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縣:推廣“五種模式”助力村級集體經濟騰飛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5-24 17:50:53 編輯:李鳳 點擊:
5月20日上午,中江縣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五種模式”推介會成功召開。會議發佈了中江縣支援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12條政策,涵蓋了資金、項目、土地等多個方面內容,以政策紅利賦能,助推全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
為有效解決啟動資金問題,四川中江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向全縣436個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累計綜合授信20億元,助力鄉村發展。“黨建+保險”保障機制免費向“五種模式”典型代表的永豐鄉和永太鎮石獅村分別贈送價值2000萬元、500萬元的保險,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建強基層組織堡壘的關鍵,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著力點”。中江縣作為農業大縣,近年來高度重視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堅持以黨建引領示範,探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五種模式”,為中江全面推動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跨越,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奠定了堅實基礎。
自主發展型:整合資源要素+現代農業種植
統一整合‘四荒地’、撂荒地、經營權流轉地等資源要素,規模化流轉土地,進行現代農業種植,增加村集體收入。五大模式之一的自主發展模式為中江縣一些坐擁豐富資源卻發展“無門”的村找到了破局之策。
2015年,永太鎮石獅村引進一家農業公司,通過規模化經營流轉土地,幫助群眾增收,但因公司管理不善,造成了一系列群眾矛盾。為進一步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村黨支部緊扣全鎮作為凱北糧油核心區這一契機,牢牢抓住糧食生産政策紅利,通過整合各類農業專合社資源,撬動資金130萬元,整治撂荒地、規模化流轉土地2100余畝種植特色糧油,400余畝土地用來種植羊肚菌、西瓜等特色農業,2021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超150萬元。
“如今,石獅村90%以上的土地實現流轉,推行‘合作社+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進一步發展村集體經濟。”石獅村支部書記郭福兵介紹道。
據了解,為進一步完善運作機制,村黨支部還探索建立了流轉土地收租金、務工就業掙薪金、入股分紅獲紅金、農業服務拿酬金、集體反哺得現金的“五金”利益聯結機制,幫助群眾拓寬收入渠道。
抱團發展型:集體經濟項目+多村“合夥”聯營
針對那些自身條件薄弱、發展動力不足的鎮村,中江縣將發展路徑瞄準“打團體賽”,通過共建集體經濟“飛地”項目,促進片區內各村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互補短板,實現不同村間資源共用、利益共有、共同富裕。
永豐鄉地處中江縣最南端,轄8個村,資源稟賦少、區位條件差。為徹底解決村級集體經濟薄弱問題,2021年12月,永豐鄉充分整合各村資源,聯合成立了鄉股份經濟聯合總社和甑子壩農業服務有限公司,並從各村選拔19名優秀黨員幹部,負責日常管理,兩個班子一套人馬,聯合總社從事置業、盤活閒置資産、經營土地,公司從事農産品銷售、農機服務、工程勞務,相輔相成,既保證了資源有效整合,又體現了效益最大化,現已承接工程勞務6個,預估收益達100萬元。同時,公司還突出品牌效應,設計LOGO,註冊商標,在天貓平臺搭建“康知生鮮”旗艦店,開闢訂單農業,已實現收益約50萬元。
“接下來,永豐將繼續探索鄉級‘三變改革’,整合全鄉資源、資産、資金、人才,解決村集體經濟發展不平衡、人才缺乏等問題,以鄉集體經濟組織為抓手推動鄉村振興。”永豐鄉黨委書記許寧波説道。
資源開髮型:本地獨特資源+特色農旅品牌
依託本地獨特自然資源、特色産業和歷史文化優勢,打造特色農旅品牌,實現村級集體經濟穩定增收。近年來,以東北鎮覺慧村為代表的村集體,通過品牌賦能,不斷開拓資源附加值,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的“網紅路”。
東北鎮覺慧村依託獨特的“掛麵資源”,聚焦“中江掛麵”定標準、建品牌、強産業,不斷提高品牌影響力,産品價值也從8元/斤漲到20元/斤。同時,還積極引進專業公司,投入5000余萬元對掛麵村進行整體打造,沿用家庭作坊式生産模式,創新“産業+旅遊”思路,打造文化IP和手工體驗類産品,提供民宿、特色餐飲、觀光體驗等服務。
2021年,覺慧村接待來自成都、德陽、綿陽、重慶等周邊地區的遊客量超58萬人次,帶動銷售近千萬元,村級集體經濟增收近20萬元。
物業經營型:集體建設用地+物業服務經營
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農産品儲藏保鮮、倉儲中心、標準廠房等物業項目,通過租賃經營等方式,增加村集體收入。中江縣依託集體建設用地資源突出的村集體,創新思維將物業管理模式從城市延伸到鄉村,科學、高效、便捷的發展模式讓村集體經濟發展更具生機與活力。
富興鎮輝山村作為農村“三變”改革縣級試點村,充分利用集體存量建設用地,在“愛苜智慧農業産業園區”投資80萬元建設1000平方米倉儲中心,以固定資産形式整體租賃給中江縣愛苜農業有限公司,租金收益每年保底6萬元,實現了農産品産地分揀、包裝、加工,帶動群眾就地就業70余人。投資40萬元與圖騰農業有限公司共建2500平方米標準豬舍,實現每年6%的固定資産收益+分紅。
在愛苜農場農産品展示廳內,富興的農産品讓人眼前一亮,這裡不但集合了農産品品牌展示、宣傳、銷售等功能,同時還具備冷鏈倉儲、物流、配送等業務。“我們以‘做強服務’為發展理念,以體驗感、互動性為發展主題,遊客既可以到農場體驗生活,也可以在家中網購農場産品。”愛苜農場創始人彭雨説道。
資産盤活型:村集體閒置資源+多種方式盤活
充分利用村集體閒置資源,採取租賃、承包經營、股份合作等多種方式進行盤活,增加村集體收入。資産盤活模式將村集體閒置資源作用發揮到最大化,在“閒置”中挖掘發展先機、激活發展潛力。
馮店鎮新倉村原村小學佔地12畝,房屋面積3000平方米,因學校撤並閒置,在鎮、村黨組織引領下,新倉村將閒置資産盤活工作與招商引資相結合,成功引入中江悅樂醫院,將原村小學按每年8萬元的價格以租賃的方式進行盤活利用,把悅樂醫院打造為集醫療、康養為一體的專科醫院,既更好地滿足了當地居民的就醫需求,又有效增加了村集體收入。同時,該醫院還長期聘用保潔、安保等崗位人員20余名,幫助解決務工就業,帶動每戶年均增收超過2萬元。
當前,中江縣村集體資産總額已達28.18億元,量化資産總額15.13億元,村集體年收入達10萬元的村35個,年收入達100萬元的村1個。
下一步,中江縣將始終堅持把集體經濟作為鄉村振興重要抓手,積極探索推廣更多適合中江發展的經驗模式,計劃用3至5年時間,全縣村級集體經濟年平均收入達10萬元/村,年收入達50萬元的村不少於20個,年收入達100萬元的村不少於5個,為全市打造全省主幹新高地、加快建設西部現代化典範城市貢獻中江力量。(肖開豐 梁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