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瀾故里:文旅興業旅遊富民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4-01 13:56:36 編輯:楊仁昌 點擊:

張瀾故里:文旅興業旅遊富民
張瀾故里景區梅花盛放(資料圖)。李同周 攝

張瀾故里:文旅興業旅遊富民
遠眺張瀾故里景區。 余中華 攝

張瀾故里:文旅興業旅遊富民
張瀾故居。余中華 攝

位於西充縣蓮池鎮的張瀾故里景區,擁有厚重的人文歷史、良好的自然生態、濃郁的鄉村風情、秀麗的田園風光。近年來,西充縣把張瀾故居保護開發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不斷推動張瀾故里景區提檔升級,並立足當地人文生態優勢,將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走出了一條文旅興業、旅遊富民的特色發展之路。

擦亮名片 提檔升級張瀾故里景區

3月29日,在張瀾故里景區,一片梅林呈現眼前。“每年1至3月是故居梅花盛放的時候,粉、紅、白三色梅花漫山遍野,暗香幽來。喜歡梅花的遊客可以在這裡一飽眼福!”張瀾故居管理所所長李曉松介紹,園區內種植了杏梅、墨梅、殘雪、骨裏紅、榆葉梅等30余種梅樹10000余株,主要集中在梅園和沿線的景觀旅遊大道。

李曉松介紹,在張瀾故居冬可以賞臘梅,春有梅花、玉蘭花,四月始賞玫瑰,七八月份正是賞紫薇、睡蓮、荷花的好時節。除賞花外,表方廣場、中國民主同盟林、青蓮池、張瀾故居等也是遊客來此必看的景點。

沿著遊步道蜿蜒前行,穿過鬱鬱蔥蔥的梅林,便來到了張瀾先生的故居。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川東北民居,依山而建。青山與綠水相依,荷塘與梅林相望,青松、竹林與表方廣場、中國民主同盟歷史陳列館、竹林書院等建築相映成景,幽靜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人文景觀有機融合。

“張瀾故里景區不僅景色美,路也寬了,停車方便,農家餐飲很有特色,我們都願意來這邊遊玩。”市民李先生説,遊客來到景區,既可以感悟張瀾先生的崇高品格,還可賞鮮花、品美食,體驗鄉村田園生活。

市民李先生所述的變化,來源於西充縣對張瀾故里景區的提檔升級。該縣文廣旅局局長程芳説,為擦亮張瀾故里景區這張旅遊名片,近年來該縣按照5A級景區標準,以“文旅建業、鄉土築境、文化鑄魂”為規劃理念,投資約8000萬元,實施了縣城至蓮池文旅融合産業帶項目,主要建設“一帶一館一核心”,包括縣城至張瀾故居10公里道路提升、景觀綠化美化、核心區提升、民居風貌改造、荷塘景觀改造、梅林景觀擴建等。

“縣城至蓮池文旅融合産業帶項目的實施,有力推動了張瀾故里景區規模拓展和功能提升,進一步增強了景區核心吸引力和知名度,並帶動、輻射周邊景區景點。”程芳表示,為迎接張瀾先生誕辰150週年,西充縣文廣旅局啟動了中國民主同盟歷史陳列館裝修布展及竹林書院提升等工程,讓景區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廣大遊客。

文旅互動 文化內涵彰顯景區氣質

旅遊使文化更具活力,文化讓旅遊更有魅力。

為增強景區文化氛圍,西充縣在張瀾故里景區內打造了中國民主同盟歷史陳列館和張瀾生平陳列館。中國民主同盟歷史陳列館集中展示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中國民主同盟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中作出的巨大貢獻。張瀾生平陳列館展示了張瀾先生一生追求民主、致力於救國救民,為堅持和發展中國共産黨領導的統一戰線和多黨合作事業作出的不朽貢獻。這兩座陳列館為景區增添了一分毓秀,也營造出濃厚的文化氛圍。

“張瀾先生一生清正廉明、淡泊名利!為了把張瀾先生的精神傳承好,學習他以天下為己任、憂國為民的愛國主義情懷,學習他清正廉明、淡泊名利的道德風範,讓張瀾先生的崇高精神在西充代代相傳。”程芳介紹,景區內還建設了家風館,如今家風館已經成為黨員幹部黨性教育、廉政教育,市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基地。

