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經開區成立於1992年8月,2010年6月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德陽經開區按照“人城産景”融合發展理念規劃建設公園城市,規劃了“一湖兩江、兩城三區”的城市空間結構和“一芯兩核、三帶多點”的生態佈局,著力建設國家産城融合示範區。目前,城市規劃建設面積52平方公里,已建成區面積45平方公里,計劃到2022年建成區面積達到50平方公里。
通過近30年的發展,德陽經開區已獲得全國唯一的聯合國“清潔技術與新能源裝備製造業國際示範城市”掛牌園區、全國首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國家迴圈化改造示範試點園區、國家應急産業示範基地、國家高端裝備製造業標準化試點園區、四川省生態工業園區、四川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四川省軍民融合高技術産業基地、四川省綠色園區、四川省首批院士(專家)産業園等一系列“金字招牌”。2020年綜合實力位居全國219家國家級經開區第59位。
這裡工業實力雄厚。全球最大8萬噸大型模鍛壓機、國産大飛機C919關鍵部件、世界最大的核電汽輪機低壓轉子、國內首支CAP1400核電轉軸、全球首臺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産權的“華龍一號”半轉速汽輪發電機、國內首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世界最重加氫反應器、白鶴灘世界首臺百萬水電機組、50MW重型燃氣輪機等一批“大國重器”在這裡生産研發。目前,德陽經開區現有規上工業企業131家,其中擁有中國二重、國機重裝、東方汽輪機、東方電機、東方風電、東方鍋爐、東方自控、藍星機械、東方法馬通等裝備製造企業95家,形成了以航空與燃機、新能源裝備、軌道交通裝備、海洋工程裝備、節能環保裝備等為代表的高端裝備産業集群,2020年實現規上工業總産值654億元,工業增加值增速達6%,實現規上工業稅收11.38億元、利潤25億元。
近年來,德陽經開區不斷加快科技創新步伐,2020年,R&D經費投入15.1億元,佔規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3.06%;專利發明保有量720件,居全市首位。擁有英傑電氣、思遠重工、中嘉實業、新泰儀錶、天元重工、利通機械等高新技術企業46家,建成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級工程實驗室5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3家,國家級智慧財産權試點示範企業4家。二重集團、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聯合打造“四川省先進模鍛壓創新中心”;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與德國KUKA共建“四川省工業機器人應用創新中心”,建成西門子德陽高端裝備智慧製造創新中心;建成德陽市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園,是西部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國家級“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成功入選工信部“大中小企業融通型”雙創升級園區。
如今,“德陽造”産品遍及印度、巴基斯坦、白俄羅斯、馬來西亞等“一帶一路”沿線27個國家。東方電氣承包“一帶一路”國家項目50余個、合同總額超過100億美元,海外市場訂單超過35%。擁有中電國際、香港信義玻璃、香港維達紙業、香港聯塑管材、美國百事食品等外商投資企業56家,各類上市公司49家,本土主機板、創業板上市企業2家(國機重裝、英傑電氣),新三板上市公司5家。
隨著以成渝兩個中心城市為引領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成德眉資同城化已成為省委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先手棋”,德陽經開區區位優勢更加突出,已經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組成部分和增長極。
同時,作為德陽中心城區組成部分和德陽城市“南進”全面融入成都主幹的橋頭堡,德陽經開區已全面融入“成都軌道網+城市幹道網+公鐵空樞紐網”,“成德同城戰略價值高地、德陽向南發展綜合樞紐”地位更加凸顯。
目前,位於德陽經開區的城際高鐵南站正在立項,該樞紐站開通後,從德陽到成都僅需15分鐘。便捷的交通和宜居的環境,讓德陽與成都從“雙城生活”變成了“同城生活”。(徐昭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