮鳳坪村高標準農田(廖勝春 攝)
夏秋時節,納溪區合面鎮成片的高標準農田裏,籽粒飽滿的麥穗隨風搖曳,收割機在田間轟鳴,農民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而這些豐收景象都是因為有了高科技的加持。
作為高標準農田的“標配”,智慧農機裝備已經挑起“大梁”,成為農事活動的“主角”。田埂上,技術人員將有機肥放入無人機的機殼裏,並按下遙控鍵盤,無人機隨即升空作業,沿著嫩綠的稻田均勻噴灑,僅用幾分鐘就完成了一畝地的撒播任務,高效的播種方式贏得農戶們的好評。
“動動手指頭就可以實時監測水稻生長情況。科技發達了,莊稼地越來越‘聰明’,我們‘偷會兒懶’也能迎來豐收。”站在自家稻田邊,種糧大戶梁仲明心裏的賬本算得明明白白。
據悉,納溪區今年水稻種植面積29萬畝,再生稻18萬畝,全區水稻産量達15.6萬噸,切實提高農業品質、效益、整體素質和全要素生産率,有效增加了農民收入。
探索農業新模式 增進民生福祉
裝滿“米袋子”,鼓起“錢袋子”。納溪區結合地域特色,以“水稻+”模式,新建擴建、升級改造一批集“現代糧食生産、水産養殖、鄉村旅遊”于一體的稻漁共育、稻蝦共育現代農業園區、水稻高産攻關示範片,輻射帶動種植戶增産增收。
村民在稻田裏捉稻花魚(廖勝春 攝)
“納溪區稻漁現代農業園區規劃面積1.3萬畝,涉及鳳坪、雙鳳、新設等7個行政村,以種植優質水稻、養殖稻田魚為主,結合綠色高質高效行動項目,在全力保障種養技術的同時,給予項目區種植戶稻田改造、優質稻種、魚苗、肥料等補助,確保實現稻魚雙豐收。”納溪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孔強説道。
充分利用土地,實現穩産高産,改變過去“靠天種田”的觀念,納溪區大面積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助推全區鄉村振興。目前,納溪區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24.42萬畝,總投資9450萬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100%。
奮楫揚帆再起航,昂首闊步新征程。下一步,納溪區將搶抓機遇,踔厲奮進,加大各類要素保障和投入力度,不斷提高高標準農田建設標準和品質,持續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為守牢國家糧食安全底線、發展現代農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蓄勢賦能,為推進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作出新貢獻。(陳雨 蔡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