同時,西充縣籌辦“花開張瀾·雲遊故居”“蓮池鎮梅花節”等活動,編排川劇《布衣張瀾》,開展根雕、面塑、篆刻、剪紙等非遺傳承活動,為景區增添了獨特人文魅力,推動張瀾故里景區成為集休閒觀光、文旅研學、廉政教育等於一體的國家4A級旅遊景區。瞻仰張瀾先生、賞梅花、品美食、看展演,豐富的文化內涵成為遊客心中難忘的文化印記。

景區將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走出了一條文旅興業、旅遊富民的特色發展之路。西充縣鼓勵附近群眾積極參與景區建設,將自建民房改造為農家樂、民宿,實現了村莊變景區、民房變民宿。據統計,目前張瀾故里景區沿線有鄉村酒店、農家樂、民宿客棧30家,2021年接待遊客超過6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超過3億元。

目前,以旅遊觀光、文化體驗為主的鄉村旅遊業正成為當地發展最快、潛力最大、帶動性最強的産業,實現了“1+1)2”的效應。張瀾故里景區在文旅互動中,奏響了“詩”與“遠方”的共鳴曲,成為該縣文旅融合發展的新樣板。

深挖資源 把張瀾家鄉建設好

張瀾故里景區是西充縣文旅融合的一顆明珠。在該縣,還有亞洲有機村、桃文化博覽園等為代表的有機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示範樣板。顆顆璀璨的文旅明珠,讓“生態田園·有機西充”的名片熠熠生輝。

近年來,西充縣以建設文化強縣、旅遊強縣為核心,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爭創“天府旅遊名縣”為目標,依託“生態田園·有機西充”品牌,按照“一核、一帶、四區”的空間佈局,大力推進“文旅+”“+文旅”發展模式,逐年加大在旅遊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投入,圍繞重點景區、旅遊線路實施旅遊服務設施提升工程,為文旅産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硬體環境。

“從2017年到2021年,我們實施了文化旅遊重點項目19個,累計投資60余億元;完成文化旅遊行業固定資産投資約35億元;完成爭資引項1.15億元;累計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27億元。”程芳介紹,西充人文資源豐富,是“中國(紀信)忠義文化之鄉”。為深度挖掘人文資源,該縣大力實施文化遺産保護利用、文藝精品創作展演、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文旅特色小鎮培育、節會活動品牌培塑“五大工程”。在文化産業培育上,打造以文廟“城市人文4A級景區”為代表的城市文化旅遊景點,以青龍“民間72行”為代表的鄉村特色民俗鎮;發展民宿文化,打造以鳳凰谷、雙龍橋、禾舍為代表的精品文化民宿客棧;開發文化産品,培育“鳳和黃酒”“獅王糕”等非物質文化遺産品牌,推出大型歷史歌舞舞臺劇《家國長歌》、川劇大幕戲《布衣張瀾》《紀信開漢》等傳統文化優秀劇目,不斷豐富旅遊景點、旅遊商品、旅遊活動的文化內涵。

春賞花、夏品果、秋遊湖、冬訪梅……一場接一場的文旅大戲在該縣輪番上演,不僅帶來了旺盛的人氣,也推動了旅遊産業的發展。

“西充是張瀾先生的家鄉,我們勢必深度挖掘旅遊資源,把張瀾故居保護好,把張瀾先生的家鄉建設好!”程芳表示,下一步該縣將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充分挖掘西充縣文化和旅遊資源,持續做響“一鄉一節”品牌,打造文旅品牌優勢明顯、文旅産業結構合理、文旅産品豐富多樣、公共文化服務完善、文旅産業深度融合的鄉村旅遊目的地,爭創天府旅遊名縣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同時,堅持全域旅遊發展理念,按照“一核一帶四區”進行總體佈局,建設以縣城為中心的城市中央遊憩服務核,以國道212為軸線的國際有機鄉村慢生活示範帶,以桐子河生態旅遊度假區、充國香桃源等為核心的東部創意鄉村休閒度假區,以張瀾故里、明和農業等為核心的南部文化體驗休閒度假區,以龍灘河鄉村體育公園、百福山森林公園等為核心的西部有機鄉村生活共用區,以青龍湖國家濕地公園、寶馬河流域等為核心的旅居康養度假區。(李同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