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寶興堅決貫徹中央、省委、市委關於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的戰略部署,將其作為最大政治任務、最大民生工程、最大發展機遇,在省市林草、國家公園管理部門的有力指導下,先行先試、大力探索,走出了一條寶興與國家公園共生共榮、人與大熊貓和諧相處的發展新路。”近日,中共寶興縣委書記羅顯澤在四川高品質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推進會上表示。
錨定一個目標,實施“一號工程”
實施“一號工程”,著力構建園地一體的領導機制。錨定一個目標。寶興縣委縣政府將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作為事關寶興長遠發展的“一號工程”,鮮明提出建設出色出彩大熊貓國家公園第一縣的目標,明確了建設國家公園熊貓老家門戶的定位,先後召開縣黨代會、縣委全會等重要會議並進行專題部署,確保國家公園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同謀劃、同安排、同落實。
構建園地一體機制。立足81.7%的縣域面積,劃入國家公園的縣情實際,將縣、鄉、村三級行政主要領導納入國家公園管護體系並兼任站長(點長),設立基層中心管護站3個、基層管護站(點)37個,統籌熊貓管護、森林保護、安全防護等10多項職能職責,一體推進區域發展和公園建設,構建起園地一體管理體制機制。
堅持規劃先行。充分保護和尊重自然生態,合理佈局生産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科學劃定功能分區,高起點編制《大熊貓國家公園(寶興)建設規劃》《寶興縣生態保護示範區建設規劃》,著力解決“九龍治水”問題,實現“多規合一”“一張藍圖”,推動“園地共建”。
先行先試,探索出了一套國家公園建設標準
創新一套標準,著力打造規範有序的公園樣板。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寶興縣堅持先行先試、勇於創新,探索出了一套國家公園建設標準。
推行公園標識規範化。統一改造40個管護站點外觀風貌,統一規範辦公標誌、站點標牌、熊貓logo、公示欄等設施樣式,統一配備管護人員著裝、設備,極大提升了公園整體形象。
探索公園管護智慧化。整合地災、交通、政法等各類監控設施244個,打造“天空地人一體化”智慧監測指揮平臺,建立巡護“地塊、圖表、人員”三本台賬,配置衛星電話、GPS等現代通訊設備,300名專職護林員,巡山護林APP上線率達95%以上。
創新公園治理法治化。在全國率先設立生態環境保護法治保障中心、大熊貓國家公園法治服務中心,建成“一站式”“整合式”法務區和法務中心4個、法治教育保障點(基地)13個。蜂桶寨法治服務中心工作站被列為大熊貓國家公園司法保護實踐基地。
創新四大機制,讓群眾享受建設帶來的紅利
實施一項工程,著力構建利益聯結的共用格局。統籌生態保護與民生保障,實施園地共建共用工程,讓群眾充分享受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帶來的紅利。
創新管護機制,變“伐木工”為“護林員”。投入天然林停伐補助資金、公益林補償金2460萬元,對公園範圍內78萬畝集體土地全部實行代管,設置生態管護員崗位430個、社會服務崗位930個,引導原住民從事生態修復、生態監測等工作,有效解決生計問題。
創新補償機制,變“受害者”為“受益者”。在全省率先開展野生動物致害保險補償試點,投入參保資金55萬元,受理致害事件1264起,挽回群眾受野生動物致害損失100余萬元。
創新教育機制,變“局外人”為“當事人”。厚植生態文化,打造大熊貓起源館、大熊貓溯源營地、大熊貓文化宣教中心等一批體驗基地,編制《熊貓老家》《美麗寶興》等本土教材,納入基層黨組織、農民夜校等學習安排,人人關心環境、個個保護生態、大家建設美麗家園,已成為全縣人民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做好四篇文章,加快建設“兩山”轉換示範區
探索一條新路,著力建設“兩山”轉換的試點示範。堅定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積極探索綠色發展、轉型發展、高品質發展新路,以壯士斷腕的勇氣,破除過去“山上砍木頭、山間開石頭、河頭小水電”的“舊三頭”經濟,做好“四篇文章”,加快建設“兩山”轉換示範區。
做好紅色教育文章。依託中央紅軍長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等紅色資源,建好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四川長征幹部學院雅安夾金山分院,加快打造夾金山國家5A級旅遊景區,每年開展紅色教育5萬人次,帶動紅色旅遊、生態觀光遊100多萬人次,走出了一條“紅”“綠”融合發展之路。
做好生態經濟文章。建成5個國家4A級旅遊景區,建好熊貓新村、雪山新村等生態民宿聚居點,每年接待遊客500多萬人次;掛牌成立全省首個縣級生態産品價值轉換促進局和“生態銀行”,完成首批6.7萬畝林業碳匯交易,收入達2000萬元,讓寶興山水從“高顏值”向“高價值”轉變。
做好綠色建材文章。全面關停國家公園內礦山,創新漢白玉礦山平臺(平硐)開採,加快推進漢白玉産業轉型升級,引進中核城建、華輝石業等知名企業技改升級,形成了集漢白玉精品板材、精品雕塑等為一體的百億綠色建材産業集群,打響了“東方漢白玉之都”金字招牌。
做好飛地文章。大力發展飛地經濟,打造西部最大的金屬城,預計2022年可實現産值100億元、稅收7億元,形成了百億有色金屬迴圈利用産業集群,有效破解了縣內發展空間不足的困境。(王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