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開發“超級鑫卡”綜合金融服務模式 銀保協同高歌猛進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12-16 14:04:16編輯:渝軒
近年來,中國人口老齡化、慢性病年輕化趨勢加劇,重疾發病率不斷提高,而“看病貴”、“看病難”等就醫痛點仍然普遍存在。
在此背景下,廣發銀行重慶分行黨委堅守“普惠於民”的初心和理念,立足客戶金融服務需求,將解決客戶醫療健康服務難點問題當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在廣發銀行重慶分行的帶領下,該行創新探索綜合金融模式,以保銀協同為突破口,依託國壽集團網路覆蓋面廣、客戶及資産規模龐大的優勢,創新推出“超級鑫卡”並獲得了驕人戰績,銀保協同業務發展實現了新突破,該行與中國人壽重慶分公司雙方實現了共用共贏,在經營質效方面得到了持續提升。
創新服務模式 打通醫療健康服務“堵點”
為打通老百姓“醫院難進、名醫難找、費用難出”三大“堵點”,廣發銀行重慶分行在黨委的帶領下,積極探索綜合金融服務老百姓的創新路徑,本著為群眾辦實事的精神,組織該行業務骨幹深入調研客戶需求,積極溝通兄弟單位。
經過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廣發銀行重慶分行協同中國人壽重慶分公司、北京博瑞彤蕓科技股份公司三方于2020年11月聯合推出“超級鑫卡”,採用“醫療保險+”模式,以“國壽AI小佗”為科技支撐,將金融服務、醫療健康服務有機融合,在中國人壽康悅系列百萬醫療保險産品基礎上,為客戶提供重大疾病綠色通道服務和住院醫療費用理賠墊付服務,一站式解決客戶病前預防、病中治療和病後康復需求。
強化頂層設計 明確項目“路線圖”
為充分發揮銀保協同的帶動效應,積極探索以客戶為中心的綜合金融發展新路徑。該行積極踐行金融機構“普惠於民”的責任和使命,從群眾利益出發,以“我為群眾辦實事”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紮實推進“超級鑫卡”項目,著力解決群眾的痛點、難題問題,為群眾提供集醫療健康、金融為一體的綜合便民服務。
明晰奮戰目標,快速“打表”推進。立項之初,廣發銀行重慶分行黨委就明確要求要把“超級鑫卡”當做一項重要任務來抓,並制定了明晰的“超級鑫卡”項目的時間表、路線圖、行動方案。
在該行員工的共同努力下,“超級鑫卡”項目響應快速,流程流暢,從立項到全面推廣耗時三個多月,比正常時間縮短了幾乎一半。
高效科學推進 打造優質服務團隊
在人員配備方面,廣發銀行重慶分行黨委主導制定《廣發銀行渠道經理、駐場客戶經理服務壽險管理辦法(試行)》,明確兩支隊伍工作職責、日常管理、對接要求等,並成立跨部門跨條線工作組,致力於打造高效服務團隊。同時,廣發銀行重慶分行客戶經理、理財經理、渠道經理、本部中後臺人員全面持證,總數相當於該行櫃員人數的1.5倍;該行還開展多場知識技能培訓,提升人員的專業技能和服務水準。
資源精準覆蓋 積極推動系統對接自動化
在資源整合方面,該行大幅補充移動展業設備,總數達到48台,網均6台;同時,該行與直營中心全面開展交叉行銷,22個直營團隊對接43家支公司,首次實現100%全覆蓋。
在系統支援方面,廣發銀行重慶分行牽頭完成“一表雙賬戶”、雲領卡、首次風險測評等功能開發,使無網點展業成為現實,積極推動實現廣發總行與重慶壽險的系統對接,使得業績統計、轉介線索推送逐步實現自動化。其中,“一表雙賬戶”屬全國首創,即結合信用卡和借記卡辦卡許可權特徵,開發“貸轉借”和“借轉貸”兩種辦卡模式,打通了信用卡和借記卡同步辦理通道,解決了廣發銀行機構少、協同人員少、業務效率低等問題。
保銀協同發展 助推經營質效持續提升
廣發銀行重慶分行聯合中國人壽重慶分公司協同發展,深入推進“超級鑫卡”項目的全方位資源整合與業務協作,在雙方艱苦卓絕的努力與創新性探索下,成功突破經營難點實現産品、銷售、服務協同高品質發展。
有效提升經營成效。自2020年11月11日“超級鑫卡”項目啟動以來,其發卡量迅速攀升,極大地推動了廣發銀行重慶分行保銀協同業務增長。截至2021年6月10日,累計帶動保銀渠道借記卡發卡29112張。
創新賦能發展 “超級鑫卡”有效奠定協同發揮
大力賦能了壽險公司主業發展。“超級鑫卡”大力提升了壽險平臺參會率、簽單率和刷卡率,期間助力帶動個險標保15688.8萬元,成為撬動壽險主業發展的新杠桿。就前期試點運作的銀保支公司來看,10月28日至10月30日,共召開3場超級鑫卡發佈會,到場率提升15%,簽單率提升20%,現場刷卡率提升45%。
更好助力壽險銷售夥伴新增與留存。自“超級鑫卡”項目推動以來,月均薦卡人力由662人增至2386人,提升率為260.42%,銷售人員月每人平均薦卡收入由32元增至362元,提升率為1031.25%。收入的提升為綜合金融經理人招募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和發展信心。
“超級鑫卡”項目的“開花結果”是銀保協同發展的生動實踐。“超級鑫卡”有效整合了壽險、銀行、博瑞三方的發展優勢,並將三方優勢高效協同發揮,形成了投保、辦卡、服務、理賠、結算的全流程貫通,解決了傳統醫療墊付卡墊付成本高、持續性無法確定等不足,解決了該行與國壽支公司機構服務不匹配、隊伍配置不足等問題,優化了業務辦理質態,提升了協同效率,成為可在全國的推廣複製的新模式。(鐘曉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