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羅江實施準入制度推動基層減負見成效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11-22 14:03:59 編輯:唐磊 點擊:
11月初,羅江區鄢家鎮星光村黨委書記周華站在田坎上正忙著為村民宣傳土地流轉政策,今年3月以來,像這樣的工作場景已成為周華的常態。“自從區裏推行了基層減負,現在我們在辦公室填報表的時間越來越少,這樣更加有利於在一線解決問題。”周華説到。
周華提到的基層減負,是今年德陽市羅江區在推進城鄉基層治理中實施的一項重要工作。在去年年底的一次調研中,該區發現有一個村當年僅填報的表格和臺賬就有3000多頁紙,平均每天將近有10張紙的表需要填報,這樣不僅讓村幹部疲於應付,而且也讓他們成為常態坐班的“公務員”。為切實推動基層減負增效,今年3月,德陽市羅江區出臺《村(社區)基層減負增效五條措施(試行)》,從減臺賬報表、減工作事項、減證明事項等方面,實打實為基層減輕工作負擔。
嚴格準入,劃定“減什麼”的底線
“推進基層減負,關鍵需要把村(社區)的工作事項理清楚,讓他們幹自己法定職責內的工作。”羅江區組織部負責人説到。
為此,今年以來該區對涉及村(社區)的工作事項進行全面梳理,統一制定依法自治事項清單13項、依法協助政府事項清單57項和負面事項清單10項“三張清單”,為村(社區)依法履職提供依據。與此同時,開展證明事項清理,編制《村(社區)開具證明事項清單》和《不應由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證明事項清單》,實行動態管理並定期對外發佈,截至目前,已公佈第一批4類可證明事項和53類不應開具證明。
“起初一些單位認為基層減負只是走走形式,沒想到區級部門第一次提交上來的村(社區)工作事項卻被要求返工。”汪旭説到,為了精準制定村(社區)工作事項清單,該區建立準入制度,採取職能部門初審,民政、組織部門復審,司法部門合法性審查的方式,厘清村(社區)工作事項的責任主體,為村(社區)依法履職提供依據,防止一些單位層層轉嫁責任和搞“責任甩鍋”。
對症下藥,守住“怎麼減”的紅線
村(社區)的工作職責理清楚了,如何做到讓基層幹自己該幹的工作?羅江區把嚴控報表臺賬填報作為基層減負的首要任務,按照“一個口子管報表”,明確由區城鄉基層治理促進中心統籌把關區級部門臺賬、報表下發工作。全面落實“一表三審”制度,對擬下發的臺賬報表進行嚴格審核,動真碰硬解決基層反覆、多頭報表等各類形式主義問題,今年7月以來,全區僅下發報表臺賬8張。
“以前大部分時間都在完成上級部門交辦的報表、臺賬上,現在我們的主要精力放到了入戶走訪和為群眾辦實事上,群眾對我們的認可度越來越高了。”説起區上開展的基層減負,正在轄區走訪的萬安鎮翰林社區黨委書記楊雅潔讚不絕口。
與此同時,該區“比選”8個有代表性的村(社區)作為“哨點”單位,通過哨點單位每月收集分析“填報表格臺賬”“開具證明事項”“迎檢迎考資訊”等具體情況,準確掌握基層減負落實情況。對基層反映強烈的臺賬報表、工作事項等,該區還定期召開組織、司法、民政、當事方單位以及村(社區)的“五方會議”,以“三張清單”為依據,從合法性、合規性開展評審,厘清事權關係,進一步整頓基層過多承擔行政事務的問題。
“現在區上開展基層減負,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樣隨意下發表格給基層增加負擔。”羅江區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説到,為切實做到基層減負,在區上的要求下,區人社局對管理服務對象進行了認真梳理,逐一建立了業務數據庫並做到定期更新。“這樣不僅提高了自身工作效率,也避免了以往那種反覆要求基層填報數據的問題發生。”
“輕鬆上陣”,拉升“減出效”的高線
10月8日,在白馬關鎮萬佛村,但見該村黨委書記金利瓊與村幹部一道,正為村上的集體經濟産業園規劃道路建設。“得益於區上開展的基層減負,現在我們才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發展産業上”,站在村集體經濟産業園的山頂上,金利瓊像將軍檢閱士兵一樣,望著産業園裏的600多畝貴妃棗樹和桃子樹。“再過兩三年這一片果園將進入豐産期,到時將每年給村集體經濟增收近100萬元。”金利瓊高興地説到。
基層減負減的是壓力,而增得卻是發展的動力。與萬佛村一樣,羅江區93個村(社區)把發展集體經濟、改善基礎設施、保障民生作為工作的重點。據初步測算,今年全區62個村中,集體經濟年收入10萬元的將達到25個以上。
“通過基層減負,村(社區)的工作負擔得到了減輕,但原來由村(社區)承擔的工作卻沒有因為減負而被減掉。”羅江區委組織部副部長譚長洪説,一方面,該區積極引導區級部門踐行“一線工作法”,通過定期深入基層了解情況,為開展工作收集一手資訊,使出臺的相關政策更加接地氣;另一方面,健全政府購買服務制度,制定《羅江區鄉鎮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實施方案》,僅2021年區財政就拿出500萬元資金,將職業農民培育、特殊人群關愛等5大類10項民生服務納入政府購買範疇,通過購買社會服務,讓社會組織參與政府管理,轉變政府職能。(馬安安 金黌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