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心靈的窗戶,文明是流動的風景。為讓老百姓生活得更健康、更舒適、更安逸,目前,巴南區正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區。
10月14下午,“發言人來了——我為群眾辦實事”巴南區“共創全國文明城區”發佈活動,在巴南區龍洲灣街道道角村舉行。巴南區5位發言人圍繞文明巴南、養成教育、車輛出行、藍天保衛、垃圾分類等內容,與現場群眾展開“零距離”交流。
從自身做起 “創文”要人人參與
近年來,巴南區先後獲得“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地區”“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區縣”等榮譽,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區”,城市品質和群眾文明素養得到明顯提升。
“今年年初,巴南區更是成功躋身‘2021—2023年創建週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正在向建設‘信仰堅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城市’闊步前進。”活動現場,巴南區文明建設事務中心副主任齊顯瑞,圍繞“文明巴南,有你有我”這一主題,與群眾交流。
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到底能給老百姓帶來什麼呢?齊顯瑞給出了答案:“‘創文’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能夠讓我們擁有更優美的市容市貌、更安全的飲食保障、更完善的教育體系、更有暢通的交通秩序、更高效的辦事流程、更友愛的社會環境。辦事沒人插隊,車輛禮讓行人、行人不闖紅燈,公路小區樓道乾淨整潔,沒有人亂扔垃圾……大家既是‘創文’的參與者,更是‘創文’的受益者。”
齊顯瑞倡議,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區過程中,廣大市民要一起參與、一起宣傳、一起守護。
“希望大家要自覺踐行《重慶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從自身做起,從小處做起,從現在做起,養成文明好習慣,一起説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創文明城,並能以主人翁姿態當好巴南的文明使者,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引領風尚。”他談到,“同時,希望所有巴南人都能把‘創文’當成一種責任,主動勸導、批評和制止身邊的不文明行為。有人闖紅燈,上前勸一勸;禁煙處抽煙,耐心講一講;地上有垃圾,隨手撿一撿……”
從娃娃抓起 文明需家校攜手
“精神文明建設,要從娃娃抓起。”巴南區在創建全國明城區的過程中,尤其重視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注重抓好孩子們的文明習慣和道德品質培養。活動現場,圍繞“家校攜手 共育文明”這一主題,巴南區教育委員會副主任蘇建新與大家展開了交流,並給出4個培養孩子文明習慣的“錦囊”。
主題分享環節,蘇建新首先向現場群眾拋出“影響孩子一生最重要的是什麼”這一問題,並舉例答疑——培養良好習慣的才是影響孩子一生最重要的事情。
“養成教育是巴南區‘一把手工程’之一,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學校、家庭乃至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他談到,圍繞文明校園“六個好”——領導班子建設好、思想道德教育好、活動陣地好、教師隊伍好、校園文化好、校園環境好,巴南區正努力創建文明校園。
蘇建新介紹,當前,巴南區魚洞南苑幼兒園將養成教育滲透進孩子一日生活中,禮貌用語從孩子入園第一聲“早上好”開始;魚洞二校開發了《弟子規》系列課程,設計了入學禮、入隊禮、成長禮、感恩禮“四禮”活動,並開展“創文一起來,有我更精彩”主題活動;重慶市實驗中學全善校區厚植“尚善”文化,開設“十二個品格月”主題課程,做到每月一個主題活動,每月培養一種品格。
在家校聯動方面,巴南區教育委員會正深入推進養成教育行動計劃,著力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的主題活動,構建家庭、學校、社會協同育人體系。
