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重慶萬州公安助力下,一場跨越萬州、新疆、河南三地的“視頻認親”儀式在萬州區公安局刑警支隊一會議室正式上演,已73歲高齡的趙志安終於與失散39年的兩個女兒劉翠玲和劉翠霞認親“團聚”。
“召會(原名王召會)召芬(原名王召芬)呀,終於找到你們了,你們怨恨媽媽不,當年是你爺爺非要帶你們走……”11月25日晚7點,本是市民茶余飯後、閒庭信步的平常時間,但對於重慶市開州區的趙志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的劉翠玲和河南省週口市的劉翠霞三人而言,卻是一個翹首以盼的時刻,三方雖因疫情影響不能相擁而泣,卻在民警助力下感受到“團圓”的溫情,而趙志安老人也了卻了余生最大的夙願……
丈夫去世孩子被夫家執意帶走後“失聯”
時間追溯至1981年。當年4月12日,趙志安的丈夫王光春過世,留下母女三人相依為命。翌年4月,趙志安改嫁現任丈夫廖克合,前夫王光春的父親覺得趙志安再繼續撫養兩個女兒比較困難,遂提出將兩個年僅7、8歲的孩子送養出去。趙志安考慮再三同意後,將兩個女兒交予孩子在河南的姑姑王中南撫養,隨後兩個女孩從萬州被帶至河南生活。後因王光春父親入獄至新疆服刑,趙志安自此與前夫一家失聯。
兩個女兒的突然失蹤讓趙志安陷入巨大的憂思和悲痛中。隨後數十年間,趙志安和丈夫也曾前往河南等地四處打聽詢訪,因受限于經濟、技術條件等原因,孩子一直杳無音信。
“不想這一別就近40年,人生難有兩個40年啊!”回憶起當年與孩子被迫分開的場景,趙志安哽咽著紅了眼眶。
公安傾情助力 兩個女兒“如假包換”
時間一晃到了2021年,趙志安已步入古稀之年,尋找女兒的念頭也愈發強烈。
“我近年身體不好,就擔心這輩子再也見不到兩個女兒。”她説。
因此當她聽説現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公安機關能通過國家打拐兒童庫來幫忙尋找走失的孩子時,趙志安心中頓時充滿希望。
9月16日,萬州區公安局接到一條尋親線索:開州居民趙志安想通過公安正開展的“團圓”行動,尋找自己39年前在原萬縣市大田公社關田村失散的兩個女兒。
接到求助後,區公安局刑警支隊予以高度重視,立即通過電話與趙志安取得聯繫,並約定到府採集血樣時間。
9月24日,刑警支隊民警如約前往開州區河謙鎮老街採集趙志安血樣;9月26日,趙志安血樣入全國打拐庫進行比對。
無獨有偶,幾乎也在9月中旬,區公安局打拐辦民警也通過相關資訊研判,意外發現在“寶貝回家”網上有一則“耐人尋味”的尋親啟事。
“一名叫劉翠玲的女子在網上發佈了尋親公告。”民警介紹,該女子自稱生於1972年2月,大約1980年被送到河南週口扶溝縣,後由他人領養。大概記得是從原萬縣市大田鄉被送走的,爸爸姓王,姑姑叫“王鐘蘭”,媽媽姓趙,因家庭變故後改嫁。自己被送到河南姑姑家後,姑姑又將她送給他人領養,她還有個小一兩歲的妹妹叫劉翠霞。
9月22日,打拐辦民警迅速與劉翠玲的女兒孫夢蘭取得聯繫,了解到其母現居新疆烏魯木齊市,小姨劉翠霞居住在河南省週口市扶溝縣。而“劉翠玲”“劉翠霞”這兩個名字都是二人在到河南週口後上的戶口新名。
“經分析研判,我們覺得劉翠玲、劉翠霞極有可能就是趙志安失聯的兩個女兒王召會和王召芬。”民警稱。
因孫夢蘭在當地從事核酸檢測工作,在徵得劉翠玲母女同意後,刑警支隊通過孫夢蘭採集到劉翠玲本人血樣,並於10月7日入全國庫進行比對。
10月18日,DNA單親比對成功;10月19日,DNA比對復核成功。萬州區物證鑒定所于10月21日出具了正式鑒定文書,確認了趙志安、劉翠玲的親緣關係。
11月1日,刑警支隊採集到劉翠霞血樣,入全國庫進行比對。
11月16日,DNA單親比對成功;11月17日,DNA比對復核成功。萬州區物證鑒定所于11月19日出具正式鑒定文書,確認了趙志安、劉翠霞的親緣關係。
跨越三地的“視頻認親”母女三人互訴衷腸
獲悉找到了自己朝思暮想幾十年的親人,母女三人喜極而泣。經民警了解溝通,雙方認親意願強烈。
“原本打算在11月底組織三方見一面,但受疫情影響,導致無法相聚,我們就商量用視頻連線的方式促成團聚。”刑警支隊民警説。
11月25日晚7點,新疆、河南、萬州三地準時連線。
視頻中,趙志安老人終於見到了失散39年的兩個女兒,眼淚瞬間流淌下來,她向女兒傾訴著這些年的思念之情,詢問她們的生活近況,其丈夫廖克合也跟著趙志安講述了小時候與她們相處的歷歷情形,場面溫馨感人。而對於劉翠玲和劉翠霞來説,雖對自己小時候為何前往河南已沒多少印象,但當記憶中媽媽那張模糊又熟悉的臉真切出現在眼前時,姐妹二人頓時淚水漣漣……
視頻結束後,三方依依不捨地互留下聯繫方式,兩個女兒表示,一旦疫情結束,將第一時間攜家人前往開州與媽媽見面。
“多找到一名失蹤、被拐兒童,就多一個家庭的幸福完整,希望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積極參與、支援‘團圓’行動,讓更多家庭闔家團圓。”民警介紹,目前,全國公安機關均設立了相應的“團圓”行動免費採血點,失蹤被拐兒童的父母或疑似被拐人員可以就近選擇採血點,接受免費的DNA資訊採集以及相關資訊補充完善工作。(龔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