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治理核心是人,重心在城鄉,關鍵是體制機制創新。要加強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突出改革創新,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繫群眾的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推進區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要明確職能定位,建立權責清單和職責準入制度,推動鎮(街道)把工作重心轉移到基層黨組織建設上來,轉移到公共管理、公共服務、公共安全上來,轉移到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良好環境上來。”9月30日,樂山市沙灣區政協召開城鄉基層社會治理視察監督座談會,區政協副主席彭健康出席會議並講話,與會市區政協委員、民主黨派和工商聯負責人積極踴躍建言。
“城鄉基層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城鄉基層社會治理,有助於拉近黨群幹群關係,把人民群眾和黨、國家緊密團結在一起。”區政協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區政協高度重視城鄉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先後就加強城鄉基層社會治理開展了5次專題協商和視察調研,促進該區構建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但基層社會治理是一個系統工程,點線面廣,非久久為功不能實現預期。為此,區政協將開展城鄉基層社會治理視察監督列入今年協商與監督工作計劃。自9月初以來,區政協組織市區政協委員、民主黨派和工商聯負責人,深入9個鎮(街道)的重點村和社區,就城鄉基層社會治理深入開展調研,赴先進地區考察學習,並向大學院校及省、市有關部門的專家、教授請教。
“基層治理‘碎片化’問題突出,‘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上面千把錘,下面一顆釘’,由於基層受人財物等影響,導致一些工作的落實與上級要求有一定差距。”“在市場化改革和城鎮化浪潮作用下,城鄉社會結構發生深刻變化,異質性不斷增強,群眾利益訴求日益多樣,給城鄉基層社會治理帶來新的挑戰。”“基層治理體系不健全,群眾直接參與管理基層事務的空間不夠大、渠道不夠暢,導致一些群眾的呼聲得不到及時傾聽,正當利益得不到及時維護……”參加了實地調研和考察學習的袁四維、楊銘、王靈等區政協委員,對當前城鄉基層社會治理中存在問題的見解可謂一針見血。
在視察監督座談會上,市、區政協委員堅持問題、目標和結果導向,就加強城鄉基層社會治理同區級相關部門、鎮(街道)、鄉村振興重點村及社區等有關方面進行協商。委員們建議:要增強村(社區)組織力,以村(社區)黨組織為領導、村(居)民自治組織和村(居)務監督組織為基礎、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合作組織為紐帶、其他經濟社會組織為補充,構建現代化村(社區)組織體系。要增強農村(社區)保障力,建立農村(社區)公共服務多元供給機制,完善綜合服務配套設施和功能,鼓勵有條件的村規範農村社區物業管理。要增強集體經濟發展力,落實黨的領導進集體經濟組織、農村合作組織等制度,理順村委會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經濟組織的關係,探索實行村集體經濟組織與村委會賬務分設、事務分離等機構;鞏固農村“三資”清理成果,深化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推進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要深入推進區域共建,成立基層黨建協調委員會,逐級落實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明確成員單位職責,推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資源下底;開展部門結對幫扶薄弱村和村企共建等活動,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要創新社會共治,建立社會組織孵化培育機制,鼓勵鎮(街道)成立志願服務聯合會等社會組織或服務指導中心,培育扶持基層所需的公益性、服務性、互助性社會組織參與社區自治和幫扶特殊困難群眾。要依託鎮(街道)、市場監管部門、協會商會或産權單位等,面向新興領域黨組織黨員和從業人員開展就業創業、文化體育、志願服務等活動,推進樓宇、商圈、園區、市場和網際網路等新興領域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搭建好城鄉自治共治平臺,促進區域和諧穩定發展。(葉啟雲 周禹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