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儀隴:辦事窗口前移“家門口” 群眾不再“來回跑”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11-29 08:03:14 編輯:楊仁昌 點擊:

四川儀隴:辦事窗口前移“家門口” 群眾不再“來回跑”
儀隴新政大東社區的代辦點

“沒想到把資料交到村上,事情就能辦了,政策真是越來越好。”家住儀隴縣新政鎮田氏祠村的陳碧珍笑容滿面,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幾天前,陳碧珍向政府申請計劃生育獎扶資金,她把準備齊全的資料交到村代辦點,村代辦員田會明告訴她,她現在哪兒也不用跑,就等上面把錢打到卡裏了。

當天,田會明便把陳碧珍的資料遞交到新政鎮便民服務中心綜合窗口。工作人員審核後,通過高拍儀將資料上傳到一體化平臺,儀隴縣政務服務中心衛健局窗口網上審批辦結。

三級聯動為群眾帶來改革紅利

幾年前,群眾到縣城辦事並不像現在這樣簡單。對此,儀隴縣永樂鎮大橋社區居民李興平深有體會:“以前,要辦個什麼事情,得跑幾個單位,忙得團團轉,有時稍不留神,資料少一樣,還得來回跑幾趟。”

儀隴縣地域寬廣,偏遠鄉鎮的群眾到縣城辦事,甚至還要住一宿,第二天才能辦完事回家。這曾是不少群眾的痛點。

老百姓的煩心事,就是改革的突破點。“瞄準群眾的痛點去謀改革,沿著群眾的需求去抓服務,這是我們改革的方向和動力。”儀隴縣行政審批局相關負責人説,堅持一心為民,辦法總比困難多。

針對群眾辦事遠、辦事不便,儀隴縣政務服務改革進行了不少嘗試,比如對政務服務中心的上班時間做出調整,實行朝九晚五,中午上崗,保證群眾辦事隨到隨辦,解決了偏遠鄉鎮群眾“一天辦不完事”的問題。

改革永遠在路上,如何答好“最多跑一次”改革這道題,為群眾辦好事,讓群眾好辦事?2019年,儀隴縣率先打造了全新的現代化政務服務中心,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行便民服務“村接件、鄉初審、縣審批”三級聯動審批服務模式,為群眾帶來了更多的改革紅利。

村(社區)作為為民服務“最後一公里”,是黨和政府離群眾最近的地方。儀隴縣立足鄉村實際,延伸服務半徑,實行全程代辦。儀隴縣政務服務大廳工作人員介紹,三級聯動審批服務模式為群眾帶來最直接的利益,主要是全程代辦,即村民辦理系列證件或個人政策服務時,將資料交到村代辦點,村代辦員接件之後交到鄉上,鄉上審核合格後,通過高拍儀等設備上傳到縣級部門審批,縣級部門審批合格後直接出證,鄉鎮幹部按時到縣上交紙質資料,同時領取證照,轉村代辦員,老百姓直接在村代辦員處領取證照。

村代辦員一般由村幹部擔任,三級聯動審批服務模式開啟後,他們便多了一份責任與擔當。

辦事窗口前移到了“家門口”

便民服務成色如何,老百姓最有發言權。一天,雙勝鎮民政所工作人員致電果園村黨支部書記魏均民稱:“你村殘疾戶王遷的殘疾補貼打不到卡上,請聯繫他本人,儘快到鎮上來重新辦理。”

作為村代辦員的魏均民,知道王遷跟隨父親在廣州務工,不可能讓其跑一趟,於是,魏均民撥通了王遷的電話,要求他把殘疾證複印件和銀行卡號發過來,願意全程為他代辦。

“幹部代辦,村民方便。特別是農忙季節,村幹部一個人代辦,可以讓更多的村民放心忙農事。”魏均民説,老百姓的小事就是黨員幹部的大事,必須用心用情去做好。果園村設置代辦點,由村幹部分別負責民政、國土、農業、社保等事項,村民把申請和資料直接交到村上,村幹部全程代辦。

據了解,儀隴縣目前有37個鄉鎮便民服務中心(服務站)、536個村(社區)便民服務代辦站。

為強化代辦員的工作責任和效果,儀隴縣將代辦工作納入村(社區)幹部績效考核,堅持代辦事項明細化,緊扣群眾需求,梳理生育服務證、醫療保險、宅基地初審、老年優待證等43項常辦事項,細化代辦指南;堅持代辦方式多樣化,靈活代辦方式,實行到府服務、預約服務、站點服務,群眾辦事不出村、服務送到家門口。

為讓縣鄉村三級便民服務體系逐步標準化、規範化、便利化,儀隴縣行政審批局統一印製辦事指南和情形化“一件事一次辦”清單,讓群眾如何辦事一目了然。同時,從陣地、制度、指南、服務四方面進行了規範,將接件窗口前移至村上,初審窗口前移至鄉上,搭建了以政務服務中心為核心、鄉鎮便民服務中心為支撐、村社區便民服務代辦站為輻射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三級便民服務體系”,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

“建立縣鄉村三級審批服務模式,相當於把辦事窗口前移到了‘家門口’,最大限度方便了群眾,‘群眾跑’變‘幹部跑’,真正實現了村民辦事‘小事不岀村,大事不岀鎮’。”儀隴縣行政審批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馬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