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發展離不開社會和市民的廣泛參與。簡陽市第十六次黨代會提出,要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管”,統籌政府、社會、市民三大主體,形成共建共用共同體和協同發展新格局。

簡陽市平泉街道荷橋村
爭創全國文明城市 凝聚城市發展正能量
在簡陽市平泉街道荷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就結闔家風文化打造,深入挖掘“天志、古德、正儉、立忠、和孝、為學、知信、明實”8大家風文化元素,建立具備8項功能的志願服務點位,設立8個志願服務崗位,逐步裂變8支志願服務隊伍,培育8個志願服務特色項目。如“立忠”理論宣講服務崗,發揮老黨員餘熱,通過“老帶新”培養志願者骨幹和理論宣講能人;“知信”農技科普志願服務崗,發動當地種植能手,整合農業專家資源,開展農技科普志願服務……
“我市加快構建簡陽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鎮(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固定實踐站和流動實踐站四級組織體系。堅持把志願者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主體力量,把志願服務作為主要活動方式,有效推進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工作。”簡陽市文明辦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建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總隊、實踐大隊、實踐隊,在實踐總隊下設實踐工作指導隊、專項服務隊等分隊,在實踐大隊、實踐隊下設常規志願服務隊、特色志願服務隊,構建起了“3+N”志願服務體系,不斷推動志願服務更加精準常態。
深入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是簡陽深化文明創建的生動剪影。未來五年,簡陽將全力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好新時代簡陽故事,用城市發展成就和美好藍圖鼓舞人心、匯聚力量。建立公共服務市民需求徵集和評價反饋機制,完善城市建設運營管理社會參與機制,增強市民群眾“城市建設有我”的主人翁意識,凝聚“城市發展靠全民”的社會共識。

陽安中學
健全公共服務體系 打造便民生活圈
今年9月,陽安中學新校區正式投用,提供學位4500個;3所公辦幼兒園迎接新生,新增學位630個,一個個學位的新增,一間間教室的投用,讓教育資源進一步普惠共用。
近年來,簡陽市教育事業加快發展,投入資金67.6億元,新(改、擴)建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公辦幼兒園74所、增加學位6.8萬餘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通過國家督導評估認定,普通高中教學品質連續四年獲評成都市優秀等級,“家門口的好學校”持續上新。
城市的核心是人。市民群眾期盼有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高水準的公共服務以及更優美的生産生活環境。過去五年,簡陽投入資金235.9億元實施民生工程和民生實事,民生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76.2%。教育事業加快發展,醫療衛生事業全面進步,市、鎮、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更加完善,提標改造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8個、村衛生室199所,簡陽市中醫醫院成功創建“三甲”,成為擁有“雙三甲”醫院的縣(市)。養老體系逐步完善,新(改、擴)建社區日間照料中心100個、敬老院31所,新增養老床位數1337張。
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期待,是一座城市肩負的最強使命。接下來,簡陽將加快實施一批優質教育、醫療和商業綜合體等項目,深入推進公共服務補短板強弱項提品質,實現高品質公共服務均衡普惠,大力營造和諧鄰里、共用交往、沉浸體驗、文化傳承等多元活力場景,發展符合居民家政、休閒、健身、社交、購物等消費需求的社區商業,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力爭每年新建社區綜合體1個以上,努力讓人民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深化城鄉社區發展治理 共建共治共用
“群眾把需求向我們社區黨委反映了,我們會結合社區實際、因地制宜,聯合入駐社區的社會公益組織,共同推出精準務實、豐富多元的公益活動,以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比如,暑期我們推出了‘愛心·暑托班’公益活動,回應社區居民對豐富孩子暑期生活的現實需求。”射洪壩街道蜀陽社區黨委書記馬艷介紹。群眾的需求,總能在第一時間得到回應,這得益於蜀陽社區構建起的以黨建為引領的“一核多元”社區發展治理體系。
“在簡陽城鄉,‘一核多元’的社區發展治理格局已全面形成,正成為提升現代化治理能力的內核與動力。”簡陽市委社治委有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探索實踐社區發現需求、社會組織開發項目、社工提供專業服務的“三社聯動”機制,逐步構建起組織化治理載體及專業化協作網路,實現治理模式向合作參與型轉變。
近年來,簡陽堅定不移深化“黨建引領、雙線融合”改革,進一步完善社治綜治工作聯動、問題聯解、績效聯評工作機制,紮實推進鎮(街道)一支隊伍統管、一張網格統攬、一個平臺統調、一套機制統籌“四個一”管理機制改革,持續優化整合鎮(街道)、社區工作力量。
未來,簡陽將健全“一核三治、共建共治共用”基層治理體系,構建“黨組織引領、社會化共建、社區化共治、鄰里式共用”的基層治理共同體,建立社區與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願者、社會慈善資源聯動機制,培育一批建設品質高、綜合服務能力強、具有示範效應的本土樞紐型社會組織。建設“城市數據大腦”,構建城市數據資源體系,全面提高智慧設施覆蓋率,加快形成覆蓋教育、醫療、城管、交通、治安等各領域的數字化、智慧化管理體系和綜合管理平臺。(雍嬌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