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素及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落戶成都雙流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3-07 16:19:07編輯:徐揚
3月7日,同位素及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成都市雙流區舉行。
根據協議,該項目由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牽頭,聯合相關高校、科研院所和産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組建“産學研用”高效協同的科研技術攻關和成果轉移轉化一體化平臺,建立國際領先的同位素及藥物技術研究開發、成果轉化、人才培養和産業孵化基地,加快破解醫用同位素依賴進口的“卡脖子”問題,奮力打造我國“同位素及藥物”新的國家名片。
“卡脖子”問題突出
亟需建立穩定的同位素自主保障體系
放射性藥物是含有放射性同位素供醫學診斷與治療用的特殊標記化合物或生物製劑。同位素及藥物在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一個高門檻、高技術、高收益、重資産的領域,具有巨大的科技、社會和經濟價值。
“長期以來,國內同位素嚴重依賴進口,同位素藥物更是受制於人,未能形成完整的産業鏈條。”在簽約儀式上,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院長王叢林表示,當前國內的同位素“産學研用”條塊分割,同位素及藥物品種少,研發多以跟蹤和仿製為主,與美日歐等發達國家在産業規模和技術水準上存在較大差距。
由於同位素及藥物供給極不穩定,使得我國核醫學發展仍無法擺脫進口局面,既嚴重制約了國內核醫學發展,也影響了醫療臨床工作的正常開展,成為亟待解決的“卡脖子”問題。
2021年6月,國家原子能機構聯合七部委發佈了《醫用同位素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了我國“十四五”期間和今後一段時期醫用同位素産業發展的指導思想、主要原則與階段性目標,為解決醫用同位素依賴進口的“卡脖子”問題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實踐路徑。
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作為我國同位素製備與應用技術研發的主力軍,擁有多座可用於同位素研發、生産的反應堆平臺,具備國內最完整的熱室和檢驗分析、分離提取、三廢處理等同位素研發配套設施,同位素及藥物研發和産業轉化的基礎條件良好。肩負時代使命,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聯合國內頂尖的同位素及藥物研發、藥物安全性評價、藥物臨床試驗及應用單位,共同申報組建同位素及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以期打通全産業鏈關鍵技術,建立穩定的同位素自主保障體系。
2021年10月19日,同位素及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組建方案獲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這是國家發改委批復的國內唯一的同位素及藥物領域工程研究中心。”王叢林介紹道,項目落成後,將瞄準制約我國核醫學發展的關鍵瓶頸,充分發揮反應堆優勢資源和同位素研發基礎,加快打通同位素及藥物全産業鏈關鍵技術,破解我國同位素依賴進口的“卡脖子”困局。
雙流再添“國字號”研究中心
關鍵技術助力生物産業“建圈強鏈”
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配套建設了亞洲最大的熱室和半熱室群,配備了靶件製備裝置、靶件檢驗裝置、無損檢測裝置和靶件切割裝置,擁有醫用同位素研發生産必不可少的重要平臺,建成了放射性藥物及密封放射源生産線三十余條。隨著同位素及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組建方案獲批,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亟需落地開展同位素及藥物科研工作,加快進行診斷用藥和治療用藥新品種的開發。
在雙流深耕的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對當地生物産業生態圈建設了解頗深,首先便把同位素及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落地的目光,放在了具有明顯科研和産業優勢的雙流。
圍繞産業生態“建圈”,重點産業“強鏈”,讓更多的科研院所和頭部企業看到了在雙流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産業集聚發展的重大契機。“選擇在雙流落戶同位素及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既基於前期和雙流的友好合作基礎,也在於雙流雄厚的工業基礎和優勢的産業資源。”王叢林表示,將聯合相關高校、科研院所和産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把同位素及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打造成為“産學研用”高效協同的科研技術攻關和成果轉移轉化一體化平臺。
在社會需求的刺激之下,醫用同位素的自主化穩定供應備受關注。此次,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也與成都紐瑞特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雲克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兩家落戶雙流的企業,簽訂了同位素及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建合作協議。兩家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在同位素及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引領下,發揮好自身優勢,推動同位素及藥物製備技術創新,共同實現該領域的工程應用和産業規模化,為雙流生物産業“建圈強鏈”作出積極貢獻。
“同位素及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建成後,將吸引更多科研院所和上下游企業在雙流集聚,加快形成完備的同位素及藥物全産業鏈。”雙流區相關負責人説。
“兩步走”打通全工藝鏈條
徹底改變醫用同位素依賴進口的被動局面
同位素及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落戶雙流後,如何協同推進,有怎樣的規劃和打算?“將充分發揮成都的區位、科技、産業和人才優勢,加快在雙流建設研發平臺與成果輸出平臺,打造集核素製備研究、核檢測設備研製、放射性新藥研發及臨床轉化、檢驗檢測、標準制定為一體的産業集群,為同位素及藥物研發與成果轉化提供保障。”王叢林坦言。
據了解,在團隊建設上,同位素及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將組建約50人規模的研發團隊,進行多種放射性藥物的研發與成果轉化;在運營模式上,則按照“一中心、一公司、一聯盟、一園區”的架構,以中心建設運用為抓手,以項目公司、同位素及藥物專家委員會及産業聯盟、同位素及藥物産業園為承載平臺,為同位素及藥物研發製造企業賦能,推動同位素及藥物産業加速在雙流集聚。
圍繞“全面打造和提升同位素及藥物研發生産能力,達到我國醫用同位素自主可控”目標,國家發改委在批復中,對同位素及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提出了“兩步走”建設目標——
到2023年,完成同位素及藥物研發實驗室建設,包括化學實驗室、生物實驗室、材料製備實驗室、分析檢測實驗室等;攻克同位素關鍵分離材料研製、223Ra發生器研製、無載體177Lu製備技術研究、90Y聚乳酸微球的研製、同位素14C標記化合物研製、166Ho微球製備工藝研究等關鍵核心技術;實現反應堆輻照製備 14C技術、反應堆輻照製備125I技術、反應堆輻照製備32P系列産品技術等科研成果産業轉化,初步解決國內緊缺同位素及藥物問題,基本滿足國內核醫學診斷與治療市場需求;
到2030年,建立穩定的同位素及藥物自主保障體系,産學研用一體化運轉順暢,滿足國內同位素及藥物的需求。完成溶液濃型同位素生産堆建設,推動重要同位素實現供給的自主可控,解決若干重要同位素短缺問題。
未來,同位素及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將打通同位素製備、放射性藥物研發、安全評價、臨床試驗及應用全工藝鏈條,力爭在短期內實現數種新型醫用同位素國産化、解決部分國內緊缺同位素及藥物需求,長期徹底解決國內醫用同位素緊缺和核醫學發展“卡脖子”問題,助力提升我國核醫學行業整體技術水準、綜合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助推我國成為醫用同位素及藥物“産學研用”強國。(呂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