培養孩子的文明習慣,家長怎麼做?蘇建新給出4個“錦囊”——養成教育要趁早;建立和諧的家庭氛圍;家長以身作則、樹立榜樣;密切配合學校,充分發揮家庭、學校、社會協同育人作用。
從分類做起 垃圾投放有規矩
垃圾分類有何好處?如何進行分類?分類後怎麼收運?對於群眾關心的問題,巴南區城市管理局副局長李江寧進行了解答。
“進行垃圾分類可以充分回收利用可回收物,變廢為寶;減少環境污染、土地侵佔;減少進入垃圾處置終端的垃圾量、降低處理成本。”他介紹,目前,巴南區推行垃圾分類主要將垃圾分為了四類,分別是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廚余垃圾水分多,易腐爛變質,散發臭氣,既影響周邊環境,也容易在垃圾收運過程中出現污水滴漏問題,所以廚余垃圾投放時要瀝幹水分,投放到專用的廚余垃圾袋中,紮緊袋口,最後投放到集中投放點廚余垃圾桶中,並蓋好垃圾桶蓋,以免污染周周環境。”李江寧提醒大家。
對於市民關心的分類投放的垃圾後續如何收運的問題?李江寧進行了現場答疑。他介紹,巴南區建立了生活垃圾分類收運模式,固廢公司將定時定點、專人專車分類收運其他垃圾、廚余垃圾和有害垃圾,有害垃圾進入有資質的危險廢棄物處理設施進行無害化處理,廚余垃圾進入廚余垃圾處理設施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其他垃圾進入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可回收物則由社區、物業暫存或由居民自行存放,最後投放至再生資源回收企業進行資源化利用。
從出行做起 文明騎車要牢記
針對電動自行車駕駛及文明出行相關問題,巴南區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隊車管所民警孫江南耐心“科普”。
“電動自行車最高車速不高於25公里/小時,整車品質不高於55千克,非常小巧方便。但大家出行時一定要做好必要的防護措施,牢記‘限一人,戴頭盔,靠右行,守規則’這一口訣。”孫江南還談到,電動自行車屬於非機動車,所以騎行電動自行車不需要機動車駕駛證,但騎行人需年滿16周歲,並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
“大家購買電動自行車後,需帶上身份證明、電動自行車的來歷證明(一般情況下是指發票)、電動自行車合格證原件、車輛CCC國家強制性産品認證證書,到當地車管所註冊登記上牌。”他提醒,巴南區車管所將於近期搬遷至南彭街道東城大道68號。搬遷時間為10月16日至20日,期間不對外辦公,10月21日起正式在新址對外辦公。市民有任何關於電動自行車上牌的問題,可以通過撥打66239938進行諮詢。
從源頭防治 打好“藍天保衛戰”
主題分享環節,巴南區生態環境局宣教資訊中心幹部李潤向群眾交出了“環保答卷”。
近年來,圍繞交通污染防治、工業污防治、揚塵污染防治、生活污染防治等方面,巴南區打響打好了“藍天保衛戰”。“通過加強高排放車輛整治與執法力度,實施交通疏導,有效減輕了重點區域周邊交通污染壓力;巴南區內大型加油站全部安裝油氣回收裝置,全區正大力推廣新能源車輛。”李潤介紹,“在工業污染防治方面,巴南區完成了41家企業揮發性有機污染物治理,對轄區內的10台企業燃氣鍋爐進行了改造,並加強了對汽修行業、加油站、散亂污企業整治力度。”
針對施工工地揚塵污染問題,巴南區生態環境局督促施工單位落實揚塵控制措施,對違規行為進行約談,依法從快從重處罰違法行為。同時,開展城市道路揚塵污染防治,加大對臟車、冒裝撒漏、帶泥上路行為查處力度,還增加了重點道路日常清掃保潔作業頻次。此外,在生活污染防治方面,巴南區督促餐飲經營單位按要求使用油煙治理設施,確保達標排放;取締了巴濱路燒烤棚、亭、攤526個;基本杜絕了露天焚燒行為。
據介紹,除常規性防治手段外,巴南區還“動用”科技力量,在全區範圍內設置了63個空氣品質網格化自動監測點,建成了大氣污染智慧化監管平臺,並將無人機、走航車等智慧化設備運用到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中,實現了源頭管控,精準治污。2020年,巴南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到334天,比2017年增加了61天,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到歷史最好水準。(鐘曉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