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學善思的智慧交通“追夢人”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10-13 14:45:24編輯:渝軒
上班的路堵不堵,回家的路還暢通嗎?
在每天早晚高峰的路途上,都有疏導交通、處理事故的交巡警,他們堅守在十字路口,在第一線保障道路暢通無阻。但我們卻很少有人知道,在他們身後,還有一個“大腦”,它運用智慧交通大數據分析,是優化交通組織、實時調配交通信號、開展警力調度的“工程師”,這個“大腦”,就是重慶市南岸區交巡警指揮室,而民警黃智,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員。
觀察入微,促使交通信號控制更加精準
説起黃智,就不得不提到改善上新街片區及南濱路交通狀況的“緩堵保暢”區域聯動智慧交通改革項目。
去年10月,在南濱路喜來登、東水門大橋南橋頭等地點,新增了共用轉換車道、潮汐車道、可變車道等新的道路標誌標線。新的標誌標線看似複雜,卻是南岸區交巡警結合轄區道路交通狀況,精心設計的道路渠化措施,其作用就是在有限的道路條件下,通過更加精細、靈活的時空規劃,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從而緩解交通擁堵。
黃智坦言,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汽車保有量急劇增加,儘管中國道路交通建設投資規模處於快速增長趨勢,但依然大大落後於交通運輸的需求增長速度,各種城市道路交通問題疊合凸顯,智慧交通勢在必行。
市民對公安交管工作存有一種固定刻板的印象,總將交巡警的工作與形象鎖定在“馬路邊”和“貼罰單”上,與高科技搭不上邊。實際上,當前已經進入大數據和智慧化時代,科技日新月異,大數據分析研判和專業化智慧設備的應用,對於交通管理和緩解路面擁堵的作用越來越明顯。
“特別是交通信號控制,它是調節路網車流量的一個關鍵手段。相當於網路中的路由器和交換機。通過運用各種流量感測器、視頻設備採集道路交通運作的關鍵數據,並把這些數據直接用於對信號燈的控制,以提高信號控制路口的通行效率。同時,把這些流量數據輸入倣真軟體對道路運作情況進行反覆模擬,對比分析倣真結果,以期找到最佳優化模式,從而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對關鍵路口,採取反覆觀看錄影、親臨現場實地研判,觀測車流量、人流量、行人過街時長,力求發現一些肉眼不易看見的問題,讓交通信號控制方式更加精準。”黃智介紹道,“現在發生突發警情後,我們也可以採取實時監控,運用科技手段及時管控平衡周邊路網交通流量,調度警力處置,避免發生長時間大面積擁堵。”
在鷹眼鏡頭隨機呈現的畫面中,整個南濱路喜來登附近超大高清的交通通行實況一覽無余。並且,通過這種快放模式,還能把觀測時間進行有效壓縮,觀看1分鐘可抵得上實地觀察8分鐘。黃智介紹,喜來登路口改造前,路口最大通行量為3600余臺/時,改造後為4000余臺/時,現在,通過信號燈不斷優化,已達4400余臺/時。“這就是通過對時空效能的極致追求,實現緩堵保暢的要義”。
勤學善思,探尋道路資源使用管理秘鑰
“交通運作環境不斷在變化,新的問題也會不斷涌現,唯有不斷加強業務學習,才能與時俱進,成功駕馭這方面的工作。”黃智繼續説道。
在他辦公位的一角,堆放著一大摞厚厚的書專業書籍比如:《Maven實戰》、《PTV VISSIM 用戶手冊》後頭這本是目前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倣真軟體,黃智表示:“慢慢學習。“
看似輕描淡寫的背後,實則卻飽藏著鮮為人知的付出和努力。事實也正如此。單是其中的信號控制,就涉及很多複雜學科。唯有廣泛涉獵,然後才有可能融會貫通,博采眾家之長,進而發明創新。黃智講述,自己當年並不是什麼頂尖級象牙塔走出的專業人才,只是從警校畢業的普通一員,但幹一行、愛一行,就會去鑽一行。從警27年來,他把絕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學習和鑽研中,不喝酒、不抽煙,幾乎沒有社會應酬,每天都是簡單的“兩點一線”——除了辦公室就是家,為了看書,他經常捨棄自己寶貴的休閒時間。
“智慧交通是南岸交巡警追求的目標方向。它絕不是一個空泛的概念,需要更精細的空間規劃,更精確的時間控制,更精準的交通誘導。指揮室好比人的中樞神經,今後所有資訊都會向指揮室匯集,然後由我們分析處理,進行決策處置,直到解決排除問題。我覺得智慧交通承載了太多的科技和應用創新,它更像是資訊技術與交通工程學相互融合應用、迭代升級、創新發展的縮影。在不久的將來,如何用最高效合理的資訊化、科技化手段,行之有效地管理現有道路資源,確保道路安全暢通,將是衡量公安交管部門業務水準關鍵指標之一。”
精耕細作,為智慧交通管理改革不遺餘力
騏驥千里,非一日之功。
據介紹,為挖掘南山隧道通行潛力,充分發揮其縱向交通的中軸線作用,黃智所在的南岸交巡警支隊在區委區政府、區公安分局的精心謀劃、科學部署下,按照“資金投入少、建設週期短、管理效果好”的思路,採取“小手術、小投入、辦大事”的方式,優化東水門大橋南橋頭、上新街路口等6 個交通節點,系統運用共用車道、潮汐車道、優化路口線形、打通斷頭路、新增紅綠燈及電子警察、區域交通信號控制等管理措施和技術,使交通流在時間和空間上趨於均衡,最大限度地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努力探索適合重慶新老城區橋隧相連、道路彎多路窄、拓展空間有限等山城特點的緩解交通擁堵的新經驗、新做法。
在交通信號提檔升級上,黃智又和其他同事聯合相關科技公司,運用交通視頻監控、電子卡口數據系統、導航地圖數據系統等一系列大數據手段,分析“7×24”小時交通流量規律,運用實景模擬、動畫倣真等模擬運算,創新形成“方案生成+感應控制”的交通信號調控模式,針對不同路段和節點,綜合施策,制定精準細化到路口、時間、車道、技術支援、工程改造等具體事項的智慧交通緩堵方案,開出緩堵保暢的“靶向”治理處方。
同時,他還經常深入轄區支路、小區、在建及停建工程等地,開展停車資源全覆蓋式摸排,挖掘停車空間潛力。在交通關鍵節點、集市口、小區門口、停車場出入口等區域,新增電子警察、違停抓拍攝像頭等設施,及時發現、手機短信提醒驅離違停車輛,自動查處不按導向車道行駛、壓線變道、逆行、闖禁等交通違法行為,在警力有限的情況下提高查處效率。並依託“雪亮工程”和交通整合指揮平臺,實行“扁平化”指揮調度模式,加強對交通關鍵節點的值守巡邏,一旦發現問題及時調度附近警力處置,路程耗時平均縮短30%。另外,積極參與完善全區“警保聯動”機制,依託快速理賠中心,探索遠端定責、線上理賠等新型勤務模式,實現遠端定責在事故發生後5 分鐘內完成,提升交通事故處置效率50%,縮短交通事故致堵時間。
據悉,自南岸區上新街片區智慧交通改革項目實施以來,試點區域高峰時段平均通行延誤時間縮減20 分鐘,整體通行能力提高15%,被重慶市委改革辦列為2020 年30 項市級重大改革項目之一,在2020 年全市“我最喜歡的10 項改革”網路評選中位列第6名,是唯一一個道路交通管理改革類項目,被市民評選為“了不起的小改變”稱號。(龔軒)