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亞洲教育論壇舉行!成都8位校長髮出教育最強聲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11-21 17:02:41 編輯:徐揚 點擊:
11月19日—20日,2022亞洲教育論壇在成都舉行。10多位成都知名中小學校長,用主題演講和圓桌對話的方式,回應了當下正在進行的“雙減”、“雙新”改革,金句不斷,不乏真知灼見。
觀點一:更關心學生15年、20年後的優秀
陳星海(成都市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新川外國語學校創始人)
一所好學校,首先是能夠讓孩子通過系統專業的學習,升入更好的學校;一所好學校,也一定是教會孩子做好未來準備的學校。面對不可預知的未來,比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善於提出問題,大膽的質疑,具備理性的批判思維能力;所謂的教育,就是忘記了在校所學的全部內容後,所剩下的獨立思考能力。新川外國語學校一直在踐行:如何解決孩子當下的優秀和他們15年、20年之後的人生。
觀點二:大數據服務於每個學生
田間(石室中學校長)
新高考改革,主要是解決為什麼考,考什麼,怎麼考?學校圍繞以考促改,以改促教,以學定教的模式,構建了實施方案,關鍵就是課程建設和課堂改革。使用人工智慧、大數據服務學生,做到精準反饋、精準教研、精準教學,因才施教、一生一策。對每一個教師,每一個學生、每一個班級畫像,共性問題全班講,個性問題單獨講,實現課堂的高效。
觀點三:教育本質是激發潛能和善意
潘君(市教科院附中校長)
有人説教育本質是喚醒,我認為是激發人的潛能和善意。
我們和四川大學合作,開展川內首個文科類強基課程研究,把常規教學和強基課程巧妙結合,把優生的強基課程和其他課程進行分層推進,做到個性化教學,最大化激發每個孩子的潛能和善意。
觀點四:把孩子教育成人,而不是機器
龔鴻(新川外國語學校常務副校長、小學部校長)
龔鴻表示,在“雙新”的背景下來談“雙減”,就是要轉變教師的觀念,把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放在首位,對孩子的明天負責,我們的教,不是教師一味的講,不是刷題,是為孩子的未來而教,要把孩子教成既有生存能力,還有音樂和色彩的會生活的人,孩子不是機器。
怎麼樣提高課堂品質?老師們在認真解讀新課標新教材的基礎上,做到精備、精講、精練、精準反饋,力求給每一個孩子制定一個適合他(她)自己的成長方案。
教師要學會蹲下來跟孩子平等對話,在了解不同年齡段孩子需求的情況下,有針對性的備課、授課、練習,才可能激發每個孩子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有些孩子比較偏科,天生對語言文字就強一些,有些孩子天生就喜歡數學,怎樣讓強的更強,弱的不要太弱?那就需要大課堂觀。通過任務驅動來讓孩子自己去獲得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去獲得更多的學科思維及能力。
觀點五:讓學生自己參與、體驗、獲得
陳旭(新川外國語學校初中部校長)
民辦學校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但是應該相信家長對優質教育的需求不會變,學校應該努力成為優質資源。目前“雙減”表面看是減掉學業負擔,減掉課外培訓機構,真正問題的關鍵是課堂如何提高效率。我們的課堂真正的高效是什麼?讓知識在學生腦海裏印象深刻,要想印象深刻,讓學生自己去參與、體驗,自己去獲得,讓成長真實發生,才是根本之道。
觀點六:課堂請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
吳明平(成都七中育才學校總校長)
今天的學校,學生更多的是在幹什麼呢?被迫聽講,課堂作業滿堂講、滿堂問的現象比較普遍,而中小學教師更有責任把課堂真正的變成學堂,讓課堂充滿挑戰、充滿智慧、充滿活力。
其實課改無比簡單,卻又無比艱難。那些本該屬於課堂作業的時間,被無限期的擠佔,久而久之就習慣留著課後做,甚至是回家做,挑燈夜戰。我們特別期待能讓學生在課堂上至少有完整的10分鐘、15分鐘甚至更多的時間,安安靜靜的完成課堂作業,課後負擔自然就減輕,“雙減”也不再是一句口號。
觀點七:要看見每個孩子的不同
鐘靈滋(成外美年校區校長)
沒有一種統一的教育方式能夠在每一個孩子身上起作用,課堂要去向那裏?我們用“看見文化”構建課堂生態。看見每一個孩子的不同,每一個孩子的性格不同,習慣不同,能力不同,要讓每一個小小的我,都能夠覺得有生長的力量,有向上的信心。老師要靜靜的傾聽,要尊重、陪伴和喚醒,要允許每一個孩子有螺旋上升的過程,甚至有反覆試錯的過程,孩子們在課堂上、在校園裏就會有一種安全感。
觀點八:新高考更要考態度和價值觀
毛道生(成都七中副校長、冠城實驗學校校長)
“新高考”不僅僅是考知識與能力,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也能夠通過試捲進行考察。老師不僅要教知識,更要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對於學生而言,核心素養不僅可以在課堂上學,也可以在課後學,可以在家裏學,在社會上學,所以要跳出教材教法教輔的局限,以社會為課堂,以生活為課堂,以自然為課堂。(雍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