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與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在北京發佈《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9——超大、特大城市:健康基準與理想標桿》(簡稱《報告》)。其中,德陽“2021年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位列中國城市第100名,“2021年可持續競爭力”指數位列中國城市第94名。
東汽自主研發國內首臺F級50MW重型燃氣輪機
《報告》顯示,在四川,德陽兩項指數排名僅次於成都;在西部地級城市中,德陽的“2021年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僅次於陜西榆林和新疆克拉瑪依,排名第三,“2021年可持續競爭力”指數更是位居西部地級城市第一。
據《報告》主編之一、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徐海東介紹,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作為城市發展的基石,衡量著城市經濟發展的實力,是當前和短期的經濟績效的決定力量,也是城市未來和長期發展的關鍵基礎;城市可持續競爭力反映的則是城市未來發展潛力。“近年來,德陽這兩項排名都呈持續上升之勢。”
徐海東表示,該榜單不僅僅考慮經濟總量單項指標,還要衡量經濟增量、經濟效率等等,“後者相當於地均GDP或者説經濟密度,德陽在這方面具有優勢”。此外,德陽的經濟活力和環境韌性也比較強,前者包括經商便利度、産權保護、經濟增長率、勞動生産率、青年人才比例等指標,後者涉及交通、環境、氣候、電力等領域。
“進入百強來之不易,德陽可以將《報告》作為工作參考、觀察視角,對標對表、揚長避短,尋找今後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西南財經大學西財智庫首席執行官湯繼強説,德陽特別是要利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發佈的契機,在成都都市圈建設、成都平原經濟區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在鞏固做強雙城經濟圈成都極核方面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作為一座傳統重工業城市,德陽的表現似乎頗有“黑馬”的意味。其成色究竟如何?
近年來,德陽正逐步探索老工業基地城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路,其城市競爭力也隨著産業轉型升級而展露出全新的面貌。
國內首個“新型二氧化碳儲能驗證項目”在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正式開工
再造傳統,尋求轉型發展“內生動力”
10月22日,在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國內首個“新型二氧化碳儲能驗證項目”正式開工。東汽副總工程師孫奇介紹,已完成該項目透平、壓縮機等關鍵核心設備的設計方案,即將投入生産製造,預計明年六月開始安裝和調試。
過去,煤電板塊是東汽業務大頭,2015年新增生效訂單61.87億元,佔比61%;到了2020年,兩項數據分別下降到21.77億元和17.4%。核電、透平、服務、新能源材料等板塊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成為支撐企業發展的新動力。
德陽裝備製造産業的變化,令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西南財經大學西財智庫首席執行官湯繼強印象深刻。“既要築牢産業之基,又要迎接現代化、數字化、産業轉型升級,從這個意義來講,德陽做得比較成功。”
如其所言,近年來,面對各種轉型發展難題,德陽持續探索老工業基地城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現代化路子,其中尤為注重數字經濟賦能。
11月8日,白鶴灘水電站3號機組完成72小時試運作,投入商業運作。在其製造過程中,東方電機定子衝片“無人車間”發揮了重要作用。
借力5G、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數字技術,“無人車間”推動“人機生産製造”邁向“智慧生産製造”,發電機定子衝片年産量從9000噸提高到12000噸,每人平均産出提升了620%,能源利用 率提高56.6%,勞動強度降低90%以上。
德陽以建設數字化車間、工業網際網路賦能等切入,以天府數谷作為德陽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區域,推動“德陽製造”向“德陽智造”轉變。德陽市政府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以來,德陽引進中國電子、光大特斯聯、海爾卡奧斯、58集團、南威軟體集團等20余家數字經濟企業,總投資近500億元。
今年4月,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指數(德陽指數)在天府數谷發佈,建成國內首個數字經濟大數據平臺。截至9月,天府數谷已完成投資27.8億元,佔年度計劃的96%;“十四五”期間,預計完成投資350億元,實現産值150億元。
投資135億元的京東西南智慧運營結算中心
築巢引鳳,匯聚優質資源“借力”提升
近日,一年一度的“雙十一”引發網上消費熱潮,位於廣漢工業集中發展區的京東西南智慧運營結算中心,也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忙碌狀態。
京東西南智慧運營結算中心是京東集團在全國僅有的兩個A類重點項目之一。依託該中心成立的京東廣漢信成貿易有限公司,去年營收總額超147億元,位居2021四川民營企業100強榜單第16位,在德陽入選企業中拔得頭籌。
以裝備製造、通用航空、醫藥食品、先進材料、數字經濟五大産業為抓手,德陽持續“招大引強”。據相關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德陽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13.8%,兩年平均增速8.3%,居全省第3位;504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770.9億元,佔預期投資的103.3%,提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這也得益於“築巢引鳳”的系列舉措。以企業開辦為例,德陽推出首套印章刻製、政務快遞、CA數字證書認證等全額由政府買單的服務,年均為企業和群眾節省開支300余萬元;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總時限壓縮至60個工作日內。
不少企業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暖意。去年,位於什邡經開區的四川振鴻鋼製品有限公司投入500多萬元開展節能環保技改,事後當地配套獎勵了30萬元。“這對我們是很大的鼓舞。”該公司總經理唐本標説,目前正積極推進二期建設,屆時企業年産值將至少達到100億元,年納稅上億元,提供就業崗位1500個左右。
“這些正好和老工業城市轉型,和産業組織方式變革,和城市發展方向相適應,德陽的成效比較明顯。”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員盛毅説。
種種舉措,持續為德陽招納賢才,提升了城市競爭力和活力。德陽市委組織部人才科科長楊松介紹,德陽與清華、北大、浙大、上海交大等近100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目前已協調落地合作項目300余個,面向合作高校引進人才近8000人,共建實習實踐基地150余個,搭建産學研用平臺200余個。
《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是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城市競爭力課題組的年度報告,已連續19年推出。報告利用指標體系和客觀數據,詳細評價了中國291個城市的綜合經濟競爭力、可持續競爭力及其他分項競爭力。報告從整體上衡量中國城市競爭力發展格局,以及有關方面距離理想狀態的差距,對各級政府尤其是城市政府部門、國內外企業、有關研究機構、社會公眾具有重要的決策參考意義和研究借鑒價值。(德陽市委宣傳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