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河區共安彝族鄉:“小”菌種 “大”力量 托起鄉村振興新希望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10-12 15:59:08 編輯:王衛東 點擊:
“菌種撒的時候,要捏碎了均勻地撒在拋松的土上,邊沿要用較大的菌塊整齊地間隔一釐米按在旁邊,來,我來給你們展示。”沙灣區牛石鎮喻壩村黨支部書記夏俊華邊操作邊説,“這個菌種呀,在你們這裡種植很合適,在你們的現有的核桃樹下種植,實現輪種增産增收!”
為有效鞏固文店村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帶動村民增收致富。駐村工作隊經過長期深入調研,堅持産業發展“穩脫貧、促振興、凝人心”的工作思路,先後5次帶領文店村組幹部赴沙灣牛石鎮喻壩村進行赤松茸種植技術學習,帶領村幹部因地制宜發展赤松茸種植,引領幫助文店村繪就産業發展新篇章。
赤松茸,又名皺環蓋菇、酒紅球蓋菇,俗稱益腎菇、粗腿蘑。近年來人工培育成功,開始推廣應用,其營養豐富,香味濃郁,唇齒留香,富含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及維生素,具有效預防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恢復精力等多重功效。
文店村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加之核桃種植採摘的特殊時間段,十分適合赤松茸的種植,其種植原料需要用到玉米秸稈等,這對引導村民對作物秸稈的綜合利用、變廢為寶,以及盤活核桃林下閒置土地資源具有重要意義。
沙灣喻壩村技術人員在現場指導文店村村組幹部進行赤松茸種植,他們有的挖地,有的和村民一起發酵菌種,有的在交流種植技術,試種現場如火如荼。
“種植一畝地的赤松茸,就種在核桃樹之下,一年能夠出1000-2000公斤赤松茸,按照現在市場價來算,每畝可以增加毛利潤20000余元,要是鋪開種植,這收益不可小覷!”沙灣幫扶幹部陳曉龍説道。
據了解,文店村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和“産供銷”一體化經營方式,已將核桃發展壯大,畝産300多斤,年産量達30萬斤,實現年收入300多萬元,帶動全區40多人務工。如今,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幹部不斷發掘新的種植産業,實驗核桃林下赤松茸種植,推進“核茸共生”種植模式,形成“四季皆收、綠色發展”新路徑,打開村民增收,集體增産,鄉村振興新畫卷。(金口河區共安彝族鄉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