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瀾先生,家鄉人民懷念您——寫在張瀾先生誕辰150週年之際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4-01 13:44:46 編輯:楊仁昌 點擊:

張瀾先生,家鄉人民懷念您——寫在張瀾先生誕辰150週年之際
南充市建華中學開展紀念張瀾先生誕辰150週年活動,在張瀾紀念館向張瀾雕塑獻花。余中華 攝

2022年4月2日,是張瀾先生誕辰150週年。回顧張瀾先生84載春秋人生旅途,有長達60多年的時光是在家鄉南充度過。

在距西充縣城13公里的蓮池鎮觀音堂村,有一處川北民居,房屋以灰青色墻為主,顯得尤為厚重、清幽。這裡,就是張瀾先生的故居。1872年4月2日,張瀾先生出生在這裡的一戶佃農家中,他曾主持南充地方自治,在南充辦教育、興實業,鼓勵百姓栽桑,發展絲綢産業,有力地推動了南充經濟社會發展。

大興文化教育 全力除舊革新發展新學

走進南充高中順慶校區,獨具特色的教學樓首先映入眼簾,教室裏窗明几淨、桌凳擺放整齊,學生們聚精會神聆聽老師講課。

在南充高中順慶校區教學樓一處墻壁上,張瀾先生和吳玉章先生的銅像以浮雕的形式展現。張瀾先生的教育理念和諄諄教誨,不斷激勵著“南高”師生不忘初心、奮勇向前。

1950年,在張瀾先生和吳玉章先生的積極推動下,南充私立建華中學高中部與南充中學高中部合併為南充高中1954年,南充高中新校舍在今涪江路建成後由原校址遷入,時至今日。

張瀾先生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者,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中國民主同盟傑出的創始人和領導人,中國共産黨的親密朋友。在家鄉南充,張瀾先生提倡新學,創辦小學、中學和女校,為南充的教育事業傾注了大量心血。

1902年,張瀾先生進入成都尊經書院學習,翌年被保送日本留學,入東京弘文書院師範科。留學期間,他目睹了日本的維新富強和教育事業的發達,深感教育對國家民族之重要性。

1905年夏天,張瀾先生從日本回國並留在南充,受聘擔任南充順慶府官立中學堂正教習兼教務長。1906年,張瀾先生在南充創辦民立(高初)兩等小學、南充縣立高等小學,致力於發展新學,培養學生濟世救國的才能,不少有志青年不遠千里來到南充求學。

1907年春,張瀾先生與林維乾等策劃,在南充創辦端明女塾初級部。

1914年,張瀾先生創辦南充縣立中學,任南充縣立中學校長。1921年4月,張瀾先生再次出任南充縣立中學校長。1938年秋末,張瀾先生邀請賈子群、姜柄新等人,于1938年冬成立南充私立建華中學。1940年2月,張瀾先生出任南充私立建華中學校長。而後,南充私立建華中學初中部與南充縣中合併,更名為南充市第三初級中學(即今南充市建華中學)。

重視職業教育 大力培養專業技能人才

2022年3月18日下午,四川省蠶絲學校與寮國萬象省職業技術學院“中文+技能”培訓中心授牌儀式線上上成功舉辦。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推動職業教育發展,攜手實現兩校合作共贏。

坐落于順慶區西華路上的四川省蠶絲學校歷史悠久。1913年,該校由張瀾先生創辦1986年,學校更名為四川省蠶絲學校1999年,四川省教育廳根據四川省職業教育規劃佈局和學校專業設置的實際,同意學校在保留四川省蠶絲學校校名的同時,增挂四川省服裝藝術學校校名,實行一校雙名。

四川省蠶絲學校的歷史,折射出張瀾先生在南充改革教育的突出特點,就是始終把興辦實業教育和為發展實業培養人才放在重要的位置。

早在張瀾先生任南充縣立中學校長期間,便在校內設立了農蠶部,開展職業教育。1924年,張瀾先生將南充縣立中學、南充縣立小學、南充乙種實業學校合併為南充中學。合併後的南充中學是一所較為典型的實業學校,也是當時四川第一所職業教育學校,是四川創辦職業教育之始。1932年6月,在張瀾先生的推動下,成立了南充縣立職業學校。

1936年,依託南充縣立職業學校部分校舍及設備,“四川省蠶絲試驗場”(今四川省蠶桑研究所前身)成立1937年春,南充縣立職業學校改組為蠶絲試驗場,1939年7月,改名為四川省立南充高級蠶絲科職業學校(即今天四川省蠶絲學校的前身)。從張瀾先生開始,歷經幾代人努力,四川省蠶絲學校成為四川省唯一的培養蠶絲綢技術人才的基地。

此外,1938年1月,在張瀾先生的倡導下,南充民眾教育館正式建立,是當時四川唯一的省立民眾教育館,館址位於今高坪區鶴鳴山上。當時的南充民眾教育館有職員20余人,館設研究輔導部、藝術部、文娛部、總務部、教學研究組等。附屬機構有南溪口實驗小學、電影放映隊、館辦幼兒班、紡織廠、石油試驗廠等。

興辦地方實業 奠定南充絲綢産業基礎

翻開南充幾千年曆史,蠶桑産業必定是其中絢麗的篇章:“南方絲綢之路”從這裡發源,蠶桑絲綢業聲名遠播,“中國綢都”聞名遐邇。

南充地處川北丘陵,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張瀾先生曾從南充歷史、地理、實業現狀等方面分析認為,南充最宜種桑。

為了興辦地方實業,張瀾先生根據南充農業的特點,大力倡導栽桑養蠶和發展繅絲業。南充實業所從推廣桑株栽培入手,涵請各鄉場農會就近租地用作苗圃專門培養桑苗,然後用極低的價格將桑苗賣給農民,由南充實業所給予補助,當桑苗播種接條之時,南充實業所又分派技術人員前往指導。一時間,南充各地栽桑養蠶之風盛極一時。據記載,到1929年,僅南充縣栽桑面積就達15萬畝,年産桑葉75000萬公斤,養蠶人數佔全縣總人數的30%以上,産繭量達105萬公斤。

在此期間,在張瀾先生的積極支援下,盛克勤開辦了六合絲廠,即今天的四川南充六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六合絲廠生産的“金鹿牌”生絲曾獲巴拿馬世界博覽會金獎。此後南充絲綢産業發展迅速,陸續興辦了源昌、同德、永和、義隆、泰記、聚和源等20余家絲廠,10余家車房,年産生絲4500多擔,為南充絲綢産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近年來,南充充分挖掘絲綢文化、推出工業旅遊,大力建設“中國綢都”、打造“中國蠶桑絲綢文化旅遊名城”,讓南充絲綢享譽國內外。

據了解,2021年,全市絲紡服裝工業企業實現産值355億元、同比增長9.2%,絲紡服裝産品出口5億元,六合絲廠成功獲得國家級工業遺産項目。(南充日報 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