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營山:“三向發力”探索鄉村治理新模式 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12-10 08:21:12 編輯:楊仁昌 點擊:

近年來,營山縣深入推進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戰略,圍繞抓隊伍建設、促産業發展、強服務品質“三大主線”,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基層治理、團結帶領群眾、推動産業發展的戰鬥堡壘作用,為全面推動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三大工程”抓隊伍建設,為鄉村治理“強基鑄魂”:實施“龍頭工程”。以村(社區)“兩委”換屆為契機,選優配強班子隊伍。制定村“兩委”人選任職資格條件和16條負面清單,嚴把人選審查關,防止“帶病參選”。建立“頭雁”型村幹部隊伍,堅持在黨員優秀返鄉農民工、致富能手中培養村幹部。全縣新一屆村(社區)“兩委”成員中,優秀返鄉農民工1178人,佔51.4%;致富帶頭人993名,佔43.3%;實施“春苗工程”。運用“歸雁計劃”“學歷提升”“兵黨支部書記”等系列舉措,持續壯大村級後備力量。2020年以來,新發展優秀35歲以下青年農民工黨員183名,培養村級後備幹部810名,對196名重點培養對象實行“1+1”聯繫制度。在2021年村(社區)換屆選舉中,8名“90後”幹部任黨組織書記,11名任副書記,121名任委員;實施“活力工程”。創新推行村民小組長和黨小組長“一肩挑”,選拔培育3054名黨小組長,確保黨的領導覆蓋最基層。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組織全縣8大行業系統基層黨組織1100余名黨員到鄉鎮村社,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實事1300余件,讓黨員“動起來”、黨建“活起來”。

“三個注重”促産業發展,為鄉村治理“蓄能積力”:注重“黨建引領”。印發《營山縣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重點任務清單》,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340名基層黨組織書記兼任村集體經濟負責人。聚焦産業發展,採取“聯村共建、抱團發展”的方式建立173個功能型黨組織,走出一條“黨支部建在産業鏈上,黨員聚在産業鏈上,黨建作用在價值鏈上”的發展路徑,實現思路共謀、人才共用、資源共用;注重“人才助力”。始終把人才作為産業發展的重要抓手,組織縣人社局、縣農業農村局等單位開展鄉村振興專技人才資源調查摸底,建立“專家庫”、組建“服務團”,選派26名農技“特派員”分片指導,累計協助解決農技問題300余次。邀請四川農業大學、省農科院、西華師範大學等高校院所專家團隊12批次,開展産業規劃、農技推廣等顧問服務,帶培本土人才1400人次;注重“示範提升”。圍繞“2233”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積極推廣“千坵”模式、“蘭武”經驗,通過“開展經營服務、培育特色産業、多元合作發展”等方式,投入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試點資金4500萬元,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項目45個,推動建成“新-法-朗”農業産業融合示範區、朝陽糧油現代農業園區和花椒産業集中區,為全縣産業發展提供借鑒。

“三個著力”強服務品質,為鄉村治理“添磚加瓦”:著力加強陣地打造。按照“辦公面積最小化、服務面積最大化”原則,撥付黨建經費132.4萬元,在15個村(社區)實施活動陣地提檔升級,變活動陣地為“紅色文化館”“紅色放映廳”“紅色書吧”;緊扣便民、利民、惠民,推動公共服務事項下沉,下沉到村一級的40個,可在村一級直接辦理的9個,與群眾密切相關的高頻事項實現掌上辦、就近辦、一次辦;著力推動村民自治。組建160支“紅色鄉賢調解隊”,調解矛盾糾紛1200余件,實現“小事不出村社,大事不出鄉鎮”。在29個鄉鎮(街道)培育“紅色法律顧問”,累計為1.2萬餘名群眾提供免費諮詢服務;組建50余支近千人隊伍,開展“紅袖標”大巡防活動,社會秩序得以顯著提升,群眾安全感進一步增強;著力加強村務監督。梳理歸納重大決策、日常管理、便民服務、陽光村務13大類40小項小微權力清單,做實事前、事中、事後監督,切實做到“清單之外再無權力”。通過鄉友群、明白卡等方式公開舉報電話,364個村(社區)幹部、駐村幹部工作職責、聯繫方式,線上接受群眾諮詢、聽取意見建議,變“墻上”監督為“掌上”監督,有效解決群眾辦事摸不著門、找不到人等問題。(營山縣委組織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